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元宵,端午,中秋,是傳統的四大節日。再往前數,冬至也是很重要的節日,所謂冬至大過年。
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國之大事,在戎在祀。對于國家來說,兩件大事,打仗,祭祀。
而以上這四大節日,除卻團圓之外,祭祀,也是其中之一。
在以前,大的宗族都有家廟,祠堂,每逢節日,全族人聚在一起,吃酒,祭祀祖先,禱告,祈求祖先護佑,家族興旺。
那些小的家族或者單一家庭,也焚香禱告,祈求祖先護佑,日子越過越好。
不單單是個人,就是古代帝王,此時都要祭拜天地,檢讨自己的不足,向天地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北京的天壇地壇,就是古代皇帝祭拜天地的地方。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有所明了,中國傳統的節日,核心就是追思先祖先賢,人與人之間歡樂喜慶的快樂相聚。
所以,我們的節日,都要吃好的喝好的,說喜慶話,不允許說喪氣話,圖一年的吉利。
再仔細想來,為什麼要這樣呢?内在的意義其實向心力,凝聚力,讓活着的人有希望,有追求,有盼頭,有信仰。
歲月艱難,生活不易,這一年中風風雨雨,這些節日裡我們互相說着祝福,燃放鞭炮,讓噼噼啪啪的聲音驅散寒意,驅趕不順,振奮精神,也祭祀祖先,記得自己的來處,不遺忘過去的先輩。
這樣的凝聚力,更富有人情味。
我們會在節日這一天,叫爸媽,叔嬸,舅舅舅媽,爺爺奶奶,甚至平時根本叫不上來輩分的長輩,我們會從全國各地回來,和哥哥弟弟,叔伯兄弟,表兄表弟等平輩人見面,喝酒聊天,我們會知道,這世界上,我們不孤單,還有這些流着相同血脈的親朋。
時至今日,一切都簡單化,去傳統化,孩子越生越少,爹媽一年見不了一面,兄弟之間不再親密,我們剩下的,追求的,也隻有大房子好車子和能給你快樂卻冷冰冰的金錢。
那些讓人與動物相區别的情呢?
人情人情,人都沒了,少了,不相見了,情哪裡還能在呢?
所以我們以前走親訪友拜年,後來電話拜年,到今天,拜年也隻有微信裡幹巴巴假惺惺的春節快樂了。
本來應該鞭炮齊鳴,鼓樂喧天,歡天喜地,親朋團聚的節日,變成了每一棟樓裡,每一盞燈下各玩各的手機,各看各的朋友圈。
時代發展,去舊迎新。
但是,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把人情味丢掉,鞭炮禁止了,祭祀禁止了,聚會禁止了,年節,和平常的每一天,還有區别嗎?
當我們把一切傳統都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抛棄,都無所謂的扔掉,最後,一定會發現,這世界,怎麼越來越冷,自己怎麼越來越鐵石心腸,這生活,日複一日,每一天都波瀾不興,還有什麼意義呢?
幾千年沿襲的節日,其實是先賢怕我們冷,怕我們孤單,提醒我們,這一天相聚的日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