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須加刀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機。
繩索鋸斷木頭,水滴可穿堅石;學道之人努力用功,才能有所成就。細水彙集
自然形成河流,瓜果成熟自然脫落枝蔓;學道之人聽任自然,才能獲得正果。
《荀子·勸學篇》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又
說:“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在此鼓勵的就是一股锲而不
舍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勇氣。古人有所謂“錐刺股”、“
”的故事,說明治學
精神的刻苦。如果做事知難而退,淺嘗辄止,便一事無成。相傳唐朝大詩人李白看
見一老婦人在磨鐵杵,好生奇怪,一問才知道是要讓鐵棒變成針。李白不解地問:
“這麼粗的鐵棒何時才能磨成針?”老婦人答道:“隻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這個
故事引人思考。
卧薪嘗膽,徐圖自強
劉邦,作為一名平民百姓,這種皇帝夢給他在精神上帶來了極大的滿足。為此,他不僅不畏懼長途跋涉的辛苦,而且在秦帝國風雨飄搖之時竟甘願押送“刑
徒”奔赴鹹陽。當然,這最後一次卻不到半途就廢止了,他從此也逃往山林匿身。劉邦常徭鹹陽,主觀上是為了享受皇帝夢給他帶來的藉慰,而客觀上卻陶冶了他的
性情,開闊了他的胸懷,更強化了他的追求。這一切,和他後來掃平群雄,貴為漢帝都是有關系的。
縱觀秦皇,劉邦表現出做皇帝的大志,正是有這種志向,他不怕吃苦,敢于向命運挑戰。自豐西亭釋放刑徒後,他逃入山林匿身。劉邦當時不會想到,他敢釋放秦
帝國的刑徒,這分明是讓自己以救世主的身份站到了秦國的對立面。這一切,使得劉邦雖藏身于山林,漂泊不定,嘗盡了千辛萬苦,但他的皇帝夢比常徭鹹陽時做得
還多,而且是越來越真切了。陳勝、吳廣大澤鄉首倡起義,天下群起響應。在這種形勢下,劉邦走出山林,被沛縣父老推戴為“沛公”,正式加入了反秦起義的洪流之
中。在反秦的各路諸侯中,沛公起初是一支不甚強大的力量。然而,與衆不同的是,劉邦是在做過皇帝夢之後才舉起反秦的義旗,舉兵起義是作為他實現皇帝夢想
的第一步。
而滅秦後項羽卻舍棄關中,甘願回彭城做号令天下的西楚霸王。霸王與皇帝,二者又怎可同日而語!正因為有這種不同,劉邦在參加起義行列後,能夠審時度
勢,善于處理他所遇到的一切問題,在力量不甚強大時投奔項梁,又能與驕橫的項羽一道共同與秦軍作戰;同時又能招攬天下英雄,壯大自己,終于率先經武關攻入
關中,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
楚懷王曾與諸侯約定,先入關者為關中王。劉邦搶先入了關中,理應為關中王。況且,他為了稱王關中,入關後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撫恤百姓,做了不少準備
工作。
屈就漢王這正是劉邦力量還弱小的緣故,就像當年越王勾踐,獻出美女,情願在吳做苦活一樣。劉邦正是這樣的人,他自願屈居,正是一種迷惑對方,積累力量
的招術。當時受封的諸侯王大多是封在自己的家鄉或附近,惟有劉邦和他部下的将士被封在遠離家鄉的漢中盆地,四周都是高山峻嶺,對外交通十分不便。項羽的
這種做法,是劉邦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的。
他想與項羽以死相拼一了了之,但被蕭何等人勸住了。為了大局和将來,他甘願忍辱負重,屈就漢王一職,在關鍵時刻體現了他的豁達大度。
但是把劉邦“壓制”到巴蜀之地,其實是一個嚴重的失策,竟在無意中讓劉邦得到了一個進可以攻取關中,退可以禦敵于“門”外的良好的立國之地。
從表面上看,巴蜀位置偏遠,路險難行,是諸侯多不願去的地方,而實際上這是大錯特錯的皮相之見。巴蜀一帶,也是我國文化發展較早的地區之一。這裡不僅
土地肥沃,氣候适宜,資源豐富,經濟發達,而且自春秋至秦末一直未遭到戰争的破壞。更為重要的是,這裡四面高山聳峙,中間平原寬廣;陸有劍門之障,水有三峽之
險;東扼長江,實為吳、楚咽喉;北越秦嶺,可以直搗關中——軍事上可攻可守,實為良好的立國之地。
至于漢中,戰略地位同樣重要。劉邦之所以要賄賂項伯,向項羽請求加封漢中之地,正是出于這一原因。問題在于,項羽既然已經認識到劉邦可能對他構成威
脅,卻又将如此重要的地區封給他,并且還要以章邯、司馬欣、董翳這樣三個既不得關中民心又無智略德才的降将在關中防禦他,真可以說是愚蠢透頂。
劉邦自在漢中拜韓信為将後,一出“漢中對”,讓劉邦豁然開朗,既看清了自己的實力,也看清了項羽的弱點。于是他便采取韬晦之術,故意在漢中裝作一副無所
作為的樣子,暗中卻将東征計劃全權委托給了韓信。韓信采取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一舉擊敗了鎮守關中的雍王章邯。劉邦被項羽所迫入漢中僅僅四個月
時間,已攻入了關中。
劉邦之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内重新複出,主要是他從和韓信的“漢中對策”中受到了啟發,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
孫子說:“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這句話雖然很容易理解,實際做起來卻很難。要想做一個永遠不敗的勝利者,就
應以此話來時刻提醒自己,無論做何事均應做好事前的調查工作,确實客觀地認清雙方具體情況,才能獲勝。
劉邦在垓下之戰後,便在汜水之陽即皇帝之位。這對做了多年皇帝夢的劉邦來說,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
同項羽在滅秦後甘願回彭城做西楚霸王相比較,可知劉邦的這種選擇并非尋常。
試觀秦漢之際的衆多諸侯王,英布“欲為帝耳!”不過是故意說的一句氣話,意在激
怒漢高帝,借以發洩心中的積憤。觀英布舉兵反秦以及受封為九江王、淮南王前前
後後的表現來看,他何時想過做皇帝呢?而惟有劉邦想做皇帝,而且也确實當上了
皇帝,實屬非常之舉。中國自春秋戰國以來,實質上是上無天子,諸侯稱雄。秦始
皇首創皇帝制度,在中國曆史上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帝國,
然而十幾年卻滅亡了。項羽不想當皇帝,他隻想當楚王,也很快滅亡了。而劉邦的
稱帝天下,漢承秦制,堅持了皇帝制度,使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在西漢王朝得以最
終确立。這是劉邦對中國曆史發展的一大功績,同他的豁達大度亦不無關系。
劉邦志向遠大,很有戰略眼光。他并不以自己當上了皇帝,稱帝于天下而自
滿自足。他即皇位後,在百廢待興、異姓諸侯王叛亂此起彼伏的情況下,“雖目不
暇給,卻卻在百忙之中“命蕭何制律、令,韓信審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
儀;又與功臣割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庫”,為西漢帝國的制度建
設做出了總體規劃,并初具規模。西漢王朝存在二百餘年,為中國的曆史發展做
出了貢獻。追本溯源,自有劉邦的一份大功勞。史稱他這項工作做得“規摹弘
遠”,并非是溢美之辭,是他的豁達大度在稱帝以後再度的充分體現。劉邦為此
所做的一切,當然有為他子孫後代謀劃的意圖,但不能說這是他意向的全部。使
自己所成就的帝業鞏固發展下去,令漢帝國長治久安,這才是劉邦生前的主要願
望之所在。
劉邦成就的一切,也可以說是成在其大度,或在其能屈能伸上,也就他這種大
度而言,能屈能伸的性格讓他由弱變強,而終至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