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媽之前,我以為能讓我嫌棄的眉頭緊鎖的事兒就隻有“臉上有褶,兜裡沒錢。”
但當媽後,我發現了讓我更嫌棄的事兒,那就是别人見着我孩子“伸手就摸,上來就親。
不管是街坊鄰居還是七大姑八大姨,都喜歡通過親孩子這種方式來表達“愛意”,并且從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但作為一個科普工作者,愛意傳遞到沒到位我不知道,這病毒細菌一定是傳遞到位了。
大人抵抗力相對較強,感染了細菌病毒也不一定會發病,但對于抵抗力相對低下的孩子來說,這一吻的“殺傷力”可就大了。
想知道随意親孩子到底有哪些危害,且聽我慢慢分解。
01 可能引起“親吻病”罪魁禍首:EB病毒
EB病毒,是疱疹病毒的一種,感染後可能會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就是俗稱的“親吻病”。
它大量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腺和唾液中,口-口傳播是它最重要的傳播方式。
有數據顯示95%的成人都攜帶EB病毒,一般來說不會發病,但如果是抵抗力低下的寶寶感染,就不一定安然無恙了。
有些比較嚴重的病例,寶寶甚至會因此住ICU、因此面癱。
目前EB病毒感染并沒有治療的特效藥,也沒有預防的疫苗,隻能對症治療,等待自愈,這個過程很漫長,差不多需要2~4周。
02 可能引起胃炎/胃潰瘍罪魁禍首:幽門螺杆菌
幽門螺杆菌也是親吻孩子過程中的典型“偷渡者”,它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這是種生活在胃部、不怕胃酸的細菌,能引起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機構将幽門螺杆菌列為一類緻癌物,胃癌的産生,也和它脫不了幹系。
大部分的孩子感染後不會緻病,沒有任何表現,比較輕的感染會表現出腹脹、腹痛、打嗝、反酸、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常見的消化道症狀。
比較嚴重的感染 則會出現消化道潰瘍,甚至是消化道出血,就問你吓不吓人。
對于孩子來說,可以通過糞便抗原檢測來判斷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杆菌。
不過并不是所有感染了幽門螺杆菌的孩子都需要治療。
因為孩子的肝腎功能發育不全,為避免藥物對孩子肝腎的損傷,對于感染了幽門螺杆菌,但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孩子,并不主張為了預防成人期幽門螺杆菌相關并發症而進行根除治療。
資料來源于《兒童幽門螺杆菌感染診治專家共識(2015版)》
03可能引起腹瀉罪魁禍首: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算是大家的“老相識”了,沒有被孩子的輪狀病毒腹瀉折磨過的老母親,當媽生涯是不完整的。
你們萬萬想不到,它也能通過親吻傳染給孩子,路徑如下:
大人感染了輪狀病毒→上完廁所沒有好好洗手就吃東西→輪狀病毒留在口腔内→通過親吻傳遞給孩子。
你說你找誰說理去?
輪狀病毒最愛坑5歲以下的孩子,尤其是2個月~3歲的孩子。
一旦被感染,孩子那是又燒又吐又拉,要多難受有多難受,但它偏偏還是自限性疾病,你既不能亂用止瀉藥,又不能亂用抗生素,隻能對症護理,等它作完妖自己滾犢子。
這裡我再多說兩句,孩子腹瀉期間最重要的是預防脫水,口服補液鹽Ⅲ、水、奶、米湯,或者稀釋的蘋果汁,能喝啥喝啥,多補充液體才是硬道理。
單純因為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一般5~7天就好了,不過如果處理不當,就很容易轉化成乳糖不耐受性腹瀉,所以要記得給孩子服用乳糖酶,每次喂奶前至少15分鐘添加。
04可能引起齲齒/牙周炎罪魁禍首:緻齲菌
常見的緻齲菌主要有變異鍊球菌、乳酸杆菌和放線菌等。
它們也會通過親吻進入孩子的口腔裡“安營紮寨”,在孩子吃完東西後,這些細菌就會和唾液中的蛋白質及食物殘渣混合成粘性物質牢牢地貼在孩子的牙齒上。
這些細菌會不斷地産生酸性物質,造成牙齒表面的牙釉質慢慢脫鈣、溶解,最後發展成齲齒。
除此之外,這些細菌還可能導緻牙周炎,大家可别簡單認為這是“上火”,多喝水就行,如果不及時消滅這些細菌,會嚴重影響牙周健康。
其他關于随意親孩子可能導緻的疾病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因為有研究表明,一個親吻可能會傳遞270多種細菌,要是都寫了,那我就能出書了,書名我都想好了,就叫《疾病大全是如何煉成的?》
而且除了親吻,以下這些行為也可能會把細菌病毒傳遞給孩子,大家也要多加注意,别掉以輕心。
文章的最後,我想和大家說幾句心裡話。
在别人眼裡,我一直是個矯情又不懂事的媽媽,因為我特别事兒,條條框框也多,不允許别人随便親我的孩子,不允許别人不洗手就摸孩子的手和臉,不允許别人把他咬過的東西喂孩子。
好多長輩都埋怨過我,說:“誰家不親孩子,你小時候我也親你了,你不也沒事兒嗎?那些病都是萬分之一的概率,又不是親一下就一定會得。再說了,我這是喜歡孩子,你怎麼還不領情呢?”
我隻想說,哪怕是萬分之一的概率,對我來說,都是百分之百的冒險。
在我看來,表達愛意的方式有很多種,方式不對,就是變相的傷害。對此,我不必領情。
我也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多多少少讓大家知道,随意親孩子這個看似普通親昵的行為,實則暗藏了諸多隐患。
喜歡是放肆,愛是克制,用在這裡同樣合适。
點個轉發
傳遞愛但不傳遞病菌
參考資料
【1】《臨床診療指南(傳染病學分冊)》
【2】《兒童幽門螺杆菌感染診治專家共識(2015版)》
【3】《WHO關于輪狀病毒疫苗的意見書(2013年1月)》
【3】《牙體牙髓病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