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如何為學生心理健康護航?“雙減”是一項重大教育改革和行動,它會對中國教育産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會對廣大師生的心理健康産生影響實施“雙減”政策後,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教師、家長該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該如何構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雙減如何為學生心理健康護航?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雙減如何為學生心理健康護航
“雙減”是一項重大教育改革和行動,它會對中國教育産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會對廣大師生的心理健康産生影響。實施“雙減”政策後,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教師、家長該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該如何構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雙減”旨在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當下,很多人可能有一個共識——在知識學習方面,學校和學生投入了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但相對而言,在思想品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方面投入的精力較少。
“雙減”要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其目标是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這是“雙減”對于教育最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雙減”是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
要落實“雙減”政策,最主要的激勵機制之一就是要實現全面評價。學校要着力提升課程設計和安排,使學生享受到完整全面的教育。家長要做好孩子在體育、美育、勞動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督導工作。社會層面要做好“雙減”的輔助工作,積極推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成長的評價改革。
但“雙減”也可能會給師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首先,減輕不必要的作業負擔後,學校必須強化過去忽視的教育内容,比如提升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方面的質量。這無形中會成為一種“負擔”。其次,學校還未制定基于“雙減”政策下的評價機制,這種壓力是無形的,它會傳導給學生、家長、學校,也會傳導到社會面。因此,不管是學校、家長、學生,都要着眼未來,做好自我平衡。學校評價體系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慢慢完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根據評價體系的改革進程,努力調整應對策略,積極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特别是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形勢下,更容易出現各種各樣情緒上和心理上的問題。因此,所有人都要調整認知,接受疫情帶來的改變。對家長而言,要努力調整以往的生活方式和陪伴孩子的模式,積極調适好自己的心理狀态,不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對教師而言,在做好自我調适的同時更要關注家長和學生的心理狀态,及時做好溝通疏導工作。對學生而言,要充分理解教師與家長的努力和改變,同時要多給教師、家長和自己一些時間去适應和調整。
遵循心理健康規律努力讓學生朝正向發展
一個人的心理構成包括四個方面的内容:一是認知。認知作為理性的心理活動,包括一個人了解的知識、對某一事件的認識和看法等。二是情感。情感是情緒化的反應,情緒是一個人在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認識社會的過程中,對客觀事物的态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三是行為。行為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表現出來的生活态度及具體的生活方式。四是意義感。它是一種主觀感受,但是又跟認知、情感、行為高度相關,是指一個人精神層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是指我們在這四個方面都能夠達到一種良好的,至少是自我接受的狀态。
首先是指認知健康。包括我們能否接納自己,能否接納自己人際交往的對象,能否接受自己所生活的環境等。這些問題是一個理性化的過程,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為。
其次是指情感方面。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認知,當面對不同問題時,不同人會伴随不同的情緒反應。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意味着沒有任何負面情緒,而是能恰當地調控自己的情緒。情緒也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我們經常講“得意忘形”,是指一個人高興時的行為舉止可能會傷害到别人,甚至可能會傷害到自己。因此,當我們面對情緒上的困擾時,可能需要一個真正認清情緒及其本質的過程。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講,我們的情緒是一定要表達的,但其表達方式要符合社會規範和人際交往的規則。
再其次是指行為方面。行為健康有三個層次。一是要遵守規矩,比如劇場、教室不能大聲喧嘩。二是要符合習俗,指我們要入鄉随俗。三是要符合道德标準,中國古人特别強調慎獨,所謂慎獨就是當獨自一人的時候,行為也要符合規範。
最後是指意義感。我們需要讓學生們真正認識并感受到,每天的學習和生活對他們來講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我們表揚和鼓勵的目标隻有一個,就是讓他們能夠獲得發自内心的愉悅感和幸福感,讓他們獲得生活的目标和價值感。
心理健康其實反映的是一個人從内到外表現出來的和諧、積極、愉悅的一種狀态。我們說的“内”包括情感,包括存在感、幸福感、價值感、意義感,也包括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而“外”是指我們的行為,我們表現得是否符合規矩、符合習俗、符合社會道德的标準。
所以,教師、家長應提高認識,遵循心理健康的規律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積極了解學生認知、情感、行為與内在需求的發展狀況,并充分考慮他們的需求,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最大化,讓學生朝着正向發展。
全方位構建高質量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
“雙減”背景下,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一是要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全面培養、全面評價的教育體系。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其實是對教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我們必須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全面培養、全面評價的教育體系,這是相輔相成的。
二是要構建全覆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指導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更加注重對學生的認知、情感、行為與内在需求這四個方面的培養。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以及學段的特點,構建完整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希望在各地各校實踐的基礎上,盡快形成一個成熟、科學、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切實做好教師培訓、課程設計、課外實踐活動等方面的工作。
三是要構建完整的心理健康監測和服務體系。“早發現、早幹預”對一個人的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目前已經構建了完整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體系,各學校每年要對所有大中小學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通過審核測試如若發現問題可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那麼現在我們需要加強的是心理健康監測服務體系建設,幫助學校全面了解掌握學生身心狀況,根據監測結果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教育引導和關愛幫扶工作。
四是要構建完整的心理應對和危機幹預體系。當出現危機狀況時,教育部門要全力做好應對處理和善後工作。比如,當有人打電話表示想要采取極端措施時,我們需要動員公安、消防、社區等全社會的力量,确保在第一時間對有心理困擾的人群提供支援和幫助。從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全面發展人才,到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心理援助措施,我們既要着眼于全體學生,同時也不應放棄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五是要構建完整的心理危機幹預人才隊伍。我們要培養具備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心理危機幹預等方面專業素質的人才,同時要對家長、校長、教師、輔導員、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專業化培訓,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技能。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提升自我調适能力,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證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異常問題,并用專業的知識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六是要充分利用數字化資源,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務。目前,國家智慧教育服務平台已經上線了。教育部和華中師範大學(武漢)、華東師範大學(上海)構建了兩個心理援助熱線平台,學生可通過平台提供的熱線電話、二維碼、小程序等方式聯系高校的心理專家進行心理咨詢。
接下來,教育部将進一步完善心理專家系統,豐富心理援助資源,切實做到心理健康服務到位。同時,我們要讓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品課程”通過數字化資源廣泛傳播,讓有需要的人能夠找到求助的門路,讓有困惑的人能夠找到解決問題之道,讓普通人能夠及時分析和甄别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我們相信,通過教育系統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織就一張服務于學生全面發展的社會化教育平台網絡,能夠更好、更全面、更高效地做好心理健康服務工作。
(作者系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
《中國教育報》2022年06月14日第9版
作者:王登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