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現在的智能手機,手機屏幕大而又是全面屏設計,比及10年前甚至更久之前的手機,在外觀方面,簡直可以用天差地别來形容。
但前者的美輪美奂并非一日之功,為了讓手機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設計師們可是沒少下功夫。
大家都知道蘋果2007年發布的第一代手機是純觸摸屏手機,由于當時 iPhone 初代的爆火,也引領了新一代智能手機的發展并奠定基礎。
隻是咆哥想說,2000年後嘗試做無鍵盤手機的廠家早就有了,不是别人,就是曾經的巨頭諾基亞,甚至上世紀90年代末的IBM也嘗試過無鍵盤手機的設計,但均以失敗告終。
有趣的是,後來有了一款折中設計的機型,那就是翻蓋機,上面是屏幕,下面是鍵盤,這樣一來屏幕就可以做得比普通直闆手機更大一點了。
其實,無論是IBM,還是諾基亞、摩托羅拉也好,它們的觸屏手機沒有火熱是有原因的,首先第一點是電阻屏和電容屏的差别。
用過老闆諾基亞5230或者N97之類手機的人,應該還記得那種觸屏的反饋感吧?拿着一隻手寫筆點過來點過去,還不一定能點到東西,用手指的話還非得用指甲才可以,因為它們采用的都是電阻屏,和今天我們所謂的電容屏相比,體驗是不可一同而語的。
第二點則是軟件邏輯的設計,以前的手機沒有成熟的智能系統,較為智能的也就諾基亞的塞班系統,不過就算是塞班系統,它也是基于鍵盤為基礎而設計的,沒有很好的為觸屏這個功能服務。
基于以上這兩點,外加上不好的體驗,早期的觸屏手機隻是看上去高大上一些,實際用起來,真的不如鍵盤機順手。
與塞班系統相比,蘋果的 iOS 系統是完全基于觸屏這個功能而設計的,所以 iPhone 和 iOS 才有了爆火的資本。
來到觸屏手機時代之後,作為手機廠商來說,想要做一款外觀更加完美的機型,關于屏幕有兩個趨勢,一個是把屏幕往大了做,但是不要逾越平闆的尺寸;另一個則是提升屏占比,讓手機一體化更強。
把屏幕做大,也就意味着要把手機越做越大,要想把手機的重量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内的話,設計師們就要考慮如何把手機做得更薄,做薄談何容易,要打磨攝像頭模組的厚度,要縮減電池的容量,其他零配件也要做得極緻和精簡,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所以很難在很快的時間把手機屏幕做到最大。
/ 圖源外媒@OneLeaks
而說到屏占比,廠商們的努力就更容易讓我們看清它進化的艱難了。
提升屏占比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縮減上下邊框的面積,提及簡單,做及極難!
國人一般提到全面屏手機的鼻祖,都會想到是2017年發布的小米MIX,其實不然,小米MIX的下巴屏設計靈感可能來自于2014夏普的Aquos crystal,這種設計就是完全消滅上邊框的面積,保留或增大一些下邊框面積,由于玩手機的時候下邊框容易被手擋住,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下巴屏給人的美感還是可以的。
這裡我們又不得不談到現代智能手機屏幕的幾種封裝方式,比如 COG 封裝、 COP 封裝以及 COF 封裝。
手機屏幕和手機主闆之間要相連,但這中間還有兩個東西要連接,其一是 IC 芯片用于驅動屏幕發光;其二是手機排線,它是屏幕和主闆之間重要的信息傳輸樞紐。
不同的封裝工藝,主要區别也就在于 IC 芯片和排線的安裝位置了。如果 IC 芯片和排線安裝在手機正面的話,那麼這種就屬于 COG 封裝,上面所說的小米 MIX 就是 COG 封裝,由于芯片和排線都在上面,所以才會有那麼大的下巴。
如果排線安裝在正面,IC 芯片安裝在下面的話,這種就屬于 COF 封裝了,2017年三星發布的 S8 系列就是使用了 COF 封裝。
更好的封裝工藝當屬 COP,它高效性地将 IC 芯片和排線都集成到了手機背面,主要也是依賴于柔性屏的設計,如此一來,便可以大大減少手機下巴的面積,iPhone X 就是非常完美的诠釋。
那麼,你們是否以為劉海屏的 iPhone X 就是手機屏幕發展的終點站呢?今天看來,它或許僅僅是一個開端而已。
為了縮減非顯示區域,手機廠商不斷嘗試了新的設計方案,其中就有雨滴屏、挖孔屏、滑蓋屏、升降攝像頭式的全面屏等等。
不過,要說玩到極緻的那就莫過于華為、三星它們發布的可折疊屏了,這目前應該是手機屏幕玩到最高水準的量産産品了吧。
隻不過可折疊屏手機華而不實,價格非常昂貴又極其容易受損,其存在的意義也隻能算是概念機而已,是未來手機屏幕發展趨勢的可能性并不大。
十幾年前,我們不敢想象手機屏幕會有今天這樣的形态,而十幾年後,手機屏幕也可能會以我們難以想象的姿态出現,在你的心中,你認為完美的手機屏幕形态是什麼樣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