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常見于食肉動物,如狗、狼、貓和其他動物。大多受咬傷而被感染,臨床表現為對水的特殊恐懼,咽痙攣和漸進性癱瘓。由于對水恐懼的症狀比較突出,所以這種疾病也被稱為恐水症。狂犬病病毒屬于狂犬病病毒屬,單鍊RNA病毒,動物通過撕咬傳播。我國的狂犬病主要是由狗傳染的,可以是無症狀的載體,健康的狗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的威脅。
一丶狂犬病症狀
1、在興奮發作之前,大多數患者都有低熱、無食欲、惡心、頭痛、倦怠和身體不适等等。其次,會表現出害怕不安,對聲音、光、風和疼痛更敏感,也會喉嚨痛。一個更具診斷性的早期症狀是傷口和傷口附近麻木、瘙癢、疼痛以及具有螞蟻行走感,這是由于神經元在病毒傳播期間的刺激引起的,可持續2-4天。
3、興奮期過後,痙攣停止,患者逐漸安靜,但出現遲緩麻痹,尤其是肢體軟癱多見。眼肌、面部肌肉和咀嚼肌也可能受到影響,表現為斜視、眼球運動失調,口不能閉合,面部表情缺乏。
二丶狂犬病治療
1、病人需要絕對安靜的卧床休息,以防止所有聲音、光線和風等帶來刺激使得病情發作影響治療。同時,進行大靜脈插管的高營養治療。醫務人員在治療的時候應戴口罩和手套,穿上隔離衣,病人産生的分泌物必須及時進行嚴格的消毒。
2、被咬傷後的疫苗注射至關重要,嚴重者還需注射狂犬病血清。并且,要積極對症治療,盡力預防可能出現的并發症。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狂犬病,目前的醫學界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所以治療的主體還是預防。
覺得本文有用,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并關注【醫聯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