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場夢,撲一場空。
“如果我注定普通,也要仰望那片星空。”這是電影《五個撲水的少年》插曲中的一句歌詞,既反應了電影中主角的心聲,也非常貼合這部影片在國慶檔中的尴尬處境。
在強勢的《長津湖》和穩定的《我和我的父輩》兩者碾壓下,截至毒眸發稿前,《五個撲水的少年》單日排片始終沒超過百分之五,票房目前僅為1600萬。
從暑期檔撤檔到國慶的《五個撲水的少年》,改編自2001年的日本同名電影,講述了五個男孩練習花樣遊泳的青春故事。“撤檔”、“翻拍”、“花樣遊泳”、“新人陣容”這些聽起來在票房市場層面上都不占優的關鍵詞,讓影片在映前的熱度并沒有完全鋪開。上映後電影的豆瓣評分來到了7.1分,口碑尚佳,仍然難以在檔期内實現逆襲。
作為光線的“看家本領”——青春片,《五個撲水的少年》相較以往做了更多的減法。過往青春片裡常常出現的狗血元素,都不見蹤影,但更純粹地講述少年的青春經曆,卻也失去了傳統意義上的賣點。
對于觀衆來說,他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青春片?光線的青春片戰略又是否能夠繼續奏效?我們與《五個撲水的少年》的制片人孫永煥聊了聊,試圖對這些問題作出解答,以下是對話實錄:
非典型青春片毒眸:一開始是怎麼想到翻拍這部2001年的日本電影的呢?
孫永煥:我當時在《悲傷逆流成河》的發布會上,日本那邊的業内同行主動來聯系我,說有這樣的一部片子,想讓我們來做。原因是她看了《悲傷逆流成河》覺得調性是對的,并且青春片給光線做,是有機會做成想象中的樣子的。
日本版《五個撲水的少年》
我們被《五個撲水的少年》打動的地方,其實就是它的青春向,很幹淨、簡潔、利索。它是屬于男孩子的,不矯情,也不狗血,你就感覺它很自然地發生。
毒眸:但其實這一版的劇情和日版幾乎完全不一樣,是出于什麼樣的考慮呢?
孫永煥:因為他們那邊的文化跟我們是不一樣的,包括他們的社團跟我們也不太一樣,我們就要去研究怎麼樣才能合理。我們采訪了很多學校,然後我們就發現,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會覺得自己是“廢柴”,被老師也說,被家長也說。怎麼去打破這個?我覺得最核心的就是追逐夢想的過程,這個其實是相通的。所以找到了這個核心之後,我們覺得所有的故事其實是可以用好的一個架構去處理的。
毒眸:花樣遊泳是一項離大衆很遠的體育項目,尤其還是男子花樣遊泳,有沒有擔心過以這樣的項目為藍本會使觀衆有疏離感?
孫永煥:其實花遊隻是一個引子而已。你說《摔跤吧爸爸》,觀衆會因為女生練摔跤而覺得離大衆很遠嗎?如果你把它當成體育片,你可能不會去看。但是當你把它當成是親情片,就有了不一樣的提示。我們這個片子,更希望呈現的就是輕喜劇,并不是想把它往體育片上面去打,你要把它純粹看成一個體育片的話,我覺得還不如去看一些紀錄片來得更真實。
所以,花樣遊泳隻是主人公們要做成的一件事。如果換成幾個孩子一起去遊泳、跳繩或者籃球,它就沒有一個新鮮感了,也未必是這樣一個狀态。因此恰恰需要完成一件好像不太可能完成的運動。
毒眸:為什麼沒有選擇加入特别多的愛情線呢?愛情線好像一直是青春片的主打?
孫永煥:如果這部片子是一個單純的男主視角,那我們就有足夠的空間去展示它的親情、友情跟愛情。但它不是,是五個人的群像。所以如果是群像的話,這五個人必須成立,我就不可能給他這麼多的空間,不管是愛情還是親情上都是點到為止。其實爸爸媽媽那兒也有很多的故事可以延展,包括蛐蛐的媽媽,不同的父母培養出的孩子就不一樣,但是沒有那麼多的空間繼續往下延展了。
毒眸:為什麼會選擇國慶檔上映呢?
孫永煥:其實可以選擇的檔期沒有那麼多。從現在開始到春節之前,要不然是春節檔,要不然就是聖誕節或者跨年。但是我們畢竟是“撲水”少年,是夏天氣息的,現在已經是秋天了,太冷的天去電影院看這樣的戲有一點怪。
其實最适合我們的肯定是暑期檔,但是今年暑期的時候疫情有所反複,在生命至上的前提下我們不希望号召大家去電影院。但暑期檔過了之後,如果再等到明年的暑期檔去,那就變成一部舊片子了,拖太久了。所以我們其實是沒有太多選擇的。
底色是少年感毒眸:整部影片拍攝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孫永煥:項目的緣起是在2019年,前期就是集中進行一些采訪和劇本的撰寫。等到有了正式劇本的時候是2020年的4月份,然後開始了籌備。海選了數千名演員,最後選定了這五位主演,他們從7月份開始進行遊泳集訓,持續了三個月。我們找的這五個孩子幾乎都不會遊泳,但面試的時候都說會。然後去年的9月16号正式開機,11月22号殺青,之後進入剪輯、後期,到今年7月份完工。
毒眸:拍攝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哪些特别的困難?
孫永煥:困難的話每部電影都會有,很難說特别困難,但是有些細節還是印象比較深刻。比如我們當時開拍的時間其實已經入秋了,我沒想到廈門去年會這麼冷。演員們集訓的時候還是在夏天,水池還沒有那麼涼,但是到真正開拍的時候已經很冷了。
尤其是和海豚合拍的那幾場戲,海豚池的水全部都是大海的水,很鹹、很冷,裡面還有各種海豚的糞便,他們真的是承受了特别多的心理壓力。每一條都要拍幾十遍,不停地下水。五個人當中如果有一個人遲疑,其實就會影響到别人,還好他們五個人真的非常默契,沒有人會讓對方這樣去等,争前恐後,在信念感上達到了一緻。在拍海豚池最後結束的時候,導演也跳下去了,他其實和這些演員們一樣都是很有少年感的人。
毒眸:這次選擇的主演都是新人演員,光線過往的青春片一直也是以新人演員為主,是出于什麼樣的考慮呢?
孫永煥:其實不是光線一直用新人給自己設置難題,而是在于,我們找流量演員可不可能?因為一個流量演員的工作真的安排特别滿,我們沒有太大的可能讓他跟我們一起集訓3個月甚至1個月,30天的時間真的需要推掉特别多的廣告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其他的安排。其實流量演員蠻辛苦的,整個時間被切得非常碎,沒有辦法跟着劇組去做這樣的事情。我們在做這個電影的時候就想好了我必須追求真實,不能用替身,所有東西都要玩真的,因為隻有真實的東西才能被觸動。
比如辛雲來飾演的主角張偉,他在醫院裡哭的那一場戲,我們隻拍了一條。他的反應都很真實,因為辛雲來拍到那兒的時候已經度過了很長的拍攝期,真的很苦很累,可以說是情緒醞釀了很久,在那一場戲整個徹底地爆發了。
所以說這其實就是新人演員寶貴的地方,他都是來真的。他不會去用眼藥水,也不會去管哭得醜不醜,就是傳遞一個自己最真實的表達。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光線花時間精力去培養這些新人演員其實就是值得的。
光線的青春片選擇用新人,也是我們大膽的規劃及戰略,我們也希望源源不斷地向市場輸送優質新人,讓更多的新人被觀衆認可,成為影視作品的良性循環,新鮮血液也會給行業注入新的活力。當然,新人出道,不容易,很難。
毒眸:那麼導演呢?宋灏霖導演也是一位新人導演,和他的合作感覺如何?
孫永煥:他是一個少年感很強的人,所以他特别理解男孩什麼樣的事情可能做的就是對的。比如片中主人公們讨論要不要跟老師坦白的時候,張偉說了一句,“因為我不爽”。我從女生角度看,就會覺得這台詞太簡單了,就因為不爽?但是導演會告訴我說,“你知道嗎?男生有時候就是這樣的,做很多事情的原因就是我不爽,我不服。”
包括五個男孩一起在泳池裡練托舉的那一段,張偉一遍遍都翻不過去,高飛就上去打他。我當時在想,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方法能夠表現出來對他的一種激勵?導演告訴我說,男生之間的表達方式有時候就是這樣,很少會促膝長談。
《五個撲水的少年》在北影節開幕紅毯
毒眸:這樣的導演和演員配置,是不是特别适合青春片這種類型?
孫永煥:我覺得青春片最難的一點其實就是,觀衆得相信這幾個人是他身邊的人,觀衆願意跟着角色走,才會願意去理解整個故事。要不然的話,觀衆總是在整個故事之外,就總覺得好假,怎麼會是這樣的呢?
所以我們的演員,其實私底下觀衆真正看到的時候,會覺得他是那種真的很偶像,氣質非常好的人。但是在電影裡面,你會發現他離我們很近,就是我們身邊的男孩的樣子。所以青春片就是盡可能要卸下“演”的成分,讓觀衆覺得他是貼合的。
光線不止青春片毒眸:出演光線電影的新人演員,很多人的經紀約也在光線,從整個公司的戰略上來看,電影業務和藝人經紀業務之間的配合是怎麼樣的?
孫永煥:是非常非常緊密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市場環境,市場上很少有電影敢用新人,所以這個風險我們就不給市場,我們來擔。二是便于對這些新人未來的每一步做規劃,比如說我們的演員在演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他大概的檔期是怎樣的,就會在他日後的工作當中把他所有的時間規劃好,下一部該做什麼樣的戲也會做好安排。如果不是光線的藝人,我們出去做一些宣傳,比如說跑路演等等的時候就很難去調時間。
毒眸:之前光線提出了“青春片 類型”的思路,希望提升觀衆的新鮮感,但是《五個撲水的少年》其實單從“ 類型”的角度來看,反倒是在做減法,做了一個更純粹的故事?
孫永煥:因為我們每一次在做青春片的時候,我們會先想好我們的觀衆在哪兒。這一代看青春片的人,他們自己的青春跟幾年前那一代看青春片的人當然會有變化,所以我們也會根據市場情況調整我們的一些變化。
但是在做故事的時候,其實很多東西是相通的。十幾年前流行的歌,現在的孩子也還會覺得好聽。所以,去尋找真實的好故事,對于我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浪影社 X 《五個撲水的少年》
毒眸:未來光線會選擇繼續堅持青春片戰略還是更加側重多元化發展呢?
孫永煥: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們不是在強化青春片,隻是說青春片可能會是我們的一個優勢陣地。包括動畫電影也是一樣,我們現在也在做一些動畫真人化的改編,比如《大理寺日志》。我們也有很多其他類型的項目正在開發,比如關于老年題材的《跑步的爺爺》。
青春片這個優勢陣地,我們輕易不會把它扔掉。它會有一定的品牌效應,比如很多青春文學的作者在考慮影視化的時候會主動來聯系我們。我們在強化青春片類型之外,也會拓展其他多元化題材。
文 | 劉南豆
編輯 | 張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