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問題是: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畏難情緒?
其實害怕困難是人的本性,比如寶寶在嬰兒的時候會覺得走路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那孩子大一點兒上了小學開始學加法的時候,孩子會覺得乘法和除法很困難。
所謂的畏難情緒,是指恐懼困難的一種心理狀态。
爸爸媽媽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這種畏難的心理呢?
以下幾點僅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第一點,是不要給孩子些标簽。
什麼意思呢?
咱們舉個例子,比如說你給孩子買了一套拼圖的積木,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很有興趣,但是當他踢了一會兒,然後又沒有拼出多少的時候,孩子就不想玩了。
這個時候媽媽說,這有什麼難的呀,不就是按照圖紙拼起來嗎?你怎麼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了呢?
你這是不對的,結果可能是孩子把原來拼好的積木都給拆了,然後會委屈地哭了出來。
這種給孩子貼标簽的方式,其實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孩子會覺得媽媽說我一遇到困難就放棄,我可能真的是這樣。
長此以往,孩子會更加的畏懼困難,更加的沒有勇敢面對困難的勇氣。
第二點,是我們怎麼樣幫助孩子。
擺脫掉畏難的情緒可以怎麼做呢?
降低難度這四個字會比較重要。
咱們還拿拼積木來舉例,媽媽可以跟孩子這樣講:
咱們先不着急,一點一點的拼,今天先試着把這個房子拼好,你覺着怎麼樣啊?
這個拼房子是孩子墊墊腳努力一下它就能夠得着的一個目标,那這個時候,實際上孩子就會有一些興趣。
然後,他也不會那麼的畏懼這個困難,并且會更有信心把這個房子給拼起來。
那當孩子今天把房子拼起來的時候,明天再設了一個小的目标,這樣一步一步先從難度比較小的積木開始,一點一點的增加難度,那孩子其實就沒有那麼的畏懼困難了。
第三點,是爸爸媽媽的肯定和鼓勵。
這是孩子擺脫畏難情緒的一個法寶。
為什麼這麼說呢?
咱們想象一下,有一道數學題孩子不會做,這時候媽媽說,你再想一想或者是換一種是思路再試試看,我覺得你肯定是能做出來的。
另外一種說法是:你怎麼那麼笨呐,這麼簡單的題目你都不會做,腦子裡頭天天在想什麼呀?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其實這兩種方式,爸爸媽媽想一下,哪一種方式會讓孩子更有信心
不害怕困難啊?
那答案肯定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說,給孩子肯定和鼓勵,讓孩子覺得我可以,我能夠做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一點是,錯了也沒關系。
其實孩子有畏難情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害怕犯錯。
害怕錯了以後被老師被爸爸媽媽批評,擔心失敗,所以說他們就不想做了,不敢做了。
那爸爸媽媽需要和孩子溝通的是錯了也沒有關系,這樣的話,孩子就會輕裝上陣,不懼困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