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顱骨是由6塊骨頭組成的。寶寶出生後,由于顱骨尚未發育完全,所以骨與骨之間的相互銜接處存在着縫隙,并且,在寶寶頭的頂部及枕後部形成兩個沒有骨頭覆蓋的區域,它們分别被稱為“前囟門”和“後囟門”。
長在寶寶頭後部的後囟門呈較小的三角形,長在寶寶頭頂及前部的前囟門比後囟門更大更明顯,呈鑽石形。出生時寶寶的頭骨比較軟,而且是靠軟組織連接的。因為頭部是寶寶全身長得最大的部分,當媽媽分娩時,囟門能讓寶寶的腦袋暫時“縮小”,寶寶的頭部可以改變形狀從而順利通過狹窄的産道。
2、不同寶寶囟門的大小會有些不同。正常寶寶出生時,前囟門的大小約為1.5×2厘米,外觀看上去,前囟門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前囟門通常要到生後6個月左右才又開始逐漸變小,一般在12~18個月閉合。頭的後部正中的後囟門呈三角形,一般在生後2~3個月時閉合。寶寶囟門部位缺乏顱骨的保護,故在閉合前要防止堅硬物體的碰撞,但可以用手輕輕摸,也可以洗,如果寶寶頭上有痂,千萬不能用手摳,可先泡軟,再輕輕地洗去。
3、後囟門在寶寶頭的後部正中,呈三角形。寶寶剛出生時,後囟門很軟,還沒有閉合。一般在寶寶生後2~3個月時開始閉合。寶寶的後囟門部位缺乏顱骨的保護,因此,爸爸媽媽要注意,在寶寶後囟門閉合前,一定要防止堅硬物體的碰撞,但可以用水輕輕地洗。
寶寶後囟門的閉合,标志着寶寶頭部發育趨于完善,也是寶寶腦細胞發育第二個高峰期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