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為什麼當初濟南重點向西發展長清,東邊的章丘卻越來越強?
答:章丘的強大不是靠濟南扶持起來的。
曆史上的章丘就很強大,後來則是百強縣市。
原因是天時地利人和,這裡與長清對比來講。
一、先說地利——
1.章丘地形是南有礦産、北有沃野。南邊山裡有煤礦,北邊耕地廣闊,除了産糧食,還盛産大蔥等特産。
而長清山多耕地少,山裡還沒有礦産資源。
2.章丘位于山東最發達的膠濟走廊上,膠濟鐵路開通後,明水就成了旱碼頭,商貿重鎮。
而長清雖有津浦鐵路過境,卻沒有形成帶動發展,可能與長清自身沒啥物産有關,而津浦鐵路隻經過其東南隅山區中的萬德鎮,很難發展成大商埠。
另外,章丘與濟南中心城區之間幾乎一馬平川,有工業北路、世紀大道、荷花路、經十路、旅遊路等連為一體。
而長清與濟南中心城區之間隔着若幹天然或人為屏障,導緻長清至今以及未來都很難融入濟南城區。這些屏障包括津浦鐵路、京滬高鐵及其多條聯絡線若幹站場、倉庫,京台高速,還有若幹軍事禁區、水庫、濕地公園,導緻從濟南城區到長清隻有220和104兩條路可走(現在有劉長山路了),看着直線距離很近,但實際費時費力。
二、再說人和——
章丘人傑地靈、能人輩出。當地人創業意識、經商意識較強,敢拼敢闖,比如大家熟知的:
孟洛川、瑞蚨祥,朱開山、闖關東。
而長清以及山東中西部大部分縣市的人都比較保守,讀書做官或面朝黃土背朝天。
三、最後天時——
章丘很早就走上了改革開放的快車道,章丘較早撤縣設市,明水開發區成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彙聚了山東章鼓、中集車輛等優質企業集群,秀穗、刁鎮、曹範等鄉鎮也各具實力。
而長清撤縣設區前發展不快,撤縣設區後得到濟南一定的扶持,但力度并不大,比如大學城就是虎頭蛇尾,雖然大學搬過來了,但科技企業、科技産業并沒有相應布局。
未來,無論章丘還是長清,想依靠濟南扶持希望不大。
因為濟南還要忙着填坑——高新區、自貿區、國際金融城、國際醫學城、黃河北起步區、萊蕪,個個都是嗷嗷待哺,要錢要政策要産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