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展現形式?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 通訊:什麼是國風,在海外他們以琴聲與舞蹈作答,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國風展現形式?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國風展現形式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 通訊:什麼是國風,在海外他們以琴聲與舞蹈作答
新華社記者尚栩 楊駿 司源
一身漢服、輕紗遮面,一隻中國結、一把古筝,留學法國的中國“古筝姑娘”彭靜旋在巴黎塞納河畔、波爾多街頭廣場一次次令當地聽衆折服于中國傳統音樂的魅力。
一躍三尺、淩空劈叉,一把紅扇、一副水袖,在英國教學的中國舞者馬蛟龍在倫敦塔橋、特拉法加廣場一次次讓當地觀衆驚歎于中國古典舞蹈的風采。
到底什麼是國風?“我認為的國風是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為基礎,經過現代化創作的一種國有風範。”馬蛟龍日前這樣回答記者。
七歲習筝,已經在法國求學多年的彭靜旋說,她在法國街頭表演古筝的初衷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分享美好,分享音樂”,“将古筝作為橋梁,讓更多的法國人認識和了解我們的樂器”。
回想起第一次在異國街頭表演的經曆,彭靜旋說,當時心裡還比較忐忑,選擇的曲子是一些中國傳統的筝曲,比如《高山流水》《漁舟唱晚》,“在後面的表演中,我就加入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西方歌曲,把它們進行中國風的演奏”。
“每次演出,觀衆的反應都很積極,讓我深受鼓舞,”她說,“在遠處會有小姐姐畫我,之後把畫送給我,說非常開心能夠在美麗的午後與我相遇;還有一些老爺爺、老奶奶,他們在聽我演奏後說,能夠從音樂中感受到中國的山山水水,非常想以後有機會可以去中國走一走、看一看。”
十二歲習舞,來自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的馬蛟龍幾年前公派到倫敦教授中國古典舞。他說,開始在英國街頭拍攝舞蹈視頻屬于機緣巧合,當時受疫情影響,他不得不在線上授課,每天還要在家裡訓練,保持肌肉力量和柔韌性,但家裡空間有限,舞蹈動作施展不開。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熱門旅遊景點格林尼治公園拍攝了一段舞蹈視頻,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他就此開啟了自己的“視頻拍攝”之旅。
“現在,制作分享視頻已經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它是向更多觀衆,特别是海外觀衆展示中國古典舞的一個很好的方式,”馬蛟龍說,“我的每一個視頻其實并不是在街頭表演,而是我作為中國人,通過手持中國傳統道具,比如紅扇、水袖,與西方風景和建築的一種融合,也像是一種不同方式的對話。”
馬蛟龍說,他的英國學生們不是專業舞者,在未來的教學中,希望他們不是簡單地模仿舞蹈動作,而是将學習中國古典舞作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
對于未來,彭靜旋希望能夠在學習之餘,繼續享受街頭演出,同時也能把古筝介紹給更多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