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王翦曆史人物簡介
王翦曆史人物簡介
更新时间:2025-02-11 10:20:56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詩是劉禹錫到建康遊玩時,見到了王謝兩家的故居,感慨而作!

建康曾是孫吳、東晉以及南朝的都城,經曆過歌舞升平的繁華,也經曆過戰火硝煙的摧殘,是興盛與衰落的見證者,而秦淮河旁邊的曲巷更是目睹了王謝兩大家族的繁盛與凋敝。

王翦曆史人物簡介(舊時王謝堂前燕)1

恰似紅樓夢中《好了歌注》所說“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人生多變,富貴榮華不過黃粱一夢。

我們都知道“謝”指的是以謝安為首的世家大族,而“王”指的是誰呢?

提起晉代王姓名人,應該指的就是王羲之。仔細翻閱古書才發現,這種說法并不準确,王家并不是興盛于王羲之,而是他的堂伯父王導。

王導此人出身于魏晉名門,早年與琅琊王司馬睿相識,後來司馬睿建議他移鎮建邺,為司馬氏聯絡北方士族,安撫南渡的北方士族,為晉朝開國打下基礎。王導也因此跻身于開國功勳之列。

王翦曆史人物簡介(舊時王謝堂前燕)2

公元318年,司馬睿登基時,非要拉着王導同坐接受百官朝拜,其地位可想而知。

東晉建立之後,曾擔任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封武岡候,又進位侍中、司空、錄事尚書、領中書監。

王導曆經三朝為相,一生圓滿順遂,與其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

在東晉和南朝期間,王家一共出過九位皇後,七個驸馬,和皇室關系密不可分。由此開啟了琅琊王氏的榮光之路。

王翦曆史人物簡介(舊時王謝堂前燕)3

其實再仔細深究的話,王導祖輩們也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野史曾記載,說王導是秦朝名将王離的後人,而王離是戰國時期秦朝将領王翦的孫子,王翦此人大家一定不陌生,戰國七雄他一人滅其五,剩下一國也是由兒子王贲帶兵所滅,這父子二人為秦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

王翦和王贲作為建國第一功勳,自然受到秦始皇優待,而王離作為第三代王家子孫,自然為秦朝效命,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與章邯一同率領四十萬秦軍,和項羽在巨鹿一戰,西楚霸王破釜沉舟帶領義軍全殲王離軍,并于八個月後迫使章邯所帶領的二十萬秦軍投降。

王翦曆史人物簡介(舊時王謝堂前燕)4

自此以後史書上再也沒有關于王離的記載,按照項羽當時的處事風格,不少人都認為王離必死無疑,項羽對王家有國仇家恨,楚國是王翦帶兵所滅,自己的叔父項梁也是死于和王翦的戰争之中,現在遇上仇人的孫子,必然不肯放其活路。

王翦曆史人物簡介(舊時王謝堂前燕)5

但史書也有BUG,并沒有任何史料記載項羽殺了王離,也沒有說王離最後的結局,流傳最廣的就是琅琊王氏出自王離一脈,不管真相如何,曆史的車輪永遠向前,至于真相,就讓他湮沒在曆史的塵埃中吧。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書法作品為什麼要用繁體字
書法作品為什麼要用繁體字
當代書法愛好者,大都愛寫繁體字。這是為什麼?“從”、“衆”、“雲”、“氣”、“網”、“回”、“舍”、“卷”等簡體字,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是地道的古文字。從漢字的産生發展的過程中看,這些字遠比“從”、“衆”、“雲”、“氣”、“網”、“迴...
2025-02-11
工行積極助力小微企業
工行積極助力小微企業
極目新聞記者陳紅通訊員鄭祎飛馮豔菁在武漢東湖高新區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廠房内,兩排機器發出“哒哒哒”輕快而有節奏的聲響。“這些是芯片封裝測試自動化設備,應用于光通信行業,能幫助提升生産效率和産品良率。”武漢藍海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新告訴記者...
2025-02-11
埃爾多安到底是誰
埃爾多安到底是誰
來源:央廣軍事·中國軍号作者:王冰當地時間6月28日,土耳其、芬蘭、瑞典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簽署一份備忘錄,确認土耳其同意支持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此前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表達反對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土耳其,為什麼在北約峰會召開前突然改變态度?芬蘭...
2025-02-11
臨期食品批發物流
臨期食品批發物流
一直以來,冷鍊物流安全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一環,為滿足市民購買需求,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食全食美美通食品批發市場不斷強化管理,織牢冷鍊物流安全網。據美通超市店長石瑞霞介紹,票據管理是非常嚴格,國内産品一級代理商供貨時,均有單品對應的發...
2025-02-11
國子監講書
國子監講書
國子監講書?作者:劉永加古語說:“家有半碗糧,不當孩子王”這句話道出了古代老師這個行當的清苦雖然如此,但元代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裡的職官和教師們,面對重重困難,他們仍是盡心盡責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國子監講書?我們一起去...
2025-02-1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