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是個浪漫的省份。“雲之下、天之南”,光看名字就知道雲南是個多麼令人神往的地方啊。這裡生活着四千八百萬人,25個少數民族,平均每三個人就會遇到一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文化和飲食。所以,雲南菜肴就顯得千滋百味,浪漫多彩了。不說雲南無奇不有的烹調方式,單就是在熱帶地區的各種形形色色的食材,都是在考驗美食家的修養和功力了。
小編整理出雲南的十大少數民族菜,奇文共賞新,博諸君一笑。還是排名不分先後。
白族的乳扇
白族的飲食應該在雲南少數民族裡面,非常的講究了。食物精雕細琢的,好吃又好看。乳扇類似乳酪,以牛奶制成,顔色潔白,形如折扇,因而得名。它是大理洱源縣的特産,發明純粹出于偶然:據說在唐朝南诏國時期。某天當洱源的牧民在攪動鍋内所煮的酸奶時,不慎将鮮奶滴入鍋中攪動後的牛奶居然凝聚成團。他們将這些乳團揉捏後再碾成薄片、糖幹,便是今天我們所習稱的乳扇了。它們可以烤焦了用來泡乳扇茶也可以加白糖卷成乳扇卷。
傣族的牛撒撇
傣族喜生酸,喜歡吃昆蟲和青苔。外地人或許會不适應,但是不妨用開放的态度去看待傣族的飲食。比如這道牛撒撇。“撒撇”的含義,就是涼拌各種肉類的食物。将牛肚洗淨,放在開水裡燙幾分鐘,撈出洗幹淨,切成條,從牛胃裡取出初步消化的草汁,綠綠的顔色和那種氣味 ,跟牛肚拌在一起,再加上其他佐料:小米辣、花椒面、花生末、八角、檸檬汁、味精、鹽;——傣家牛撒撇就制成了。最後,加上那種不可描述的神秘之物——牛的小腸裡黃黑黃黑的顔色的汁水,就大功告成了,那味道酸酸苦苦的,也是不可描述的。
彜族的荞粑粑
彜族因為大多數在山區居住,所以多以玉米、小麥、荞麥、高粱為主食。彜族的荞粑非常有特色。荞粑與坨坨肉、泡水酒并稱為“彜家三絕”。荞麥有苦荞、甜荞兩種,他們将它磨成面粉,加水糅合成餅,再煮熟食用,便是一頓像樣的午餐了!苦荞粑像橄榄一樣,初入口時有點苦味,咀嚼後就會回甜,而且越嚼越香。甜荞粑則有點像用紅糖做的松糕,但多了一分荞麥的清香。
納西族的藥膳
納西族是一個農牧結合的民族,飲食上受漢族和白族的影響頗深。納西族是世居于美麗的玉龍大雪山,山裡盛産蟲草、天麻、山藥等中藥材,家裡常飼養雞鴨。于是,他們便學着漢人将這些材料結合起來清炖,做出了天麻炖雞、天麻燴雞腰、天麻鯉魚、蟲草乳鴿、蟲草鴨掌舌、山藥炖雞翅等名菜,可口又補身。
苗族的酸湯魚
雲南的苗族人口衆多,主要是居住在滇東北地區,靠近貴州。酸湯魚的風味也和貴州苗族非常相似,取數條稻田裡的新鮮鯉魚,刮鱗洗淨,開膛去髒,砍剁成坨,放入冷水鍋中,酸湯是用清米湯發酵後制成的,有酸甜爽口味,是一種極好的調味品,在火上煮沸,此種烹調法稱之為冷水酸湯魚。再把胡椒面、鹽、蔥花、蒜泥、番茄(番茄先在火上烤去生味,然後剁成醬作調料)調勻,倒入魚肉拌勻後食用。魚肉鮮香細嫩,麻辣酸香多味俱全,營養豐富,增添食欲,幫助消化。
壯族的岜夯雞
壯族主要生活在文山,與廣西比較近,因此口味上也與廣西壯族相似。岜夯雞起源于文山的廣南縣,據《廣南府志》記載:“岜夯雞”始于宋朝,明清年間最為風行。"岜夯"為壯語,即酸湯之意。岜夯就是用一種細葉芹和野菜制作的一種水淹酸菜湯。因為酸味奇特,所以被稱之為“雲南一絕”。岜夯和雞炖煮,雞肉鮮嫩不老,味道鮮甜不膩。
布依族的五花飯
雲南的布依族,主要分布在文山,曲靖、紅河,種植稻米為生。布依族享有“水稻民族”之稱,布依族尤喜糯食,逢年過節,必食糯米飯,并以糯米粑贈送親友。節日裡還喜食用花汁和樹葉汁染制的各色"五花飯"。顔色鮮豔靓麗,看起來就是食欲大增。“雲南十八怪”之一“草帽當鍋蓋”就是指的布依族蒸五花飯,用高聳草帽做鍋蓋。
瑤族的肉鲊
瑤族以前是個遊牧民族,後來逐漸開始定居,許多地方的瑤族飲食風格接近漢族了。但是在雲南的哀牢山一代的的瑤族,還保留了一種肉鲊,“鲊”本指腌魚,故從魚旁。但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的“鲊法”,已包括腌魚和腌肉。肉鲊是瑤族家常菜,也可說是古老鳍法的活化石。瑤族逢年過節宰豬之後,把肉切成大塊,用研碎的炒米拌鹽,腌肉後放入壇内壓實,密封三年取出、取片生食。肉很鹹,但卻有濃香味和豬肉特有的鮮味。現在有句俗語“侗不離酸,瑤不離鲊。”就是說這種獨特的風味。
回族的冷片牛肉
雲南的回族比較分散,但是在昭通地區有些大聚居的回族,他們的飲食和西北的回族不同,他們充分發揮清真牛肉菜用料廣泛、鮮美時新、品種多變的特點,開創了一派有特色的牛肉吃法。著名的就是冷片牛肉,又稱“壯肉冷片”,将黃牛箭包肉漂盡血水,旺火煮開約一小時,撇盡浮沫,放入拍松姜塊以及包在紗布袋裡的八角(茴香)、草果、花椒粒,放在砂鍋裡,蓋上蓋,小火焖炖六七小時,撈起晾涼。牛肉橫絲切成長方形薄片,蘸甜醬油、芝麻醬、辣椒粉調成的調料吃。此菜牛肉沙酥粗嫩,鹹中回甜,香中帶辣,風味獨特。
景頗族的鬼雞
景頗族在雲南的德宏,他們信仰超自然的力量,景頗族認為靈魂不滅,靈魂不會因為肉體的消亡而滅亡,肉體消亡後,靈魂會去到另外一個世界,變成具有作祟功能的鬼靈,景頗語稱為“納特”。因此,他們的飲食帶有很獨特的宗教成分。鬼雞就是其中很有風味的佳肴。祭完鬼神後,取雞肉撕碎,加小米辣、芫荽、檸檬等一起在野外拌食,自然的檸檬香和芫荽之清新融入雞肉,酸香醒胃,加上姜蒜與辣椒釋放出的複合辣味,滋味濃郁酸辣,一秒喚醒味蕾!
以上就是吃貨小編整理的雲南十大少數民族風味了,不過雲南可是有25個少數民族呢!每個民族都應該有自己特色的美食,博學而又好吃的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雲南的少數民族美食呢?不妨留言分享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