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夥伴都有從網上購物平台購買首飾的經曆
然而你想過嗎?
你省吃儉用,貨比三家
最終用最優價格在網上購買的首飾
有可能都是假的!
那麼
遇到這種情況
我們該如何維權呢?
跟小編一起看看下面的案例吧~
基本案情>>
2021年5月,姜女士通過二手交易平台閑魚網站花費3800元向賣家于某購買了12.2克18K金手镯,于某多次向姜女士承諾該手镯是18K真金,并向姜女士發送該手镯照片,在姜女士付款3800元後,于某通過順豐快遞将該手镯寄至姜女士處。
在收到手镯後,姜女士對手镯的真假起了疑心,于是将該手镯送檢,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監測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樣品托材表面含量最高第一種金屬元素為銅,發現上當受騙後,姜女士立馬在閑魚網購平台給于某發消息,要求其退還買镯子的3800元,怎料于某雖數次上線但都無視姜女士的訴求,發出去的消息石沉大海無人應答。
“發來的貨是假貨,賣家又聯系不上,而快遞單上寄件人一欄的電話撥打過去卻是‘已關機’”,姜女士曾試圖多次聯系于某,不料于某不僅在閑魚網購平台上删除了此商品的鍊接,還電話拉黑了姜女士。姜女士無奈之下,将賣家于某起訴至法院。
法院審理>>
在開庭過程中,姜女士表示于某在聊天中反複強調該手镯為18K真金材質,并向姜女士發送拍攝的該手镯内壁顯示的18K金标志au750,“我當時看她言之鑿鑿,還有照片為證,又因金手镯的價格比市場價低很多,就爽快的付錢買下了,”姜女士告訴法官。
法院經審理認為,姜女士和于某通過閑魚平台達成買賣手镯的合意,雙方之間形成買賣合同關系,于某多次向姜女士強調其出售的手镯是18K真金,但經有資質部門檢驗,該手镯最高金屬元素為銅,故姜女士由于于某的欺詐行為達成的買賣合同系在違背自己真實意思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姜女士現要求撤銷,并要求于某退還貨款及支付檢驗費用,理由正當,予以支持,判令被告于某退還原告姜女士貨款3800元,并支付檢驗費用400元。
法條鍊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法官溫馨提示,請您收下此份網購維權指南!
網購發生糾紛怎麼辦?
1.找商家協商退貨或索賠事宜;
2.向網絡交易平台投訴;
3.向網購經營者所在地或者第三方網絡交易平台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工商部門)反映;
4.如協商未果,可向人民法院起訴。
網絡維權,截圖很重要
法官提醒,當前網購糾紛案件所涉及的證據絕大部分為電子證據。網購下單最好保留下單截圖、與賣家聊天記錄等相關截圖,并且保留相關支付信息,訂單确認信息,以防出現購物糾紛時有效維權。
電子證據:交易商品編号、商品圖片和介紹,交易時間以及與賣家的聊天記錄等,消費者可通過電子截圖、電子攝錄、紙質打印等方式留存并向商家索要發票。
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
網絡購物切忌貪圖便宜
理性消費、謹慎購物
如自身權利受到侵害時
保留證據,合法維權
來源:山東榮成法院
編輯:史梓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