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3800字,閱讀完畢約10分鐘,你可以獲得如下問題的答案:
1 學習數學的7個障礙是什麼?
2 什麼是賽博學習法?
3 如何用賽博學習法學習數學?
本文的内容來源于亞當·羅賓遜的《如何學習:用更短的時間達到更加效果和更好成績》。亞當·羅賓遜是美國教育學界的先鋒,在教育方面的創新獲得了諸多媒體的好評。
這本書孩子讀起來會稍顯枯燥,家長可以仔細閱讀,然後用自己的語言轉化給孩子,這個方法,值得學會!
相較于其他學科,數學要求你理解的信息要多一些,而且所用的語言,通常不是文字,而是一些數字和符号。正因為數字和符号的抽象性,很多學生都對它存在抗拒心理。
學生們對數學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抱怨:跟不上,看着代數符号就無法思考,在現實生活中永遠用不上。有些學生,在拿到考試成績後,總會不滿意地搖搖頭說:“我其他的成績都很好,但是數學真的不行。”而且,對這個事實,他們似乎還感到挺自豪。
如果你認為自己數學不好,可能隻是用錯了學習方法而已。
01 學習數學的七個障礙數學本身并沒有那麼難,如果你覺得難,很可能是因為以下七個原因:
1 你不知道如何理解數學概念。僅閱讀教科書,是遠遠不足以形成理解的,你還需要用數學的概念去解決問題。
2 你并沒有意識到,在數學領域,存在多少猜測、略估、假設和誤差。教科書所呈現給你的數學,是很有邏輯、很科學的,那大都是偉大數學家們畢生的結晶。所以,如果你要花一到兩個學期,才能夠掌握圓形公式的話,你也不用太擔心。
3 你不喜歡數學抽象的本質。數學是通過研究一些具體現象,最終得到抽象結論的一個過程。
比如說X X=2X,不管X代表的是鴨子、蘋果還是土豆,這個公式都是成立的。同樣地,球形公式:,不管你說的是一顆彈珠,還是足球,這個公式都适用。
你可以試着将抽象的數學具體化:看到一條斜線,你可以看做是直線下滑的滑梯;看到一個立方體,你可以看做是一個魔方。用你自己想出來的例子,用任何你能夠想到的方式,讓數學變得更加實際,更加容易處理。
4 你對數學的語言還不熟悉。要習慣由數字和符号組成的語言,需要一定的時間。比如,字母a、b、c通常代表常量,而字母x、y、z則通常代表變量。為什麼偏偏是這幾個字母,其實并沒有什麼特别的理由,這些字母隻不過是約定俗成的慣例罷了。
有時候,這些慣例可能不易被察覺,如三角學表達式 2 cos x與cos 2x是不同的。如果你不留心的話,你很可能忽略這些細微的差别。對于老師和教科書上經常出現的記号或慣例,你一定要熟悉。
5 你依賴于錯誤的或者是有缺陷的“規則”。比如,有個學生這樣記憶正負數相加的“規則”,用一個數去加另一個數,結果的正負,由那個“比較大”的數字的正負決定。4 (-8)=-4,-8 (-5)=-13,9 (-6)=3。看起來沒毛病,但若是擴大使用這個“規則”,如正負數相乘時,這個“規則”就不好用了。
使用有缺陷的“規則”,是數學上出現錯誤的首要原因。這一類的誤解通常都是因為語言使用上的不嚴謹造成的,有時候連老師都難以避免。
6 你缺失了某一部分的基礎内容。數學,是一門連續的學科。這意味着每一個新知識,都是建立在前面知識的基礎上的。先掌握了算術,你才能掌握基礎代數,然後才能學幾何、高級代數,之後才是三角學,最後才能學微積分。
現在擋在你面前的困難,很可能是你在基礎算術方面的理解漏洞造成的。這時,不要着急,你隻需要去重新學習相應知識而已。
7 你不知道如何應用數學。數學,并不是憑空發展成為一門抽象學科的。數學的發展,都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比如,幾何學的英文單詞為geometric,意思為“測量地球”。幾何學的發展,正是為了幫助古希臘和古埃及的土地測量員。
一旦你了解了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可能,你會對數學産生興趣,也會因此更懂數學。
以上是學習數學的七個障礙,那我們應該如何學習這門學科呢?
02 賽博學習法“賽博”,是音譯,它來自于古希臘單詞Cyber,含義為“引航員”。賽博學習法的意思為:你要當你學習過程中的引航員,即掌控者。這種掌控的關鍵,就是提問。那麼,如何進行提問呢?
以上是賽博學習十二問,派曰用自己的語言整理并闡釋如下:
1 無論學什麼,時刻保持目的性。獨自預習、複習、做練習題,都要問問自己,目的是什麼?并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帶着這個問題。這是學習的第一步。
目的要具體化。比如,做數學練習題,你想通過做題掌握哪個公式、知識點?
當你學會問這個問題時,你在開始就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
2 關于這個話題,你已經知道些什麼?這個話題讓你想起了什麼?
這個問題是為了後面能夠提出更多問題,所需要做的熱身運動。目的在于激發你的好奇心,促使你獨立思考。将學習變成一場遊戲:通過學習,你可以看到教科書所講的内容跟你所猜想的有多接近。
3 關于這個話題,它的主要觀點是什麼?重要術語及概念是什麼?總體結構是什麼?
快速浏覽目錄、梗概、開頭或結尾,加粗字體或大字體,一般都有助于你第一時間了解主要内容。
4 去大膽地預測,接下來書中會講哪些内容?比如,數學書中,推理的後面常常附帶相關證明。
同理,在課堂上,你可以随時預測老師接下來會講什麼?這會讓你由被動轉向主動,保持提問和對話,會讓你更專注。
5 适合所有學科的導讀問題:
它的定義是什麼?
可以舉一個關于它的例子嗎?
它有哪些不同類型?
它跟什麼有聯系?
可以拿它與什麼相比較?
适合數學的專業問題:
如果是我,我猜想的答案會是什麼?
這個解答方式中,每一個步驟具體為了達到什麼目的?
如果這裡改變的話,有什麼是需要跟着改變的?
在極端條件下,會發生什麼?
有哪些特例?
這個問題可以換個問法嗎?
這個問題讓我聯想到了哪些其他類型的問題和技巧?
我能用幾種不同的方式來解答這個問題?
我知不知道這個公式是怎麼來的?
我如何讓這個概念更具體一些?
專業問題可以讓你快速理解并掌握學科内容。把這些問題記到腦子裡,像1 1=2那樣純熟,然後嘗試去回答這些問題。
6 能自己提出問題,利用5W1H提問法,即who、when、what、where、why、how,誰、什麼時候、什麼、在哪裡、為什麼、怎麼樣/以什麼方式?
培養自己對閱讀材料的好奇心,你提問的問題越多,對材料的消化吸收就越徹底。它會幫助你培養興趣、提高專注力、挖掘創造力、提高洞察力。
7 學會使用二八原則。80%的重要信息來自于20%的内容中。
學會看重點,記重點,其他的部分可以略讀或直接忽略。怎樣才能知道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呢?能夠回答專業問題或導讀問題的信息,老師提供的線索。不斷地加強練習,你一定可以毫無困難地分辨哪些信息是你需要知道的。
8 如何記筆記?
規則一,用自己的話記筆記,而不是照抄原文。
規則二,用盡可能少的字數。
規則三,不要看教科書,憑你的記憶來記筆記。可以微瞄一眼。
規則四,巧用圖表、示意圖、思維導圖。
規則五,用自己的邏輯和結構重組内容。
9 找到你自己的記憶模式
首先要嘗試去理解;
發掘記憶點——一張圖片、一種模式、一種節奏、一個故事;
建立聯系,将新信息與舊信息聯系起來,如果你所建立的聯系沒有邏輯,那就讓它離奇一點,誇張、古怪、反常,會有助于你記憶;
貪多嚼不爛,把嘴裡的嚼爛了,再去吃碗裡的;
充分調動情緒,并盡可能多地調動你的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運動知覺等;
借助周邊環境;
定期複習:10分鐘,1天,1周,1個月,半年。保持這個複習周期;
10 構建知識體系:定期把學到的知識用一頁紙串在一起,你所積累的知識就是一頁紙,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03 賽博學習法的數學應用例題:小明,3個小時,可完成甲任務,小麗,6個小時,可完成甲任務,如果他們兩人合作,完成甲任務需要多長時間?
1 先猜猜答案會是什麼
如果小明3個小時可完成甲任務,那麼兩人合作的話,所需要的時間一定少于3小時。假設有兩個小明共同完成甲任務,那麼工作效率就會比一個人工作快一倍,要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原來的一半,即1.5小時。因為小麗的工作效率比小明慢,所以,答案應該比1.5小時長一些。
同理,如果兩個小麗一起工作的話,他們所需要的時間是3小時,所以,答案也應該比3小時短。
通過猜想,你可以檢查自己的答案是否合理。敏銳的猜想、豐富的假設、向實驗結論勇敢地跨越——這些是學習中思考者最有價值的資産。
有些人會用一些“規則”來解答這類問題,然後會算出兩人的平均數相加,即為結果,4.5小時。如果他們在盲目相信這個“規則”之前,能夠進行一定的猜想的話,他們就可以發現自己的答案遠遠偏離了正确的答案。
2 解答方式中每一個步驟的意義
假設甲任務為1,
先求出兩人每個小時的完成量,小明為1/3,小麗為1/6;
再求出兩人累計一個小時的完成量,1/3 1/6=1/2;
最後求出共需多少小時,1/(1/2)=2小時。
3 在極端的條件下,會發生什麼?兩個小明一起工作,或者是兩個小麗一起工作,這就是将改變最大化或最小化。
4 這個問題可以換個問法嗎?
如果小明3小時完成甲任務,他跟小麗一起工作的話,隻需要2小時,求小麗單獨完成甲任務,需要幾小時?
如果你在學習過程中,做了上述的練習,你會發現,練習冊中的習題跟教科書中的習題是一樣的。
5 這個問題的本質特征是什麼?下面的問題你會解嗎?
一個水池有兩個排水口,A排水口單獨打開,排空水需要10分鐘,而B排水口,則需要15分鐘。若兩個排水口同時打開,排空水池裡的水,需要多長時間?
6 我能夠用幾種不同的方式來解答這個問題?
如果小明能在3小時完成甲任務,那麼他6小時就能完成兩個甲任務,所以當小麗跟小明一起工作時,6個小時裡,他們一共完成了3個甲任務,也就是說,完成一個甲任務需要6/3=2小時。
以上,并沒有把專業問題挨個回答一遍。不過,你看了上述的例子,是不是發現,用賽博學習法,不需要你做大量的習題,隻要吃透一個類型題就可以了。賽博學習法,不是知識的搬運工,而是真正學習能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