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山主
本欄目是傳統武學會員在習練傳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羅山主的解答精選,希望關注傳統武學公衆平台的朋友在傳武路上不再迷失。
1. 森林:羅老師,站樁像站崗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豎勁練的不錯?
羅山主:在武術中,無論是行拳還是站樁,任何時候,都需要關注三對矛盾:前後、左右和上下,也就是所謂的渾圓力,其中上下之争為首,上下勁是最難練,也最能體現功夫的層次和水平,所謂上動下自随,下動上自領,首先得建立起人體這一豎的關系。拿樁功來說,兩腿必須得撐拔,兩腿就分了陰陽,有因為重力向下的踩踏勁,還有向上拔地欲飛的勁,踏腰坐胯提肛,使腰胯往下,而含胸拔背,使得胸椎往上拔,頭如繩吊系,把頭領起來,這樣,上下就有了兩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争力,頭跟兩腳,如拉着兩根鋼絲繩,脊柱上下,上領下墜,這些細節,在給咱會員的直播錄像中如何具體習練講的很清楚了。一個簡單的站姿,就能體現出,這人功夫怎麼樣,在武術中,不有句話,低頭貓腰,武藝不高,說的就是人體上下的争力不能丢了,估計咱麼每個人學拳時,都聽過師父唠叨“把頭領起來……”
站樁的人很多,真正明白的人很少,軍人站崗,同武術站樁是有很大的區别,如樁中要求含胸拔背,軍人站崗要求昂首挺胸,這是截然不同的,挺胸提腹,這可是内家拳三害之首,從挺拔的角度說,樁功的挺拔,是豎勁的基礎。
2. 駱駝:老師,咱們無極功法(内功心法)以及專供等都要求提肛,在網上也看到不少文章,要求站樁時提會陰,提肛與提會陰有什麼區别呢?
羅山主:肛門與會陰是人體兩個不同的部位,肛門位于腸道的末端,是人體排洩大便和氣體的器官,而會陰位于肛門和生殖器連線的中點,既然是兩不同的身體部位,死摳字眼,提肛同提會陰有别,在武學中,沒必要咬文嚼字死摳,提肛的同時,肯定也會帶動會陰往上提。提肛,通俗點就是忍便狀,你有過吃壞肚子拉拉稀,找不到廁所的時候吧,就這感覺。肛門,随着年紀增大,肛門附近的肌肉組織彈性越來越差,看年輕小夥發生交通事故不幸喪命,肛門都是在裡面的,看八十來歲的人去世了,肛門都是往外的,因為沒有了彈性,大小便失禁,便秘,痔瘡也與此有關,所以,無論練拳或一些養生功法,都要求提肛。在武學中,提肛除了有養生的效果外,還有利于腰胯結合的更好,把上下連通起來,更有利于身體的整,通常提肛與坐胯與塌腰同時做,站樁和行拳都如此,不知我是否說清楚了。提肛,在無極功法中給大家講過,估計您沒有好好看過課件錄像。
3. 會員發了一篇往上的作品,是關于孫門拳腰分兩節的素材,會員讓我解釋一下腰分兩節什麼意思。
羅山主:人的脊柱從上往下依次是頸椎、胸椎、腰椎和尾椎,對于武學而言,軀幹部分的調形有兩個關鍵點:一個命門,行拳或站樁時,需要把命門填平,把腰塞滿,其實這是塌腰坐胯的結果;另一個關鍵點,就是胸椎和腰椎的交接處,這段帶有S形的弧線是需要拉平的,拉的幅度再大一些,那就是胸腰折疊了,這其實是含胸拔背和松腰落胯的結果。把這些武學的規矩做到了,脊柱一部分上拉,一部分下拽,其實就是虛領頂勁、含胸拔背與松腰落胯把脊柱盤活了。
在武學中,很多人喜歡用晦澀的辭藻,把大家搞得很糊塗,不少孫門門人,總會把自己的前輩搞的很神秘,說孫祿堂跑的比馬還快,孫存周原地一跳,下巴能過籃圈……像孫祿堂是一代宗師,受人敬仰,沒人否認,把他神話了,反而不好,孫祿堂是人,不是神。如果孫祿堂跑的比馬快,孫存周原地一跳能過籃圈,父子兩直接參加奧運會,拿幾百塊金牌回來,這不更好。
4. 傳武會員們關于換勁的觀點:
換勁就是用力方式從肌肉為主變為筋骨為主。
換勁功夫到家的師傅,當他發勁時,比如上肢崩彈發勁時,讓你摸他的膀子,皮膚肌肉都是松軟的,隻有從肩到手的兩根筋拉着骨頭作功。所以筋骨勁又叫"骨勁"或"骨力",這是武者必須要練到的入門功夫。
同樣,當他下肢崩彈發勁時,屁股是松軟的,而裡面的筋是緊繃的。
換勁的自我感覺,先要感覺到包裹骨頭的肌肉不用力了,然後感覺到單純骨頭的杵勁,而肌肉不跟随。也就是"骨肉分離"或者"玉樹挂寶衣"的感覺。玉樹就是骨骼,寶衣就是肌膚。
還有就是初步換勁時,努力去除了肌肉用力(拙力)之後,有種有勁使不上的感覺,這時候反而是長功了…
羅山主與恩師吳彬
5. 上海-羽詠-太極:冒昧的問一下,羅老師你和王彥卿老師的功夫到了什麼程度?你們一定是能打的,在你們專業的眼光中,能打也是分層次的(你們對某某并不感冒),希望能解我之惑,我真的沒有冒犯的意思,純屬好奇。(注:某某為散打運動員,現在在功夫者、公衆号從事傳武傳播,我的一些會員跟某某學過,但對武學的理解完全是錯誤的,練的毫無規矩)。
羅山主:早上好!我的功夫,很普通,打兩普通人還可以,打專業選手就力不從心了,這是實話,沒什麼不好意思說的。畢竟,自己天資很差,還是半路出家練拳,相對于某某老師而言,我的身體素質要差不少,擂台上掄起拳頭來,我勝算也沒多大,這很客觀。但某某老師講的一些東西,練的一些東西,确實是值得商榷的,如他講的形意,他站的三體,按照他的方法練形意,百分百是出不來東西的。
我練傳武,很多原因,主要還是有一種情懷,對傳武的敬畏,練拳,當然要追求技擊,但不是要争天下第一,不然,傳武會給你帶來很多的痛苦和煩惱,因為你不可能成為戰神,我做武術以來,雖然手藝普通,但也不少朋友找我交流,包括不少外地的朋友,我從來不拒絕,因為對輸赢看得很淡,輸的赢的都有,交流後,一些朋友還毫無保留的分享出他的心得,這挺好啊,我也學習提高了。如果我同人交流一下輸了,我多少天都郁悶不開心,那麼,我習武幹嘛?選擇了武術這條路,就必須的坦然面對輸赢,這種心态,我希望大家都應該具備,我覺得現代搏擊運動員對待輸赢的心态就很好。
我通背的師父、意拳的師父都是業界頂尖的明師,現在我正随師父認真學習,刻苦練功,争取三年内成為傳武界最好的老師,希望能夠把老前輩一些好的功法傳承下去,這是我的目标。
羅山主在北京體育大學彙報通背拳
6. 森林:有感于白狐師姐一番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正确訓練的前提下用時間去堆才是傳武練習之道。傳武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問。就像遊泳,很多人說起應該怎麼遊是一套套的,實際上會不會遊,遊的好不好,那就要扔水裡看了。現在社會,傳武大道理很多人都懂,可又有多少人真的下功夫花時間去練習去體悟先賢的真知灼見?站樁我練習六年了,現在想來,越來越感到自己之前的自大和自以為是,越來越體會到站樁的奧秘和自己的不足。所以我現在是心存敬畏,努力練習。
羅山主與師兄羅山紹實戰訓練
7. 下面是羅山主在會員微信群中關于傳武現狀、自己武學層次、入門等問題的闡述。
功夫,确實是一代不如一代,這是不争的事實。
拳論中的境界,特别是太極中描述的境界,當今武術界也沒有一個能達到,但作為武術人,心裡總得有一個目标來激勵自己,練武,走的就是一條不歸路,沒完沒了,越學覺得自己越缺,通背的師父八十多了,現在還在勤練,還在思考,還在進步,常稱自己在武學年前,僅僅是一個小學生。
前幾天,一個會員問我,習武多少年了,達到什麼層次了?多長時間能入門等問題。
我接觸武術,是在98年,老師是在北京很有名,練競技武術出身,跟着練三路長拳,長拳棍,陳太競賽套路,散打等,校武術隊中,大學四年我是唯一一個堅持下來的,當然也能打遍全校無敵手。其實這個老師競技武術練的很好,很标準,但功夫不怎麼樣,對武術,特别是傳武,說實話,外行,當然,四年下來,我也沒有找到傳武的門。
練武,我走了很多年的彎路,差不多十年。後來,跟了山西洪洞通背的恩師樊漢武,才對傳武逐漸有了正确的認識。
談起自己目前的武學層次,我覺得,在傳武裡自己頂多是一個入門級小學生,這是實話。
說多長時間能入門,這個真很難說,有的人,一輩子,門檻都跨不進去,現在很多教傳武的老師就沒入門。如果有一個好的師父帶着,自己也上心學練,一兩年入門算是比較快的。
傳武,是需要理解的,思想上得轉變過來,傳武,也更需要用身體去體悟,拳學路上,歧路路千萬條,有好師父帶着,盯着,可能就不會走岔道了跑偏了,慢慢就走到道上了。
傳武,古往今來也沒有一個自學成才的,所以,大家如果真喜歡,那麼在您所在城市,找一個明白老師這是最好的。網上的東西,作為武學知識的補充就可以了,沒有好老師,到老也逃不出門外漢的窠臼。
武學不複雜,但也是數千年很多代前輩的智慧,憑自己所謂的小聰明去猜去悟,很大程度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武學,是一門言傳身教、口傳心授、耳濡目染的藝術,師父手把手的教你,如果你沒下功夫練,沒有體悟,同樣還是不知道,終究還是門外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