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小米 CC9 Pro 尊享版發布後,就登上了 DXOMark Mobile 相機榜的榜首(并列第一);如今小米 10 Pro 問世後,再次問鼎 DXOMark Mobile 相機榜 —— 對,這一次沒有并列。
可問鼎榜首的小米 10 Pro 相機究竟有什麼能耐呢?我們來通過實驗室測試的數據以及樣張,一起了解小米 10 Pro 的相機表現。
在實驗室裡,我們主要測試了小米 10 Pro 一億像素主攝像頭的像素 4 合 1 默認拍攝模式,實際得到的照片約 2500 萬像素,這也更符合大衆的使用習慣。
先看我們從實驗室中得出的數據,在 D65 光源的 480Lux 照度環境下,MTF10 的中心解析力 2172,邊緣解析力 2078,比一般手機高些。
實際反映到樣張上整體表現不錯,遠處高層的玻璃外立面細節清晰,但建築頂部的文字牌上有些許色彩溢出;而圖片下方邊緣粉紅色的牆面上的塗鴉仍算清晰。
當然,在一億像素模式下能發現更多細節,用等比例縮放來對比同一場景下,普通模式和一億像素模式的成像細節,不難發現一億像素的建築線條更加硬朗,細節更清晰,高像素的優勢就擺在這;相比之下,普通模式放大後細節略顯「肉」,但曝光、色彩、動态範圍等表現都非常接近。
等比例縮放對比,左普通模式,右 1 億像素模式
等比例縮放對比,左普通模式,右 1 億像素模式
看完了明亮環境,再來看看弱光環境,更最能揭示一款相機優缺點,這時照片的好壞還需要由曝光、降噪、防抖、多幀合成等參數性能和技術相互平衡來決定;先看樣張:
在不放大的情況下,小米 10 Pro 的夜景表現不錯,整體畫面幹淨;放大後的細節也能讓人滿意,例如第二張圖放大後,燈火通明的蘭州拉面店裡仍有可見的細節。
再如第四張圖,隻有兩枚路燈照亮的幽暗停車場中,廢棄的輪胎部分紋理依稀可見。
而第三張圖這種光線極其複雜的場景,才真正考驗相機的素質,放大下方的近景,依稀能分辨工地上的标語;左下角的空無一人的操場上,體育器材清晰可辨。
動态範圍,即相機能夠還原出畫面層級分明的最暗到最亮的範圍,它能反映相機對亮度的還原能力。
在太陽下山前拍攝的兩張場景中,明暗對比強烈,但亮處和暗處的細節都比較豐富,而且處理得不過分。
上面白天的照片大多實在太陽下山前拍攝的,故看起來比較暖,但事實上小米 10 Pro 相機的發色傾向并不算鮮豔,而是更小米 CC9 Pro 類似,更趨向寫實,飽和度其實稍低些。
從實驗室的數據結果看,也基本驗證了這點。
讓人羨慕的 f/1.69 大光圈、1/1.33 英寸大底,再加上光學防抖,小米 10 Pro 的物理抑噪技能理論上也會讓友商投來羨慕的眼光。
圖片經放大截取
圖片經放大截取
從實驗室的數據看,小米 10 Pro 在 D65 标準光源下,較暗環境的信噪比都要比小米 CC9 Pro 低,證明小米 10 Pro 在暗光的噪點控制上有了進一步提升,亮處的噪點控制雖然稍差些,但整體仍算不錯:
**// 數據:
這是小米第二款采用一億像素鏡頭的手機,後置 1 億像素主攝像頭,加 1200 萬兩倍長焦800 萬像素五倍超長焦,還有 2000 萬超廣角鏡頭的四攝鏡頭配置,整體表現不錯。
因為用了旗艦的骁龍 865 處理器,相比起 CC9 Pro,一億像素的照片處理速度提升明顯,ISP 也由 Spectra 350 升級到了 Spectra 480,相關運力有所提升,甚至最高支持 8K 30fps 視頻的拍攝。
另外,小米也考慮到了日益膨脹的照片文件體積,引入了 HEIF 照片格式,能将圖片壓縮至 1/3~1/4 的大小,不過目前還未開放給一億像素模式使用。
這枚 1 億像素的主攝像頭,實際作用其實并不在 1 億像素上,而是 f/1.69 的大光圈和 1/1.33 英寸的大底傳感器,給了小米 10 Pro 先天的淺景深優勢,較近距離的拍攝也能得到異于普通手機的物理散景,拍出不錯的虛化效果;如下拍攝的兩個場景,一是在沒開燈的車内拍攝的檔把,拍攝時距離拍攝對象約 30cm 的距離;二是太陽落山前公園邊上的狗尾草,拍攝距離約 20cm。
還有一些不太起眼,但關鍵時候挺實用的功能,諸如文檔去影、身份證拍攝模式都算是小米整個相機體驗小小的加分項吧。
小米 10 Pro 的相機,至少是用了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