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歐洲不大太平。法國多輪“黃馬甲”抗議重創法國總統馬克龍和他推出的燃油稅改革;一連串地方選舉的失利迫使德國總理默克爾辭去執政黨主席之職,其執政進入倒計時。就連一直在“脫歐”軌道上運行的英國特雷莎⋅梅政府,也面臨着“脫歐”法案被議會拒絕的風險,英國政局有可能進入新一輪動蕩。
在歐洲一體化即将進入62個年頭之際,曾經的“三駕馬車”齊齊陷入泥潭。英國即将與一體化脫鈎,而“法德軸心”則因各自國内政治的原因,難以在歐盟層面展現領導力,歐洲一體化陷入新的困境。
法國再迎示威 德國政壇換血
法國方面,“黃馬甲”運動第四輪示威行動8日在首都巴黎以及裡昂、圖盧茲等外省地區舉行。法國内政部長卡斯塔内當晚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當天法國全國範圍内參加“黃馬甲”示威的人數為12.5萬,其中在巴黎的示威者為1萬。警方應對有暴力行為者出手果斷,當天共逮捕近1400人,拘留970多人。
目前,馬克龍政府已決定取消明年上調燃油稅的計劃,但這一讓步并未平息民衆的不滿情緒。英國輿觀調查公司最新民調顯示,馬克龍的民意支持率跌至18%,為就任以來最低。法國極右、極左等政治勢力也借機抨擊馬克龍政府,部分政黨更是決定于10日聯合向法國國民議會提交對政府的不信任議案,以尋求彈劾政府。
德國方面,執政聯盟成員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在近期連續遭遇地方選舉失利,自2005年上任以來在歐洲層面發揮重要領導作用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近日宣布,她将不再謀求連任基民盟主席,也不會在2021年總理任期結束後謀求連任。
基民盟7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選舉有“小默克爾”之稱的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為新任黨主席。在德國内部政局不穩、外部面臨變局的情況下出任基民盟黨主席,克蘭普-卡倫鮑爾可謂重任在肩。
歐洲“三駕馬車” 各自陷入困境
法、德、英曾經被譽為歐洲“三駕馬車”,而今各自陷入國内困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問題專家張蓓指出,雖然法德英的困境原因不同,但一個共性是,近些年來歐洲主流政治越來越難以滿足民衆對經濟、社會、身份認同上的多重訴求。主流執政精英的政治議題,比如法國的環保問題,德國和英國的移民問題,已不再被普通民衆所接受。
馬克龍上任之初,歐洲輿論曾對他和默克爾的“法德配”抱有不小期望,寄望他們能夠在“後英國‘脫歐’時代”繼續重塑歐洲,繼續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但無情的國内政治現實讓這一期望受挫。
張蓓強調,法國國内改革事務使得馬克龍焦頭爛額,重啟英國“脫歐”後“法德軸心”的領導作用難度巨大。沒有大國提供動力和方向,歐洲一體化進程最多隻能維持現狀,沿着當前的道路跌跌撞撞走下去,難獲新生。但是,歐洲一體化目前暴露出的問題已經很突出,如果不進行改革,一體化前景不明朗将進一步加劇。
重回民粹主義 絕非最佳出路
從表面上看,領導力缺失是當前歐洲一體化當前面臨進程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但歐洲一體化失去動力的根本原因,還在于歐洲各國民粹主義思潮的擡頭和極右翼政治勢力的不斷興起。
雖然遭遇現實困境,但曆史告訴我們,踐行多邊主義的歐洲一體化不會由此終結;重回民粹主義、以鄰為壑絕不是歐洲的最佳出路。當然,歐洲一體化要順利前行,就更需要在歐洲整體利益和各國國家利益之間,在民衆的歐洲認同和國家認同之間,尋找新的平衡、獲得新的動力。
背景鍊接
1957年3月25日,“歐洲煤鋼聯營”6個成員國比利時、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和盧森堡,在羅馬共同簽署《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邁出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關鍵一步。
1991年12月9日,歐共體第46屆首腦會議簽署《馬斯特裡赫特條約》。12月11日,歐共體首腦會議通過了以建立歐洲經濟貨币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為目标的《歐洲聯盟條約》。
1993年11月1日《歐洲聯盟條約》生效,歐洲聯盟(歐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歐共體實現了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的過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