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遊記(三)
巴拉德羅之旅
巴拉德羅是古巴的一個市,人口約2萬,在哈瓦那以東約140公裡處,他的地裡位置特殊,坐落在伊卡克斯半島,半島東西向延伸20多公裡,其最寬處也就1.2公裡,所以,巴城市的任何一處到海濱都很方便。
(巴拉德羅位置圖)
巴拉德羅曾經是富人的天堂,由于其特有的氣候、海濱、陽關等自然資源,現在是世界聞名的度假勝地,他之所以有今天的規模,首先要歸功于美國的杜邦家族,據說上世界30年代,美國百萬富翁艾琳妮·杜邦以每平方米4 分錢的價格買下了500多公頃的土地,然後在這裡大興土木,修建了一座配備了高爾夫球場和遊艇碼頭的豪宅,此後,美國的百萬富翁們蜂擁而至,連臭名昭著的芝加哥黑手黨首領也在此擁有地産,島上的建築如雨後春筍,一發不可收拾,這也就奠定了這座名城的物質基礎,1959年古巴革命之後,這些地産都被收為國有,一部分分給了當地居民,一部分改做了旅館,美國其他在古巴的财富,如甘蔗園,牧場等也悉數被沒收,當然,古巴華人也在劫難逃,哈瓦那唐人街也毀于此,這也導緻了持續至今的美國對古巴的禁運。
(巴拉德羅 鳥瞰圖)
從哈瓦拉去巴拉德羅要乘長途大巴,我們叫了出租車到長途車站,車站不大也不顯眼,要不是出租車,自己還真難找到,車站有塊很小的顯示屏,告訴你到各地的班次和時間,我們買了車票,令人驚訝的是,不是電腦出票,就一張手寫的小紙片,先上先坐,我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車票至少是較厚的卡紙,上面會有座位,發車時間等信息,但沒有顯示屏,靠廣播通知,看來各有千秋,還真不好比較誰更先進。
(哈瓦拉長途車站一角)
從哈瓦那到巴拉德羅的公路還好,雙向四車道水泥路面,路上車輛和行人都較少,我們乘坐的是中國品牌“宇通”大客車,車況不錯,也有一種自豪感,第一次在國外乘坐到國産品牌的車。
“ 古巴“一詞源于“肥沃之地”,他的國土面積約十一萬平方公裡,有三個海南大,山地和丘陵隻占四分之一,可耕面積超國土面積的半數以上,人口約一千一百萬,比海南略多一點,我還真想看看哈瓦那以外的古巴是個什麼樣,如此好的自然條件怎麼會物質如此匮乏,所以在車上總是睜大眼睛,從頭看到尾。
道路兩邊基本沒什麼行人,風景的确不錯,兩邊是茂盛的熱帶灌木林,最熟悉的就數棕榈樹和椰樹,還有大榕樹,由于車上不便拍照,我隻好從錄像上截了幾張圖,效果欠佳,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巴鄉間景色)
道路兩邊基本沒有專門的綠化,都是自然生長的樹木,偶然會有那麼一點點經過修剪的花草。
(古巴鄉間景色)
熱帶生長的大榕樹給路邊的風景增添了不少風采。
(古巴鄉間景色)
實在是想不出理由,道路兩邊要麼就是牧場,要麼就荒地,小塊的農作物偶爾能見到,成片的農場沒看到,如此良好條件的土地為什麼不去開墾。
(香蕉林,玉米地)
在小說和電影裡,古巴等拉美國家,以成片的甘蔗林而迷人,當年美國不惜戰争從西班牙人那裡得到了無邊無際的甘蔗田和牧場,牧場的影子還能看到,主要是牛和馬匹,夢幻中的甘蔗林可能不在我們經過的地方吧,沒有看到蹤影。
(寬闊的牧場)
在吃草的牛群
道路兩邊很空曠,沒有顯眼的建築群,偶爾能見到幾間民房或路邊小店。
(路邊小店)
(路邊建築)
路人很少,偶爾也能碰到騎自行車的,倒是看到了一個趕馬車的,很輕松潇灑,給人印象深刻,在當地應該也算個中産階級吧。
(趕馬車的村民)
古巴的現代工業基本是空白,石油勘探和開采還在起步階段。
(石油勘探)
沿路看到過幾處小型的磕頭機在采油,好像最多的一組也就不過5台,也看到有一處正在打井勘探。
(磕頭機正在采油)
大規模的工廠沒見到,僅看到了一個規模不大的工廠,應該是一家石油化工廠。
(路邊的工廠)
客車到了中途,經過一個服務區,幾間木材架構,茅草尖頂的建築,明顯的拉美風格,通風采光,裡面有咖啡,飲料和快餐,同時有幾輛車在這裡休息,全是“宇通”牌的,可以這麼說吧,所見長途客車基本都是宇通,遊客來自世界各地,中國遊客還不多見。
(服務區)
(服務區的大廳)
别看服務區建築外表簡陋,但裡面卻非常熱鬧,古巴人能歌善舞,大廳裡的一角有個樂隊,他們穿着短袖,戴着禮帽,奏起快樂的曲子,唱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謠,給不給小費他們都在快樂的彈着,唱着,可以緩解遊客路途的疲勞。
(服務區裡的樂隊)
我們乘車3個多小時後到了巴拉德羅,計程車将我們送到在機場就預訂了的民宿,盡管後來發現車站離住地很近,但不是計程車,自己也無法找到,回程就自己步行了,在外該花的錢還是要花的,該省的也就省了。
預訂的民宿,沒有正規的票證,隻是抄了一個地址,我們到後自報家門,老闆熱情接待,他是一位七十有餘的先生,很精幹健康,會英語,他家的有一座很不錯的獨家院子。
(巴拉德羅民宿)
古巴以前房産和土地都是國有的,私自不能買賣,也不能建造,老闆有如此漂亮的房屋,肯定不是等閑之輩。我們隻呆了三天,住樓下,有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自來水,電,液化氣盡有,盡管室内裝修材料不上檔次,基本全是白色的瓷磚,但看上去已經很舒适和衛生了。
(民宿的餐廳)
他家裡有電飯煲和電風扇等電器,是“美的”牌的,他家兒媳婦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不會英語,有一個讀小學的兒子,家裡每天會有六七個鄰居家的小孩到她家來補習功課,當然是不收費的。
(小學老師在給學生補課)
這些孩子一旦完成補習,就開始踢足球,從院子裡踢到院外,盡管空間狹窄,但他們還是遊刃有餘,玩得很開心,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難得有如此無憂無慮的童年。
老闆家的食品和蔬菜都要去市場買,即使周邊有空地,好像也沒人種點什麼,他們家也就養了幾隻雞,長得很醜。
( 老闆家的雞)
巴拉德羅的街道不寬,建築也不高,但很和諧,舒适,除了遊客,本地人就約2萬,整個城市并不喧嚣擁擠,而是恬靜寬松,是個度假的好地方。
(巴拉德羅街景一角)
街道東西向夠長的,整個島有二十來公裡,步行是到不了頭的,島上有觀光大巴穿梭其間,在半島東北盡頭有一自然保護區與原始森林,我們沒能去,就走了幾公裡主要街區,但南北方向的街道很短,兩邊都連着海濱,窄的地方,你在街上就能看到藍藍的海水,也能聞到海洋的氣味,我們開始慶幸自己住在了離海濱如此近的地方,就200米的距離,後來才知道,巴拉德羅基本如此。
(連着海濱的街道)
我們住的地方隻有一邊的海濱有沙灘,另一邊則是礁石,不知其他地方是否如此,巴拉德羅以他湛藍的海水、柔軟的細沙而聞名,我們每天去沙灘走走,去遊泳,沙灘沿途是遊客,靠步行是走不到頭的,然兒,我們一眼望去,也沒看到盡頭。
(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沙灘)
我們住的附近也有一個休閑的運動廣場,供市民休息鍛煉,設施一般,有總好于無,說明當地對體育,對健康還是較重視的。
(運動廣場)
作為旅遊城市,賣紀念品的小店,小商小販随處可見,基本都是個體的,可以讨價還價,大多為木雕和皮制品,材料不錯,工藝粗糙,價格不貴,巴拉德羅以其風景出名,并非什麼土特産,總的來說不買不會有後悔的感覺。
作為旅遊産品的宣傳來說,少不了“不到巴拉德羅就不知道古巴的秀美”的廣告詞,其實世界上美的地方太多了,各有特色,各取所需,如果你既然到了古巴,到巴拉德羅去看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就要離開了,收拾好行李與主人道别,主人要我們再等一會兒,我們隻好照辦,也不知是那裡不對,房費預訂時就交了,一天20美金,這時主人進來,端着一盤咖啡,杯盤十分考究,主人為我們精心沖了一份咖啡,專門來為我們道别,老闆的真誠令我們感動,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國度不同,他的眼神告訴我們,我們成了朋友。
(主人送來咖啡)
再見了,巴拉德羅,再見了古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