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英國傳教士慕維廉把《大英國志》譯成中文,鄭重将偉大作家“舌克斯畢”介紹給中國讀者,1902年,這個“舌克斯畢”在梁啟超筆下變身為莎士比亞。
在今天中國,莎士比亞已成婦孺皆知的偉大作家,以至于沒讀過他的作品、沒看過他的戲,都會被認為是一件丢人的事。正在舉行的北京青年戲劇節上,《哈姆雷特》《李爾王》《擁抱麥克白》《羅密歐與朱麗葉》《溫莎的風流娘們》《奧賽羅淩雲十八式》《馴悍記之女神出嫁》《一磅肉》等集體亮相,忠實原作的、再演繹的,不一而足,多數場次已一票難求。
▲《擁抱麥克白》海報
莎士比亞真的那麼好嗎?真的适合每個觀衆嗎?
至少胡适當年不這麼看。
1921年6月3日,胡适在日記中寫道:“蕭士比亞(即莎士比亞)在當日與伊裡沙白女王一朝的戲曲家比起來,自然是一代的聖手了;但在今日平心而論,蕭士比亞實多不能滿人意的地方,實遠不如近代的戲劇家。現代的人若虛心細讀蕭士比亞的戲劇,至多不過能賞識某折某幕某段的文辭絕妙,——正如我們賞識元明戲曲中的某段曲文——決不覺得這人可與近代的戲劇大家相比。他那幾本最大的哀劇,其實隻當得近世的平常‘刺激劇’,如Othello(即《奧賽羅》)一本,近代的大家決不做這樣的醜戲。”
胡适這段話包含了幾個意思:首先,莎士比亞不過是工于造句;第二,比近代戲劇家差遠了;第三,《奧賽羅》是醜戲。
胡适在美國留學時讀過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當時就說:“此書情節殊不佳,且有甚支離之處。然佳句好詞亦頗多,正如吾國之《西廂記》,徒以文傳者也。”
▲胡适
胡适的觀感帶有普遍性,最早漢譯“舌克斯畢”作品的林纾等人便将其歸為“好言神怪”的傳奇作家,春柳社将莎劇搬上舞台,演出效果遠不如《湯姆叔叔的小屋》,秋星在《新劇雜談》中說:“蓋莎翁戲曲情節,在歐美固相宜,在中國則有格格不入之處。”
為了讓國人适應,四川雅安川劇團的王國仁還曾将《哈姆雷特》改編為川劇,标題足夠驚悚——《殺兄奪嫂》,不知唱詞中是否也有“叫一聲約瑟夫孤的愛卿,有件事朕同你細說端的”式的風采。
▲原著《哈姆雷特》
1919年,《新青年》上發表了知非的文章,稱《哈姆雷特》“絕非人類社會中所可有之事”,隻能讓人受到“極強的刺激”。1921年鄭振铎也說翻譯《哈姆雷特》不經濟,不适合時代需要。茅盾則說莎士比亞是一個“迎合貴族的趣味”“得着女士的喜歡”的作家,其作品“不過是貴族階級的玩好”。
然而,上世紀30年代,随着蘇聯文學大量引入中國,中國作家才知馬克思竟然還說過“莎士比亞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者”,茅盾立即撰文呼籲中國作家要像莎士比亞那樣,“就是站在人生的頭陣,戰鬥著,創造著,工作著,掙紮著”。作為貴族玩具的“舌克斯畢”迅速升華為反帝、反封精神武器的莎士比亞。胡适亦改變态度,積極張羅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莎士比亞全集》
1938年7月,國立劇校在重慶公演了莎士比亞的《奧賽羅》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正值“台兒莊大捷”消息傳來,舉國歡騰,此次演出收入全部捐出,以慰勞前線官兵,莎士比亞進一步成了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後中國與英國結盟,莎士比亞更成了“自己人”。
就這樣,“舌克斯畢”走完了其經典化的過程,從此之後,看不懂成了你水平問題,不再是人家“舌克斯畢”的問題,觀衆不被感動得熱淚盈眶,隻能證明其精神殘缺。有了這層偏執,則莎士比亞後來被打成“大毒草”,又被“撥亂反正”,也就不奇怪了。
▲卷福版《哈姆雷特》
幾代造神,莎士比亞終于熬成文學标尺,終于将不相幹的湯顯祖也被牽扯進來。
最早将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并稱的,是日本學者青木正兒,他說:“顯祖之誕生,先于英國莎士比亞十四年,後莎氏之逝世一年而卒,東西曲壇偉人,同出其時,亦一奇也。”
▲青木正兒
青木正兒的說法有一定道理,因湯顯祖也以語言優美、故事傳奇著稱,與莎士比亞略近,但正如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所指出的那樣:“明以後,傳奇無非喜劇。”
湯顯祖對理學不滿,卻沒有批判它的能力,隻好找了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湯顯祖并未真正挑戰黑暗文化,他隻是用生死輪回之類來與之媾和,與莎士比亞相比,湯顯祖還沒有走出中世紀,他在“人性解放”“自我發現”等方面并未做出真正貢獻。
問題的關鍵在于:莎士比亞靠門票生存,必須服務于觀衆,所以莎翁初期作品帶韻,後期則成白話,湯顯祖則不同,元雜劇尚屬商業行為,到了明代,中國戲劇主要靠廟會、家班來生存,與觀衆已無直接利益關系,所以湯顯祖的作品過于绮麗,大量用典,僅為滿足少數文人的欣賞品味,由于沒有為蒼生代言的責任,使湯顯祖作品更像玩具,而非生命苦痛的真實寫照。
然而,在“舌克斯畢”轉向“莎士比亞”的過程中,隻有輸入卻無輸出,緻本土文化承擔了過大壓力,所以别人略有好感,我們便立刻放大,《紅樓夢》的經典化即如此,湯顯祖又如何能免俗?青木正兒随口的一句話,終于平地翻上數倍,變成了“中國的莎士比亞”,這恐怕是莎士比亞和湯顯祖都寫不出的真傳奇吧?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
好在,這160年莎士比亞的形象變遷史也不完全是笑劇,比如王國維就是難得的冷靜者,在初期中國作家“群黑”莎士比亞的背景下,他卻獨贊莎士比亞“一面與世相接,一面超然世外”“愈咀嚼,則其味愈深,愈覺其幽微玄妙”,王國維不太懂“現實主義”之類的漂亮詞,他稱贊莎士比亞的作品是“第二自然”,與胡适等人相比,其見識、修養,實在高出幾層樓。
今天看莎劇的人,不唯神交莎士比亞,亦能從中體味出王國維先生之博大。
注:本文系小格娛樂獨家約稿,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作者簡介:
唐山,北京晨報副刊部主編,書評人,作品散見《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新京報》《鳳凰周刊》等,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都市之聲欄目長期嘉賓,羅輯思維講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