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範圍内,表親間通婚十分常見,很多研究都證實表親結婚後誕下的孩子不是“非殘即傻”,表親間通婚其實并不是“優生優育”的對立面。
世界各地普遍存在
一項世界範圍的統計表明,北美和西歐表(堂)兄弟姐妹通婚率一般為1%;南美較高,為3%;亞洲則最為普遍,日本平均可以達到5%-6%,而印度的農村甚至高達33.3%。總部位于多哈的阿拉伯基因組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卡塔爾35%的婚姻為表(堂)兄妹之間結為連理。據澳大利亞莫道克大學的醫學遺傳學家出版的《血緣背景關系》中的數據,在全球範圍内,有超過10%的人是與遠房堂(表)親或是更為親近的親戚結婚。在一些婚姻關系裡,新人的父母之間本身也存在表親關系。龐大的基數也涵蓋了不少以嚴謹著稱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第二位夫人就是他的表親,美國著名遺傳學家摩爾根的妻子則是他的表妹。
中國内地雖然禁止表親間通婚,但在香港,表親間通婚卻被法律所允許。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妻子莊月明,就是李嘉誠母親親哥哥的女兒,這對婚姻的結晶則是“小超人”李澤楷。類似李家這樣的家庭在香港并不少見。
各國對表親間通婚幾無禁止。美國的18個州不禁止表兄妹結婚。日本則完全不禁止,大部分阿拉伯國家,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國家表親間的通婚甚至是種風俗。
生子患病風險被過分誇大
美國全國基因咨詢學會研究人員從1965年到2000年8月間,曾對數千名嬰兒進行六項大型研究,其中包括表兄妹婚配夫婦産下的後代。結果表明,表兄妹結婚對後代的危險性并不大。該項研究指出,無血緣關系的一般人婚配後其後代的基因缺陷為3%~4%,而表兄妹婚配生育的後代其基因缺陷為4.5%。可見,表親生子并不是“非殘即傻”。
英國醫學專家甚至認為,不應阻礙有親緣關系的夫婦生育,而更應該注意家族病史。從生理學上來講,有血緣關系的夫妻懷孕時流産的風險要低一些,這種婚配方式還會産生一種名為“基因清洗”的有利效應。這種效應使疾病基因得到暴露并且逐漸從基因庫中消除。若缺乏“基因清洗”效應,一些因基因變異所導緻的疾病有可能會越來越多。
意大利的一項研究也提到了表親間通婚的益處。雖然證實了表親通婚會使得孩子某些遺傳病的發病率有所增加,但倘若沒有患上這些遺傳病,那麼其壽命要更長,這形成一種優勢聚集。而且這種優勢聚集不但表現在壽命上,還體現在智力上,這裡最出名的例子來自猶太人,由于長期的族内通婚,猶太人中湧現出了大量優秀的人才,比如愛因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