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說文解字,今天要說的是這六個漢字:
(今天要說的6個漢字)
1、(注:上面一個艹字頭,下面一個宮的繁體字“宮”,某些電腦字庫系統無法上屏,故标注)讀作xiōng。中華書局版注意版《說文解字》标注其為qióng,當為俗讀誤,或者為“藭”字關聯讀誤,現在很多人讀川“芎”還這樣讀,中藥店也這樣讀的銷售員,今依《漢語大字典》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藭,香艸也。”顯然,這是一種很特别的植物,否則,許慎不會以本字解釋本字,司馬相如說:“或從弓”(《說文解字注》芎字解說。《說文》本無"芎"),也就是說,“”字下面的宮,或者寫作“弓”。其實“”就是“芎”字,那麼這裡說的“芎藭”其實就是“川芎”。川芎,傘形科,多年生草本,羽狀複葉,秋天開白花,全草有香氣,根狀莖可入藥。它的樣子如圖:
(川芎)
川芎主産于四川(灌縣),在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因此才這了這個名字,其喜生長于溫和的氣候環境。在中醫裡常用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它的活血祛瘀作用廣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種病症,是中醫常用藥。
另外,這個字還讀作gōng,指的是另一種草,就是葶苈,這也是一味中藥,名字很多,也叫葶苈子、寬葉葶苈、光果葶苈(也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名字),十字花科、葶苈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莖直立,單一或分枝,疏生葉片或無葉,但分枝莖有葉片。 葶苈以種子入藥,主要功用是瀉肺降氣、消腫除痰、止咳定喘。葶苈生于田邊路旁,山坡草地及河谷濕地。我們猜想,這個字如果單用時,很有可能指的就是這種草了。它的樣子如圖:
(葶苈)
的小篆寫法如圖:
(的小篆寫法)
2、藭。讀作qióng。其實跟上一個字指的還是同一植物,《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藭也。從艸窮聲。”也是用本字解釋本字,顯然,這是個疊韻詞,指的是同一種東西,不再多作解釋,這個字也有單用的時候,如宋代梅堯臣有詩《次韻永叔乞藥有感》,就是用歐陽修的《乞藥有感》(寫給梅堯臣的)的韻腳又寫的一首詩,詩中有:“亦莫如學釣,缗鈎懸香藭。”的句子。看來藭的味道是夠香啊,還可以用它來釣魚。藭的小篆寫法如圖:
(藭的小篆寫法)
3、蘭(蘭)。讀作lán。這個可是現在仍然常見的字,《說文解字》給的解釋十分簡單,就是“香艸也。從艸闌聲。”就是簡單的說,它是香草,具體沒有再詳細的解釋了。現在我們說的蘭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葉卵形,邊緣有鋸齒。有香氣,秋末開花,可供觀賞。古人稱為“蘭”的多是指的這種草,而不是下面的蘭花。《本草綱目.草部.蘭草》:“蘭草,澤蘭,一類兩種也。俱生水旁下濕處,二月宿根生苗成叢,此莖素枝,赤節綠葉,葉對節生,有細齒。但以莖圓節長而葉光有歧者為蘭草;莖微方,節短而葉有毛者為澤蘭。嫩時并可挼而佩之。”蘭草與澤蘭的區别也講清楚了,蘭草和澤蘭相近,古詩文中講“佩”蘭指的就是蘭草和澤蘭。兩種植物太像,一般人不容易區分。如《楚辭.離騷》中“紛秋蘭以為佩”王逸給的注就是“蘭,香草也。《漢書.司馬相如傳》裡”其東則有蕙圃衡蘭芷若,穹窮昌蒲,江離蘼蕪,諸柘巴且。“顔師古作注說”蘭,即今之澤蘭也。“古人文學作品中所說的帶有香味的香草蘭,指的是如圖這種香草:
(澤蘭)
顯然,古代文學作品裡所說的佩“蘭”與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蘭花并不是一回事,古書中的佩“蘭”就是佩“澤蘭”,是香草的一種(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植物學上的澤蘭跟傳統中醫學裡的澤蘭也不是同一種植物,中醫學裡的澤蘭屬唇形科地筍屬,植物學的澤蘭是指菊科澤蘭屬,根本就是兩種植物)。而現在我們經常說的蘭,指的是蘭花,它跟蘭草不同,蘭花是蘭科植物,多年生常綠草本,是我國栽培曆史悠久的觀賞植物。《本草綱目.草部.蘭草》:“蘭有數種,蘭草、澤蘭生水旁,山蘭即蘭草之生山中者。蘭花亦生山中,與三蘭迥别。蘭花生近處者,葉如麥門冬而春花,生福建者,葉如菅茅而秋花。”顯然,蘭草跟蘭花不是一回事,蘭草有三種,即蘭草、澤蘭、山蘭;蘭花又有兩種,一種春天開花(長在北方),一種秋天開花(長在南方)。一般的蘭花(品種有很多,不能盡列)樣子如圖:
(蘭花)
有意思的是:在《本草綱目》上面一段說明之後,還跟了一段議論說:“黃山谷所謂:‘一幹 一花為蘭,一幹數花為蕙’者,蓋因不識蘭草、蕙草,遂以蘭花強生分别也。”黃庭堅是在他的《書幽芳亭》裡這樣說的:“一幹一花而香有馀者為蘭,一幹五、六花而香不足者蕙。”蘭和蕙實在太像,做為一個非專業人士,能區别出蕙蘭不及春蘭香已屬不易,但在李時珍眼裡,這樣一位大文豪、大詩人,大書法家,竟然把蘭和蕙當成一種植物,隻以一幹花多花少來分,對于區别植物來說,黃山谷太外行了。其實不怪黃庭堅,術業有專攻,不過,黃山谷的這種區别蕙與蘭的方法,後世大多愛蘭花的人都還沿用,我們不做蘭花的學問,不必細究,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蘭”的小篆寫法如圖:
(蘭的小篆寫法)
4、葌。讀作jiā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艸,出吳林山。從艸姦聲。”是一種草,出自吳林山。這個字現在已經不常用了,這種草,現在還存在,就是“菅茅”,也單稱“菅”,讀音與“葌”相同,樣子如圖:
(菅)
葉子很像蘭,但不像蘭一樣為人重視,就是一種平常的草,也不像蘭一樣貴重。菅為雙子葉植物綱、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個成語叫“草菅人命”,原本出自《漢書·賈誼傳》:“其視殺人,若艾(yì,通“刈”)草菅然。”原意是批評秦二世胡亥把殺人看得像割草一樣随便。後用草菅人命形容漠視人的生命,任意加以殘害。其中的“菅”,即指這種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草。另外,菅還是一種姓氏,這個姓最早見于春秋時期,同時也是地名,作為姓氏,曆代皆有名人,不再一一列舉。葌的小篆寫法如圖:
(葌的小篆寫法)
5、葰。這個字有三個讀音,分别是suī、jùn、suō。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隻注了一個音,就是第一個音,這個要注意。《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葰,姜屬,可以香口。”這個意義下,它确實是第一個讀音suī,指的是廉姜,因為《廣雅.釋草》中有注:“廉姜,葰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華山姜的根莖,其藥用價值是溫中消食,散寒止痛,活血,止咳平喘。其實就是助消化的藥,用了可以防止消化不良引起的口臭,讓口氣清新,就是“香口”,香口在這裡不指女人的嘴,華山姜的葉、種子如圖:
(華山姜)
當葰讀作jùn時,它的意思是“大”。司馬相如《上林賦》中有“長千仞,大連抱,誇條直暢,實葉葰楙。”司馬彪解釋說:“葰:大也”。當葰讀作suō時,是漢代的一個縣名,位置在現在的山西省繁峙縣内,《廣雅.果韻》裡稱“葰,葰人縣,在上黨”。《漢書.地理志》也有記載太原郡下轄21縣,其中就有葰人縣。葰的小篆寫法如圖:
(葰的小篆寫法)
6、芄。讀作wá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芄蘭,莞也。從艸丸聲。《詩》曰:‘芄蘭之枝。’”“芄蘭”這個詞聽上去有點怪,其實現在也這樣叫,就是蘿藦,這個植物也是常見植物,隻是各地的稱呼不一樣,大緻有這些:芄蘭、斫合子 、白環藤、羊婆奶、婆婆針線包、羊角、天漿殼、蔓藤草、奶合藤、土古藤、漿罐頭、奶漿藤、牛角蔓,各自起名的都有起名的依據,樣子如圖:
(蘿藦)
蘿藦是多年生草本質藤本。具乳汁,葉腋有總狀花序,内有多數種子,種子上端有白色絨毛,所以它叫羊婆奶,婆婆針錢包等,種子又像羊角、牛角。莖、葉、果實皆可供藥用。《詩經》裡有“芄蘭之支,童子佩觿”鄭玄作注說:芄蘭柔弱,恒蔓延于地,有所依緣則起。“說的是芄蘭的草本質藤本屬性。郭璞注《釋草》,稱:“芄,蔓生,斷之有白汁,可啖”說的是芄蘭的可食屬性。大概很多朋友小的時候都吃過這種野生的,吃起來甜甜的果實。芄的小篆寫法如圖:
(芄的小篆寫法)
最近有朋友問為什麼後來的課程裡不解釋字形了,原因很簡單,這些字大部分是形聲字,除了“艸”部的部首外,其他部分都基本是單獨的一個字,我們均放到本字時再加以解說,除了認識這些事物的樣子之外,這些相對表示事物名稱的名詞部分,我們的目的是認識這種事物就可以了,暫時不做過多字形上的解說。
(【說文解字】之45,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