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開始,我國決定啟動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的交接工作,經過妥帖的準備工作之後,第一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于2014年啟程回國,我軍收到消息後,特地派遣兩架戰機全程護航。而這種情況在航空科技領域也有一個專業術語——伴飛。事實上除了護送志願軍忠烈回國之外,在一些特殊時刻,有關部門也會安排戰鬥機伴飛,那麼你知道戰鬥機伴飛究竟意味着什麼嗎?
截至目前,當有以下任務的時候,戰鬥機就會進行伴飛:
- 執行某些作戰任務時,戰鬥機需要伴飛;
- 國外政府要員來訪時,戰鬥機同樣要伴飛;
- 有新的實驗機型需要進行試飛試驗時,戰鬥機會執行伴飛任務;
- 當有外籍飛機私自入侵時,戰鬥機會伴飛。
其中以作戰為目的的伴飛,目前常見的一共有兩種,分别是空中加油和護航伴飛。當戰鬥機需要空中加油時,就會出現戰鬥機伴飛的情況。不過由于空中加油的持續時間一般不是很長,故而這種狀态下戰鬥機的伴飛持續時間也會比較短。
當然了,這并不意味着進行空中加油時的戰機伴飛很容易,畢竟戰鬥機必須要做到和加油機步調一緻,才能順利實現對接和空中加油,總的來說,這種伴飛對飛行員的技術要求比較高。
至于護航伴飛,則是戰鬥機為了保護那些自衛能力相對較差的飛機,而執行的任務。随着武器現代化的不斷加深,各國為了方便運輸戰備物資,研制出了各種類型的運輸機。相比于其他飛機,運輸機明顯沒有足夠強大的自衛能力,倘若是在戰時,運輸機很容易因為遭到敵人的攻擊而墜毀,從而對前線的物資供給造成阻礙。也是因為如此,在運輸機運輸一些重要資源時,空軍都會安排戰鬥機執行伴飛任務。
事實上不僅僅是運輸機,轟炸機在出動時,也會有戰鬥機在旁邊伴飛。别看轟炸機可以給目标地區造成極大的破壞,但是其自衛能力并不強,如果沒有戰鬥機從旁保護,轟炸機也有可能“出師未捷身先死”。
這裡需要指出,戰鬥機伴飛還發生在有外籍飛機私自入侵本國領域的時候。比如說20世紀初期,“海空衛士”王偉就曾奉命伴飛,監視跟蹤入侵我國領空的美軍偵察機,并對其進行驅逐。
而當國家研制出全新的實驗機型後,有關部門同樣會安排其他戰鬥機進行伴飛。這是因為實驗機型的綜合性能還不夠穩定,有一定概率會出現失控甚至墜落的情況。伴飛的飛行員身上肩負着保護首飛飛機駕駛員的重要職責,他們會對實驗機型進行全方位細緻地觀察,一旦發現有異常就迅速通知首飛飛機上的機組成員,在地面控制人員的幫助下,引導首飛飛機安全着陸,确保首飛飛機駕駛員們的安全。
最後就是當國外政府要員來訪時,為了避免這些人在途中遇到意外,受訪國也會安排戰鬥機執行伴飛任務。畢竟如果國外的政府要員在本國出了意外,那對于本國的聲譽以及未來發展均會造成嚴重影響。如果再嚴重一點,爆發戰争也是有可能的,可見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戰鬥機伴飛相當必要。
那麼戰鬥機伴飛到底意味着什麼呢?有人說戰鬥機伴飛不是熱烈歡迎就是嚴重警告,而事實也确實如此。戰鬥機具有一定的打擊能力,飛行時靈活而輕盈。在外交等方面的重要活動中,戰鬥機伴飛可以表達本國對來訪人員的尊重和歡迎:
我們希望給您此次的旅程帶來良好的體驗,在我們的保護下,您可以放心大膽地感受本國魅力。再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迎接志願軍忠烈回國,有關部門同樣會安排戰鬥機伴飛,以表示對忠烈的尊重還有歡迎。
除了表達熱烈歡迎以外,戰鬥機伴飛也可以是嚴重警告。當國際格局發生改變,或者某些國家為了達到某些目的,會在未經本國同意的情況下,駕駛飛機強行進入本國領空,這嚴重侵害了本國的主權完整,此時有關部門就會派出戰鬥機執行伴飛任務,主要目的就是警告、監視和驅逐外籍飛機。
2020年11月,我國轟6在執行一次巡航任務時,就遭遇了入侵而來的“敵機”,在長達2個小時的對峙中,外軍戰機一直在不斷挑釁,駕駛轟6轟炸機的廖江兵機長和戰友非常冷靜,沉着地應對外機挑釁,最後成功将外機逼退。
返航的時候,廖江兵機長和戰友們和聲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機内通話的錄音曝光後,也讓很多國人感動不已。此次轟6逼退外機,其實也可以看成是帶有嚴重警告意味的“伴飛”。
讀到這裡有些讀者就開始困惑了,轟炸機的自衛能力相對較差,它在執行任務時還需要其他戰術飛機護航,怎麼它也可以“伴飛”呢?事實上轟炸機在執行震懾性巡航任務時,總會遇到偷偷飛進來的外機,面對這種情況,轟炸機并不會退縮,或者通知其他軍機來專門執行伴飛任務。它們會直接執行伴飛任務,以逼退外機為主要任務目的。
且在美俄多年的交鋒中,圖95MS等戰略轟炸機執行伴飛任務的情況相當常見,唯美國馬首是瞻的西方國家針對俄羅斯方面的戰略巡航也頗為關注和擔心。這是因為誰都無法确保俄羅斯的戰轟中沒有配備強打擊武器。總的來說,轟炸機并不是不能執行伴飛,隻是對于轟炸機來說,伴飛已經被包含在了威懾性巡航任務之中。
一般情況下,執行伴飛任務的還是以各種輕巧靈活的戰術飛機為主,但這并不意味着除此以外的其他軍機無法進行伴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