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企鵝吃喝指南
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糯叽叽腦袋,每年冬天,特别是年底,就是我的狂歡時間。
有些季節限定,還是要過年吃才有氛圍。
比如甯波人過年講究吃年糕,因為每年新米上市,那一口年糕最新鮮,彈糯到不可思議:
還有用爐子烤着吃的年糕團子,看着它慢慢膨脹長大,鼓成小雲朵後噗地一聲爆破,好治愈。
很多天氣熱不能快遞的産品,冬天也都可以買到了!
塞滿綿軟紅豆的北京驢打滾、可鹽可甜的四川葉兒耙、餡料超豐富的溫嶺嵌糕……饞了大半年的糯唧唧,終于可以一鍵網購,還不用去店裡苦苦排隊。
公費把從南到北的糯叽叽都吃了一遍,這一次,鹹黨和甜黨同時滿足!讓我們一起,黏黏糯糯幸福起來!
01 首先,讓我們邀請可甜可鹹的萬人迷出場
1 浙江甯波 水磨年糕
搡年糕,是從前甯波人過年的儀式感。現在已經少見了,但每家每戶還是會在臉盆裡養年糕,每天撈一塊吃。因為這個季節的年糕,都是用新米做成的,更新鮮!
甯波的水磨年糕,糯、滑、韌。因為過于喜歡,我們甚至去了一趟,見證一塊甯波年糕的誕生。
純粳米在浸泡、磨粉、蒸粉、搡搗、揉壓後變成溫潤軟粘、柔韌勁道的白胖團子,搓攏成長條,便成為了年糕。
現在的手工搡年糕已經很少見了,但機制年糕也很好吃哇!甯波的年糕廠大大小小太多,小作坊衛生情況看不到摸不着,還是入駐了甯波官方慈城年糕産業園的大廠更讓人放心。
它的吃法很多,最經典的白蟹炒年糕,㸆菜年糕,或是一碗雪菜肉絲年糕湯.....甯波大概有100多種做法吧!
從同事媽媽那薅到一個最快手糖炒年糕菜譜。
将年糕片得薄薄的,炒一炒,加沒過年糕的糖水,讓年糕片在糖水裡咕噜着,煮到軟綿綿的樣子,最後撒上一些幹桂花,保證你吃了一次就念念不忘。
把年糕切成片,陰幹晾曬,用粗鹽不斷翻炒,還能做出另一種美食,年糕幹。樸素的米香,帶着烘烤氣,到嘴裡嘎吱脆,讓人停不下來。
2 四川樂山 葉兒粑
四川人嘴裡的粘糯,可不止火鍋店的紅糖年糕,還有這枚可愛的葉兒粑!其實不止在四川,葉兒粑在雲貴渝都能找到它的親戚。
不同地方的葉兒粑,包裹的那層外衣服,或是粽葉或是柚子葉,樂山的這枚最特别,隻用當地才有大葉仙茅。它葉子更寬大,能将粑粑全包起來。
樂山這家開了三代人的小店,還保持着最傳統的葉兒粑做法。外皮用糯米粉和粘米粉調配,手工捏制。蒸出的粑粑口感軟軟糯糯,有嚼勁,卻不算很韌。
内餡也有甜有鹹,自家熬煮的豆沙綿軟,甜度适中。
但很多土著都會告訴你:還是芽菜豬肉餡的最好吃。内餡油潤卻不肥膩,鹹香中帶着些許芽菜的甜,鹹甜交織,太上頭了!
3 廣東潮汕 紅桃粿
過年,潮汕人祭拜老爺的時候,一定少不了紅桃粿。
身為全國最會吃的地方之一,連一枚軟糯點心都做得十分精緻。
傳統的粿皮,是将粘米粉和澄粉煮熟,攪勻,揉搓做成的上面印着古樸的紋路,寄寓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盼望。
内餡則有甜有鹹:
粉粉的紅桃粿是鹹餡的代表,常規就是包糯米香飯( 幹香菇 蝦仁)。我們找到這家潮惠隆的内餡,熱過之後米粒粒粒分明不黏糊,是潮汕人認證過的好吃。
黑黝黝的鼠殼粿則是甜餡的代表,綠豆泥綿綿沙沙,恰好的甜度會從舌尖漫開~
除了蒸着吃,我們更喜歡油煎,粿皮酥脆又韌不黏牙,隻愛粘糯的糯叽叽心也有被擊倒。
4 浙江湖州 新市茶糕
茶糕裡沒有茶,就像老婆餅裡莫得老婆!
叫茶糕,隻是因為新市四百多年前貿易繁榮,商人在茶樓裡聽戲喝茶談生意,一邊吃着這塊糕點。而現在的新市人,通常是把茶糕作為早點,搭配當地特有的鹹豆漿。
這回,粘糯不用費力搡揉,而是運用到了高溫的水蒸汽,讓糯米粉和梗米粉緊緊團在一起。所以,茶糕的口感特别松軟,拉扯間又能感受到韌勁和彈性。
聽說茶糕不好控制火候,容易蒸爛。但老闆操着嗲嗲的口音對我說:這個不難的啦,做了三十多年的茶糕,看一看就知道啦~
圖:茶糕店老闆
糯米外皮裡面裹的是純肉餡。肥瘦的比例也好,瘦肉居多,絲毫不油膩。
豆沙餡的還要提前跟老闆預定,煮紅豆不是小工程,要提前估計好總量,才開始制作。
5 廣西桂林 艾葉粑粑
不少地方都有類似的艾葉耙耙,但桂林的不僅口味選擇多,長得也讨喜。
不同顔色的胖娃子乖乖窩在柚子葉上,綠色是艾葉染的,黃色的加了紅糖,白色便是糯米的本色。
别說它像是壓扁了的湯圓!湯圓外皮濕軟,會黏着嘴巴。而艾葉粑蒸軟,還帶着糯感與嚼勁。
内餡也更多樣,鹹口的花生碎或者芋頭肉丁,鮮香十足。而甜口的更讨人喜歡!雪豆内餡,綿綿軟軟,香氣自然,甜度也合适。
最喜歡芝麻内餡!軟軟沙沙的芝麻花生糖漿般淌出來,甜蜜和芝麻香氣一口焖進嘴裡,冬天的這一口真的抵抗不了哇!
離譜的是,辦公室這幫整天嚷嚷着說自己胖了胖了要減肥的人,居然在廚房因為搶着吃這個芝麻圓子要打起來!然後我們意見統一,從老闆娘那補了好幾包......
02 還沒吃夠?再來一波甜美軟糯暴擊1 湖南 糍粑
糍粑在湖南湖北江西都有。蒸好噴香的糯米飯,還升騰着熱氣就要被倒入石槽裡,重力捶打。年底做好的糍粑要用清水泡着靜置,這樣便能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而現在,不用再費時費力了,網上買到的這份糍粑配料幹淨(隻有糯米和水),獨立包裝,還配上了液體紅糖和黃豆粉。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放冰箱保存就好。
但還是年底吃,最有氛圍感。小火煎至年糕表皮微焦,糍粑逐漸鼓起來的時候,忍不住用筷子嘎吱一下将它戳破。
趁着熱乎淋上紅糖,焦香微脆的外皮和内裡軟糯糯,咬一口就能幸福上天!
配上一碗暖呼呼的紅豆湯,氛圍感拉滿了。
2 江蘇蘇州 蘇式豬油年糕
蘇州的明月樓糕團,作為老蘇州幾乎無人不知的老字号,門店經常排着隊。
牆上菜單看一眼就會淪陷:冬至團、桂花白糖年糕、赤豆豬油糕......簡直就是糯叽叽星的快樂星球。
蘇州人做糕團,很愛用豬油。天氣一冷,便凝成塊的生豬油塞進糕團裡,做成年糕塊,吃起來尤為豐腴潤滑。
快遞過來的年糕稍稍變硬,直接蒸着就很好吃。切成片,上蒸鍋,豬油蒸至透明化在盤子裡。看似會肥膩的薄荷豬油年糕,卻透着薄荷的清涼,奇妙又滿足。
最喜歡這塊豬油玫瑰糕。裹上蛋液,煎着吃。煎蛋形成的脆殼包裹着柔軟的米糕,蛋香混合着玫瑰淡雅的香氣,大口咀嚼,滿臉幸福。
3 北京 紫米年糕、驢打滾
夏天不覺得,冬天還是要羨慕一把北京人:有牛街哇!
一年四季都要排長隊的老字号白記,可以說是全北京地位最高的年糕店。櫃台上的年糕每一大塊都有近一米長,夾着厚厚的豆沙,氣場十分強大。
喜歡噴香彈韌的紫米年糕,夾着香甜細膩的紅豆沙,還有軟綿酸甜的山楂條。
驢打滾也好吃,細膩的黃豆粉透着烘烤氣,兩層薄薄的年糕軟糯沒有骨架,豆沙綿軟帶着顆粒感。一份一大盒,挖着吃,特别滿足。
夏天太熱,驢打滾基本沒法網購,感謝冬天!雖然快遞過來的樣子慘不忍睹,加熱之後也幾乎吃不到粘面的糯感,但我都可以忍受,因為紅豆沙的香甜能讓人直接沉淪!
在牛街排隊的氣勢能和白記一較高下的老字号,也隻有老回回了。
他們家的驢打滾紅豆沙更多,幾乎不能吃到有糯感的年糕,一挖全是細膩香甜的紅豆沙。紅豆自然甜美,比自家煮的還好......
有同事站隊白記,認為驢打滾就是要一層年糕一層豆沙,層次分明。另一波,則淪陷在老回回純純紅豆沙的甜蜜暴擊下。
不用糾結了,交給代購,一件下單,兩個全到手!
4 雲南蒙自 紅糖年糕
全國年糕各有千秋,但蒙自這一塊,能吃到純純的紅糖香甜暴擊!(再說一遍,雲南的餌塊真不是年糕!)
我們買到的紅年糕,是蒙自四十多年的地方老廠出品。還是傳統的做法:将糯米經過水磨後,吊漿濾水加紅糖,調成糊狀,蒸制而成。
這一大個瓷實的年糕直接倒出來,别看它現在表皮光溜溜的,蒸一蒸,它就顯出了原型:黏......黏......得很!
蒸着吃就很好吃了,是紅糖溫潤的甜,是樸素的幸福感。
切成片再用油煎一煎,就更香了!小片年糕在油中間嗞嗞作響,外皮鼓起一個個小泡泡,變得焦香起來。出鍋可别馬上入嘴,很燙!先吹一吹,然後啊嗚一口一大口~妙啊!
但雲南朋友說,小學門口炸的紅糖年糕是最最香的,我難過了!
5 吉林延邊 朝鮮打糕
延邊的菜場裡,常有出爐的熱打糕:師傅将木錘擡起落下,江米被打成柔軟的白泥,再一塊塊帶着熱氣落在豆粉裡,打滾撒上外衣。
不能飛去延邊,我們網購了一整塊新鮮的打糕,想着自己蒸熱,卻沒控制好時間,給蒸化了……
手殘黨還是建議直接買成品吧。做打糕的品牌并不多,這個吉林老品牌的還不錯。包裝裡貼心地配好了小刀和黃豆粉,撕開不用加熱,冷着就能吃。
取出打糕切割好之後,扔進黃豆粉裡頭打個滾,便能往嘴裡送。
年糕彈彈糯糯,有着淡淡的甜味,米香混合熟黃豆粉的烘烤氣息,有被香到!噢吃打糕的時候别說話,别問我對面的人是怎麼知道的:)
6 吉林 黃米紅棗年糕
吉林是産黍米的大戶,他們做的黃米紅棗年糕,就主要用到黃米面(黍米磨成的金黃色粉末),有種質樸的糧食清香。
我們挺喜歡千尚源這個牌子,用了太行山産的特有黍米。這裡堿性土地和更長的日照時間,黍米面粘性很強。
沿用以前的蒸制方法,講究‘一層紅棗兒一層面’。掌握好火候,讓年糕軟糯熟透,又不到濕軟的程度。筷子一插,能幹幹淨淨抽出來,便是好了。
這一大塊醇厚紮實的大年糕,可以切片直接上鍋一蒸,再細細地撒上一層白砂糖,用筷子擒上一口,年糕軟趴趴化在嘴裡,樸素的糧食香氣和紅棗自然的甜味在嘴裡蔓延開,别提多香了。
熱鍋冷油将年糕片一煎炸,又是另一種油香和米香混合的(肥胖)香氣,酥脆又軟糯幸福口感。
03 吃完甜的,鹹黨來這裡集合!1 浙江台州 嵌糕
這個巨無霸餃子,是無數溫嶺人從小吃到大的早餐——嵌糕。餡料之豐富,甚至可以超乎你的想象!
它的年糕皮子,是将粳米洗好瀝幹磨成粉蒸熟做成的。找到一家當地的小店,老闆還堅持每天早上親自做年糕,一天能賣掉五十多斤米做的年糕皮子。
這家的素菜是固定的,也是最符合溫嶺當地人口味的:胡蘿蔔絲、香幹、豆角、炒面......氣勢磅礴地擺滿台面。
此外,你還可以自選紅燒肉、大腸等葷菜。它們都會被包進這個大大的年糕皮子裡,最後澆上點睛之筆的鹵肉汁。
嵌糕硬邦邦,加熱後,白白嫩嫩的皮子重新變得柔軟又有韌勁。
啊嗚一大口,内餡馬上散落掉在嘴裡。
油鼓(面粉糊裹着肉油炸的),外皮已經被汁水浸軟,吸足滋味,到嘴裡的軟綿綿地化掉。連大腸也做得很好,沒有厚重的異味,幹淨,炖得軟,還保持着嚼勁。
這麼多菜搭配在一起,卻清清爽爽毫不黏糊,内餡豐富又飽滿,每一口都好滿足!
2 廣東汕尾 海豐小米粿
感謝廣東汕尾人民,讓我認識到“糯”不一定需要米。
比如小米粿,雖然名字有米,但外皮是用紅薯粉做的,蒸出來的這一顆顆,像迷你餃子,晶瑩剔透,口感粘糯。
餡料主要是豬肉,魚粉調味後,帶着強烈的海鮮鮮味。
這家的小米粿,是以做海豐小吃出名的當地酒店出品,廚師手工制作,還配好了辣椒蘸料。一口一顆,好吃上頭。
3 廣西桂林 船上糕
桂林最具特色的年糕,是一塊綠色的船上糕:将純糯米和蒜葉一起磨碎,加上五花肉、芋頭丁,壓緊實蒸制而成。
在淘寶買過一次工廠做的,裡頭沒有肉,香氣少了太多。桂林同事一個電話打給家人,要到了一個當地菜市場做粑粑的老闆娘電話。
這回買到的船上糕才正!油煎一煎,把豬肉的油脂嗞啦嗞啦煎出來,表面結成酥脆的外殼。
一口下去,牙齒沖破酥脆的外皮,抵達粘糯的年糕體,還能咬到粉粉的芋頭,口感好豐富。滿嘴蒜香油脂香,原來鹹口的年糕塊也這麼好吃!
芋頭糕就更軟糯了,船上糕用的糯米隻是打碎了,而做芋頭糕,要将糯米直接磨成漿!煎一煎,即使表皮脆了,黏糯的年糕也還能經得起拉扯。
内餡是芋頭、木耳、豬肉
4 貴州 安龍餌塊粑
敦實的餌塊粑,本身并不是鹹口的,它隻有溫潤的米香,可以切片切絲做菜做湯,搭配家常配菜任人擺布。
這塊貴州布依族的粑粑就跟雲南的餌塊一樣,是将粳米浸泡、蒸制、揉制而成。
雖然現在是用機器壓制,但這塊安龍的餌塊粑還保持了一些傳統:原料不能摻一粒大米,蒸米也要蒸兩回。
貴州的吃法,可将餌塊切成片,加上酸菜肉絲一起翻炒。餌塊再翻炒間變得柔軟,酸辣、米香在一口一口咀嚼間綻放。
或許,它可以是你冰箱裡任何蔬菜邊角料的完美解決方案。畢竟它本身沒有什麼味道偏向,能吸飽配菜的滋味,還能填飽肚子。
就比如将餌塊切成絲(這不就是餌絲了嘛!),和家裡随手拿的胡蘿蔔和雞蛋一起翻炒。炒軟的胡蘿蔔和柔韌餌絲、滑嫩雞蛋搭配在一起,口感味道都很豐富。
5 吉林延邊 白糕
雖然可能你會吃不慣,但還是想介紹一下這個東北提拉米蘇!
同樣出自延邊,卻跟打糕完全不同。這個糯米大米紅豆做成的糕點,細膩松軟。卻完全不是想象當中的香甜,中間的紅豆沙是泛着鹹味的。一看配料表,裡頭還有香辛料,米制品還能這樣,有點神奇......
去過延邊的同事表示味道挺正宗的,但除了吃過并喜歡的朋友外,還是勸大家謹慎下手~我們吃過就好了
04 最後,來一波回憶殺廣東/香港 香蕉糕
多少朋友的小時候,吃過這個胖乎乎的香蕉糕?其實也沒有香蕉啦,滿滿的香蕉氣息,是因為裡頭的食用香蕉油。
的确有些香精味,畢竟長大了,嘴巴刁了,一口就能吃出來不自然的味道。但是軟fufu的糯感總讓人懷念。
在某寶買過一次,塑料味過重,又幹又硬,感覺被騙到。找到這個佛山的老字号糕點鋪買的,糕體白胖軟軟糯糯,香蕉味重卻一點都不讨厭。
也不過甜,一口氣吃掉一根,滿足啦。
其實還有很多沒有吃到啦!很饞福建的麻糍,可是沒有買到很好吃的品牌:(
還有台灣福建的紅龜粿,湖南的桂東黃糍粑、上海的崇明糕、東北的粘豆包......你的家鄉有什麼好吃的糯叽叽?快來給我們安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