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斯底裡(Hysteria)又稱癔病。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類神經精神障礙。大多發病突然,可出現感覺、運動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或短暫的精神異常。患者具有鮮明的情感色彩,檢查不能發現相應的器質性改變,在症狀的發生和治療當中,暗示和自我暗示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曆史淵源及基本原理
歇斯底裡早在古希臘時代希羅多德的著作中已有記載。“hysteria”一詞,起源于“hystero”,即子宮。當時認為本病與子宮有關,是一種婦女獨有的疾病,是由于性的過度刺激或壓抑所緻。中世紀時,西歐宗教迷信盛行,當時把本病患者看作是魔鬼附體或女妖。C.萊波伊斯指出本病的發病機理在腦而不在子宮。可将本病的症狀學進一步系統化,指出本病的症狀可由催眠引起或消除,并強調遺傳體質因素與本病發生有關。讓内對歇斯底裡的症狀作了心理學解釋,認為患者的意識障礙是由于心理綜合作用的破裂所緻,即“心理分離”,将本病的感覺脫失、癱瘓或遺忘等症狀解釋為由于相應的精神功能從意識中分離出去的結果。
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發表了《癔病的研究》,用性心理被壓抑和潛意識的沖動等概念解釋癔病的發病機理,并提出了轉換性癔症的概念。也就是說,那些為超我所不允許的願望受到壓抑,而這種壓抑并不完全成功,于是,那些願望采取僞裝的形式,通過“轉換”或轉化而成為症狀。症狀的性質和發生部位具有象征性意義,使受壓抑的願望得到部分的滿足,或緩和超我和被壓抑願望之間的情感矛盾。
甘塞爾描述了甘塞爾綜合症、假性疾呆和童樣癡呆,并把它們和歇斯底裡連在一起。巴甫洛夫學派從高級神經活動病理學觀點出發解釋本病的發病機理,巴甫洛夫把神經系統分為三個系統;皮質下系統,第一信号系統和第二信号系統,而歇斯底裡患者第二信号系統是弱的,故受其控制的第一信号系統和皮質下系統的活動相對地增強,第一信号系統的機能與具體形象的感知有關,皮質下部位與情緒活動有關,歇斯底裡患者的皮質下系統機能增強,表現為患者情感強烈鮮明,又因第一信号系統處于脫抑制狀态,因此患者形象性思維突出,且具有生動、豐富的幻想。
以上機理可解釋歇斯底裡患者的性格特點。歇斯底裡患者在強烈的精神因素影響下,大腦皮質進入抑制狀态,而皮質下出現脫抑制,所以在臨床上可見情感爆發及痙攣發作現象。如果大腦皮質的抑制過程向皮質以下部位擴散,可産生深度抑制狀态,以至“不動”,形成歇斯底裡性木僵。大腦皮質容易産生誘導抑制現象,是歇斯底裡意識範圍縮小的病理基礎。歇斯底裡患者的皮質機能較弱,原來的興奮竈也較弱,因此舊的興奮竈容易被新的、當前的刺激所抑制,故當前隻有新的刺激所産生的興奮竈在活動,由此可解釋歇斯底裡患者為何易于接受暗示性。
中國古代醫籍中記載的“髒躁”、“奔豚”、“薄厥”,大多為歇斯底裡表現。
二、病因
1.精神因素。諸如自尊心受到損傷,人格受到侮辱,或因家庭不和、婚姻不滿、人際糾紛等難以解決的矛盾,所引起的氣憤、委屈、恐懼、憂慮或其他種種内心痛苦,均可導緻本病的發生。患者可在親人死亡或其他不幸意外遭遇引起的強烈情感反應下直接發病。然而有18.4%的患者,發病的精神因素并不明顯,則可能與患者在某種情境下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有關。
2.性格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性格的強烈性和多變性。患者的情感活躍、生動,但膚淺、幼稚。情感反應強烈,往往帶有誇張和戲劇性色彩。情感反應易受環境影響而發生改變,容易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判斷是非的标準往往從感情出發,對人對事也易感情用事。(2)高度的暗示性。患者很容易接受周圍人的言語、行動、态度等的影響,患者的暗示性取決于患者的情感傾向。如果患者對這件事或某個人的情感有傾向性,則易受暗示,如果缺乏情感聯系,則難于接受暗示。(3)高度的自我顯示性。即患者具有自我中心傾向。患者過分誇耀和顯示自己,喜歡當衆表現,成為大家注意的中心,如誇耀自己聰明、能幹、有才能、許多人傾慕她的才貌、人們如何誇獎她等等,但事實并非如此。(4)豐富的幻想性。患者特别富于幻想,内容生動。在患者情感反應強烈的影響下,易于把現實和幻想互相混淆,而給人們造成患者在說謊的印象,甚至患者本人也難以分辨。
3.遺傳因素。歇斯底裡的發生與遺傳因素可能有一定關系。據福州地區報告,歇斯底裡具有陽性家族史者為24%,永貝裡報告歇斯底裡患者的父親、兄弟及兒子的發病率分别為1.7%,2.7%及4.6%,而其母親、姐妹及女兒則分别為7.3.,6.0%及6.9%,所有男性的患病率為2.4%,女性為6.4%。他認為,這一發現支持歇斯底裡與遺傳有關的論點。對于部分患者來說,遺傳素質在發病中起的作用,似乎比精神因素更為重要。但歇斯底裡是否肯定與遺傳有關,尚需積累足夠資料才能說明。
4.軀體因素。某些患者可因軀體因素,如發熱、疼痛、不适等引起精神緊張和疑懼,為歇斯底裡發生提供自我暗示的基礎。另一方面,軀體疾病可以削弱神經系統的功能狀态,從而促使歇斯底裡的發生。
三、臨床表現
1.精神障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情感爆發。常在精神受到刺激後立即發病,情感反應強烈,具有盡情發洩的特點,一般曆時不長,約數十分鐘或1--2小時即可逐漸安靜下來。(2)意識障礙。可表現為昏睡、木僵或懵懂狀态。有的患者答非所問,每答必錯,呈“癡呆”表現者,稱癔症性假性癡呆;有的患者能針對問題回答,但答案近似卻不正确,稱甘塞爾綜合征;有的患者言語、表情幼稚如兒童,稱童樣癡呆。(3)精神狀态,類似重性精神病精神運動性興奮表現,意識障礙不明顯,可有短暫的幻覺或妄想觀念,整個病程曆時短暫,常在3--5天内安靜下來。此外,還有階段性遺忘、神遊、雙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附體體驗等。
2.運動障礙。可表現為痙攣發作、癱瘓、站立不能、步行不能、抽搐、舞蹈樣動作或失憶等。
3.感覺障礙。可突然失明,呈現弱視、管狀視野或單眼複視;也可突然耳聾,出現軀體感覺缺失或感覺過敏區;或有咽部梗阻感,稱為癔症球。
4.植物神經和内髒功能障礙。可表現為神經性嘔吐、呃逆、腹痛、尿頻、尿急、假孕等症狀。
四、診斷參考依據與治療
可以概括為:(1)明顯的精神因素及由此引起的強烈情感體驗;(2)症狀的産生和消失與暗示、自我暗示密切聯系;(3)症狀多樣,在情感爆發和其他精神發作時,可帶有鮮明的情感色彩。在軀體功能障礙時,檢查未見與臨床症狀相應的體征;(4)病前的性格特點,或有類似發作的既往曆史可作參考。
本病以心理治療為主,可适當配合藥物和物理治療。醫生和患者之間應建立良好的關系,使患者對疾病有足夠的認識,并對疾病的治愈具有堅強的信心和決心。對有軀體症狀的患者,除選用藥物或物理治療外,配合語言暗示。對有精神症狀的患者,可選用抗精神病藥物,極度興奮者,可肌肉注射,有焦慮症狀的患者可用抗焦慮藥物。此外針灸、中藥、直流電或感應電治療,均可配合應用。
五、病程與預後
本病多系急性發作,病程可因臨床征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病情是否再發,除與個體素質及社會心理因素有關外,還決定于病後是否獲得及時的正确處理。不當的處理或不良暗示的影響,尤其是醫務人員的不當語言,對病症輕率發表錯誤意見,常可增加疾病的頑固性,促使病程延長。正确處理,包括及時進行暗示治療,可以較快地使症狀消除。病情緩解後,應向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幫助他們正确認識疾病和對待病因,并自覺進行性格改造,以防止再發。預後一般良好,但若病因未除,處理不及時,治療不當,有精神病家族史者則預後不良。
英文 hysteria
日文 ヒステリー
法語 hystérie
德語 Hysterie
文章來源于:重慶新思維心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編輯:心理咨詢師魏文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