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中國有悠久傳統的民間美食。粵北一個以客家人為主的區域,磨豆腐是家庭生活的一件大事,釀豆腐是隆重的待客之道,是可以代替主食的地方風味菜肴。
傳統的豆腐是用人力磨出來的,不花上半天時間做不好。磨豆腐的工具——石磨雖然不是每家每戶必備,但當年每一個村落聚居地都有,放在家門口,隻要空閑,鄰裡之間誰都可以使用。用木頭做成一張四方桌的框架,中間是一個漏鬥形狀,石磨架在上面,磨豆子的時候,底部放一個木桶裝磨好往下流的豆漿。用一條兩米左右的木彎勾,推動石磨往一個方向轉動,一體化的配置,隻要會用巧勁就不會吃力,非常實用。小時候,我們家門口的走廊就有一個石磨,住在附近的人家經常借用,放了幾十年,基本完好,依舊可用。如今到鄉村卻已經難以看到石磨了,有些被人搬走作擺設。
磨豆腐大概有幾個環節。首先是把豆子浸泡,幹豆子硬,往往要提前一天晚上開始浸泡,到第二天下午方能浸透;其次是磨豆子,一勺舀一半豆子一半水倒入石磨,轉動數圈,再加一勺,直至全部磨完。然後在大鐵鍋上面用木條支起一塊“豆腐帕”,把磨好的豆漿倒入,隔出豆渣,燒火煮開。煮好豆漿後用木桶裝好,放入石膏—做豆腐的技術活正是體現在這個環節。口感好不好,當然與豆子、水質有關,與放石膏拿捏緊密相關。放得多了,豆腐太“老”,放少了,豆腐塊不成型。是不是老師傅,這個環節最見真功夫!
以往做豆腐的都是撸起袖子自己動手,從小到大,耳濡目染,每位父母都是無師自通的熟練手。後來,家裡的勞動力外出務工,耕作田地人力減少,有好些人家已經不種豆子了,磨豆腐隻能去買些現成的黃豆回來。再後來,外出人口多了,在家人口減少,磨一“皮”豆腐已經太多吃不完,于是乎,村裡有人看到商機,做好豆腐挑着沿村叫賣,一家買二三塊就可以滿足吃豆腐的念頭。做的量多了,石磨的效率跟不上,就改為用機器打漿,用車載叫賣,一個人也能輕松完成整個流程。石磨漸受冷落,有些甚至被商家收購了去,作為傳統農耕文化的展示。隻是真正的“吃貨”始終對石磨情有獨鐘,對傳統手工藝念念不忘,千方百計要找到石磨做的豆腐一飽口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