德是中國倫理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 古人雲:“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德是做人成事之本,是國家興旺之根。所謂德就是道德,是指生活在一定曆史條件下的人們,對實踐活動過程中必然産生和形成的人際關系、利益分配、法律制度和思想行為等進行價值判斷、價值追求、價值選擇、價值實現的總和,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範和行為準則。中華民族曆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以高尚的道德作為至高境界。孔子主張:“志于道,據于德。”《老子·五十一章》說: “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德是維護宇宙自然和人類社會有序運行、健康發展的動力。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易.乾卦》中曰:“君子進德修業。”唐孔穎達注:“德,謂德行;業,謂功業。”由此可知,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規範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備、德行等。德是一個人安身立命、幹事創業的基石,是衡量和評價一個人的主要标準。古人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大學》中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司馬光就曾說過“正心以為本,修德以為基”。古人稱人生有三件大事,即做人、做事、做學問。其中,做人是核心、是基礎,是做事、做學問的靈魂和支柱。所謂做人,就是修身立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周揚說過:“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為與追求美的理想這兩者常常統一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
修身立德,德以配位,方能緻遠。士有百行,以德為先。德為才之帥,才為德之資。凡成大事者,最終靠品德。有德有才之人,方能成大事、做好事、走得遠。相反,德不配位,難以成事、難以緻遠。《朱子治家格言》中說:“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一個人如果品德失守,德不配位,就難以做一個真正的人,不僅幹不成大事、成不了大業,而且必有災殃,讓人生走進死胡同。從近年來查處的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來看,一些幹部走上違紀違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從道德滑坡開始的,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十分惡劣。這些案例反映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在部分領導幹部思想中根深蒂固,喪失了起碼的道德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無數事實表明,道德是一種力量,是方向盤、是導航儀、是指南針。注重品德修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至關重要。道不可坐論,德不可空談。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這是修身立德的必然規律。大德是由無數小善構成的,體現在無數的小節之中。德行,德行,道德重在養成、貴在有行。首先,要堅持棄惡向善,做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次,要堅持行謹以堅其志、言謹以崇其德,做到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始慎終。再次,要堅持知行合一,做到修身有常、久久為功,時刻以良好的品德來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