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丁克(DINk)概念傳入中國,意思是家庭中有兩份收入(Double Income),但沒有孩子(No Kids)。
受這種思想影響,當時不少高學曆、高收入年輕人選擇了丁克,眨眼間近40年過去,這些選擇丁克的夫妻,已經邁入老年生活。
我老家有位長輩,就是堅持了一輩子的丁克,她和愛人對孩子都不是特别喜歡,也沒有“傳宗接代”的意識,年輕時,兩人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并且在婚前再三強調,一定要把丁克“貫徹到底”,堅決不讓孩子束縛住自己的人生。
然而,随着年齡越來越大,這位長輩和愛人在50歲這年,卻突然對外人透露:“自己感到後悔了。”
眼看同齡人忙着為子女操持家務,不少朋友都抱上了孫子孫女,自己退休以後卻無所事事,除了買菜做飯,就是吃飯睡覺,老兩口連話都懶得說,對生活徹底失去了興趣。
尤其有次這位長輩崴了腳,愛人又恰好出差,身邊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走起路來一瘸一拐,連上衛生間都成問題,可謂是苦不堪言。
遭遇種種現實問題之後,這位長輩不禁也有些後悔:如果當初生育一兒半女,現在的生活是不是會好很多?
但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吃,50歲的年紀再要孩子困難重重,就算咬着牙,這位長輩也隻能繼續把“丁克之路”走下去。
丁克除了“一時爽”,還有“一世憂”很多年輕人選擇丁克,是因為崇尚自由,覺得如果不要孩子,過二人世界沒有束縛,幸福度更高,尤其有些人本就不喜歡孩子,也不願意承擔養育孩子的經濟開銷,畢竟現代社會生存壓力這麼大,撫養孩子所帶來的壓力确實不小。
然而,固然選擇丁克年輕時可以“一時爽”,但等夫妻倆雙雙步入晚年後,種種現實問題卻難以避免,年輕時的“一時爽”,終究會變成“一世憂”。
首先,就是缺少生活的動力。
人随着年齡增加,性格、心态等各方面都會發生變化,年輕時可能會喜歡波瀾壯闊、物質豐富的生活,但等逐漸衰老以後,更渴望的是平淡幸福、子女繞膝、精神富足的生活。
如果選擇了丁克,人到晚年家裡冷冷清清,逢年過節時,看着外面的萬家燈火,精神上很容易感到孤獨寂寞。
其次,中國人很難逃離“養老”這個命題。
很多人選擇丁克,是覺得自己以後有退休金,就算沒有孩子,将來老了大不了住進養老院,總不會沒人照顧自己。
但現實問題是,中低檔的養老院價格适中,環境卻很差,讓人非常難以接受,護工數量少、工資低,住宿條件差,在這樣的養老院生活很難談得上“幸福”二字。
而高檔養老院動辄數萬元的價格,足以令人望而卻步,并且在沒有子女監護下住進養老院,感覺就像生命被掌握在别人手中,這樣的滋味很不好受。
選擇丁克,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生老病死是無法逃避的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有變老的那一天,如果要選擇丁克的話,一定要慎重再慎重,提前考慮清楚所有的現實問題,盡量把最壞的結果打算好,為自己留有退路。
有些年輕人可能會認為,養育孩子對自己來說是負擔,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如果選擇做丁克,日子能好過很多。
但不得不說的是,養育孩子既是壓力又是動力,很多時候我們缺乏“逼自己一把”的勇氣,有了孩子以後,在事業的拼搏上會更有動力,反而可能取得更高的成就,收入水漲船高,使生活壓力變小。
而且從養老問題上來看,孩子也是絕大多數人必不可少的精神寄托,年輕時選擇丁克“一時爽”,但晚年生活如何幸福度過,會成為一個很難解決的大難題,有孩子的陪伴和照顧,是再多錢也給不了的精神慰藉。
當然,丁克終究隻是一種不同的人生選擇,與按部就班結婚生子沒有高下之分,但因為種種現實問題的存在,我們在選擇丁克時還是要慎重再慎重,畢竟生育的黃金期隻有短短幾年時間,一旦錯過以後,就隻能追悔莫及了。
結語:
每個人都對人生有所規劃,選擇丁克與否,關鍵還是看自己。
但由于丁克帶來的影響會貫徹一生,我們在選擇之前一定要慎重,切忌等到中年、老年時再去後悔,承受生命不可承受之代價。
今日話題:你對選擇丁克這件事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