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汽車
/
純電車到底适合跑長途嗎
純電車到底适合跑長途嗎
更新时间:2024-10-07 09:19:14

純電車到底适合跑長途嗎?我們家前前後後買了三輛新能源車,其中兩輛純電車,我在每次回答自己有哪幾台的車的時候,總是需要講一下購買理由,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純電車到底适合跑長途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純電車到底适合跑長途嗎(分享最近開電車的一些使用感受)1

純電車到底适合跑長途嗎

我們家前前後後買了三輛新能源車,其中兩輛純電車,我在每次回答自己有哪幾台的車的時候,總是需要講一下購買理由

第一台是榮威eRX5,你要去工作得買車拿車貼,而且也沒牌照。當時這款車是比較網紅的

第二台是小鵬P7,買的時候沒啥,後面一路走高,倒是眼光不錯,特點就是好看,我和煙煙一起在選擇和決策

第三台是沃爾沃C40,我的購買理由很簡單,我爸一台,我自己一台,煙煙學會開車一台。三台車的價格區間都是20-30萬以内,屬于我和煙煙負擔得起。重點來談一談,Volvo C40 BEV

回答這個“開起來怎麼樣”的問題,總體來看,新買的C40的感受是:

總體C40 BEV的續航标定是挺值得信賴的,由于沒有使用特殊的電機和特殊的驅動功率半導體,整車設計風阻也沒有太誇張,這台車的能耗來看是比較正常。但是特點是比較實在,續航标得一點都不虛,不會讓你有過高的期望,實際高速開下來續航是線性往下走的。

第一部分 對續航裡程的關注

新能源車和燃油車最大的區别可能就在于此,電車需要随時關注續航裡程和電量。從理論來看,不同公司對電池的可用區間主要包括以下的這些:

從邏輯來看,一台車的實際續航裡程主要包含這些要素:

l 汽車企業設定的SOC範圍

l 車輛功率限值和溫度管控

l 車輛能量算法,擾動部分主要是車輛參數、道路環境(工況),駕駛員的駕駛習慣和SOC的估算誤差

l 還有比如夏季和冬季系統性的差異,包括熱空調和冷空調的功率對整個能量的使用

一直開油車的司機,從看油箱的數字轉換到看電車上标注的續航裡程數字(油車主要是看油表的情況,本身也有這個快速加注的習慣),肯定會特别不習慣。再加上其實續航裡程并不是實際能開的裡程,主要涉及到NEDC、CLTC兩種标定的方法,一般要打個7、8折——就是實際開了70公裡,續航數據顯示已下降100公裡。所以剛開電車的人,第一個吐槽點就是續航裡程脫離實際。

不過最近我們家新買的沃爾沃C40,它的标記方法還挺照顧習慣開油車的“老司機”:并不強調目前的“續航裡程”,而是強調标記電量的百分比。

圖 停車後儀表盤隻顯示剩餘電量

圖 在行駛過程中會在儀表盤右下角 “低調”顯示續航裡程

圖 導航界面也是顯示達到後的預計剩餘電量

這就跟燃油表的使用邏輯一樣:各家車的車況不同,工況也不一樣,與其去糾結續航裡程準不準确,還不如直接标記一個數值,然後靠用戶後續在使用中習慣這個數值實際對應的裡程數。這就像油車用戶看到燃油表的值,大緻估計能不能堅持開到家、再加油;還是要立刻馬上就近加滿油。

比如最近煙煙開C40上下班,單程接近60公裡,其中高速32公裡,普通路面27公裡左右。60公裡正好用掉13%的電,一天來回用26%-30%;于是在充電達到上限90%之後,可以放心地開兩天。 雖然理論上可以開三天,但作為工程師出身的我們,都不喜歡在生活中搞極限操作,再加上家用充電很方便,也沒必要自找麻煩——C40買車的時候,可以選擇送充電樁或者換更酷炫的輪毂;我們選擇了樸實無華的充電樁,提車後兩天就裝好了。

按之前開電車習慣的續航裡程換算一下:13%的電量差不多是72公裡的續航,在全程空調 一半高速的路面,續航和實際裡程也是在8折左右,表現還是不錯的。

說實話,之前我們一直開電車,習慣看續航裡程了,也習慣了續航的打折,剛開C40儀表盤上找不到續航裡程信息,還覺得心裡不踏實。 但很快就覺得這個強調電量百分比的數顯更make sense。常開這輛車的煙煙,現在習慣這樣去記: 5%的電量正好差不多能開20-25公裡。

總體來看,在市郊回去以後,我們一般是2天充一次,每次通勤120公裡,加上維持90%充電SOC對續航的保護,似乎70kWh對我們這種開法,有點小了。我期待沃爾沃下一代的平台,電量能大一些可能更好,這個續航對城市使用是夠用了。

第二部分 關注充電

六年前第一次買插電綠牌時,50公裡的續航,16kwh,所以幾乎不怎麼需要考慮充電樁——雖然也裝了獨立的樁和電表,但是如果停車位離家近,家用電源也能是滿足充電。

但到第二輛車的時候,600公裡左右的續航,70kWh,家用電源根本充不了,這時有家用充電樁會發現其實比去加油站補能更方便。

圖:沃爾沃家裝充電樁

沒有停車位的就要靠找充電站了。電車也明知自己有這個先天不足,所以app裡面找充電站還是比較方便的,空閑車位、價格、收費方式都很清楚。

圖 沃爾沃的用車App中的充電地圖

這幾年充電樁的建設速度明顯加快,今年(2022年)1-7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136.2萬台,公共充電樁增量同比上漲199.2%,随車配建私人充電樁增量持續上升,同比上升390.1%。同期新能源汽車銷量319.4萬輛,今年樁車增量比為1:2.3。

從app上肉眼可見的就是充電站越來越密集了。

除了找在充電位置,用車APP上一般都能查到車輛當前的電量。

圖 沃爾沃的用車App中的電量顯示

這幾年因為用電的确很劃算的原因,再加上新能源車型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在上海郊區,能見到越來越多的原來隻需要滬C牌照的家庭換成了滬A的綠牌。

郊區幾乎也沒有停車位的煩惱,通勤雖遠但用電成本不高,感覺綠牌是天然合适郊區的。

反過來說,也許綠牌也讓更多的人可以考慮選擇不用擠在市中心裡生活。

我們就是其中一員——前段時間疫情,小區封閉了,小朋友上網課。我們第一次開始考慮長期住在生活不那麼便利的郊區。鄉下也封閉,但是是按村來封閉的,至少小朋友的活動場地能大一點。

也正因為此,我們家買了第二輛電車,兩人一人一台、各自通勤。

最後來講一下沃爾沃,這一代的C40産品,開發出來不能說不好,還是相對中庸了一些。後續這家緻力于全速轉型純電動汽車的歐洲車企還處在蓄力階段,這次車展上主要展示的還是Volvo RECHARGE CONCEPT概念車。從整體來看,沃爾沃往電氣化(純電動平台)不僅是動力系統的轉變,一方面也是汽車設計的新趨勢對于整體設計的變化,而在智能化領域如何有節奏的往高階自動駕駛,這台車也展現了很多。

我還是很期待的。

加速性能

其實從駕駛感受來說,由于車輛的動力系統和底盤系統是相對獨立的,而駕駛感和操控性好不好,很多時候是看底盤的性能,而不是決定于動力系統是燃油還是電池。

另外軟件方面,比如輔助駕駛系統、車機,也是不分油車還是電車。

所以,優秀的車,駕車體驗就是優秀,無論什麼動力來源。但總體而言,電車有兩個性能(也可能隻有這兩個)是碾壓燃油車的。

一個是起步時的加速性——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的動力是直接來自于電池的電能驅動電動機,而不需要先燃燒汽油再轉換成動力,因此動力增加會很快,特别是在起步時肯定是遙遙領先的。

備注:家用油車的零百加速時間一般在8秒,要燃油車能到4、5秒的級别都得是跑車,除了動力系統性能優秀,得搭配輪胎、風阻等一系列精選設計。 但絕大部分電動汽車都能在6秒之内将車速從0提升至100km/h,小型轎車4秒左右的加速時間都顯得稀松平常。

另一個電車碾壓燃油車的技能是:上坡起步。

沒有自動擋之前,多少新手女司機是被上坡起步勸退的?反正我們家煙煙是其中一個。即使有了自動擋,燃油車因為即使有大扭矩,但産生效果比電動車滞後的多,因此在上坡時也會有一點點的滑坡。

在上海開車,雖然地面是平的,但是架不住進出地庫時好多都是深坑陡坡,電車給新手司機的安全感還是很足的。

其他還有一些新能源車的特點:

開慣電車後,我蠻喜歡電車的清潔感的——沒有尾氣,沒有汽油味。

煙煙的舅舅是油車的忠實粉絲,是能驅車1500公裡從四川到海南島的人,也是每年都會在海拔兩千米以上的藏區開越野車工作的人,他覺得沒有汽油味的車,那還能叫車嗎?! 不過,我們家的全體女生都覺得車還是味道小點好。

周末開車帶着娃,在郊野公園搭搭帳篷;等充電網絡建設得更好,試試開電車去海南也不是不可以。

小結,我鼓勵煙煙獨立開車時,跟她說開電車就像玩一個大玩具,上手容易,保養簡單,尤其适合沒有傳統汽車情結的人。電車在智能化方面走得很快,随着類似沃爾沃這樣傳統車企加入,也有了越來越多的有充電設施布局,新能源車的粉絲肯定會越來越多的。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