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下要穿刺活檢?有人在體檢過後查出了一些病狀,醫生為了進一步确認,會要求其進行穿刺活檢,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什麼情況下要穿刺活檢?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情況下要穿刺活檢
有人在體檢過後查出了一些病狀,醫生為了進一步确認,會要求其進行穿刺活檢。
提到“穿刺活檢”這項檢查,不少人都表示“我們不熟”,甚至僅從字面上就開始害怕了起來。其實,穿刺活檢是一種十分常用的臨床診斷疾病方式,又稱病理學檢查,通常作為臨床的最後診斷。像甲狀腺腫瘤、肺部腫瘤、乳腺腫瘤等的診斷,都有可能會進行“穿刺活檢”。
那麼,穿刺活檢到底有沒有風險呢?有沒有必要做呢?對此,榮昌區中醫院腫瘤科主任趙志民進行了疑惑解答。
穿刺活檢到底有沒有風險?
趙志民介紹,首先要認清,穿刺是一種創傷性手術,當然會存在出現并發症和後遺症的可能性,而并發症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很顯然與活檢的解剖部位有關,這一點應該不難理解。任何創傷性手術都有風險,要不手術前為啥要有醫囑和知情同意書呢。以經皮肺活檢為例,理論上并發症主要有胸痛、咯血、肺不張、呼吸困難等等。但因為這項技術是微創操作,隻要操作正确,患者及家屬配合好,這些并發症和後遺症會很少發生甚至不發生:
其本身不是大手術,其定義為微創性手術。這說明其創傷性和風險性是很小的。
麻醉方式,一般情況我們僅采用局麻方式進行手術就可以了。
術前,術中,術後基本上不需要止痛治療。
穿刺針的直徑一般範圍在0.4毫米到1.6毫米,我們常用的18G穿刺活檢針,相當于我國12号穿刺針的規格。
嚴格意義上講,穿刺活檢術隻會給患者帶來輕度的疼痛和不适感,不會對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和傷害的,基本上除禁忌之外的所有患者均可耐受,隻有在技術難度特别高以及患者在術中不配合時才會發生意外風險和嚴重的并發症。
穿刺活檢到底有沒有必要呢?
現今社會,随着醫學的進步和發展,早已告别以臨床影像檢查為依據來确診相關惡性病變的時代,病理診斷才是診斷相關惡性腫瘤及其類型的金标準。也就是說,要想确定良性,還是惡性隻要有指征穿刺活檢是必須的,更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具有典型肝癌影像學特征的占位性病變,腫瘤标志物明顯增高可以定診的原發性肝癌,雖然符合肝癌的臨床診斷标準,但也建議行病理學檢查,以免存在混合型肝癌(肝細胞肝癌、肝内膽管癌)、轉移性肝癌的可能,避免誤診發生,延誤治療。
趙志民表示,穿刺活檢不但可以判斷腫瘤的良惡性,還可以了解腫瘤的具體類型,分化程度等相關信息,都可以通過病理診斷明确并對預後做出判斷;還可以通過穿刺活檢所取得的病理組織進行基因檢測,準确檢測基因突變狀态、藥物敏感程度,以便更加精準地指導下一步治療。
癌細胞性質、種類:首先确認是否符合癌細胞的診斷标準,然後根據癌細胞的特點,細分為鱗癌,腺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如腦腫瘤,還可以分為膠質瘤和腦膜瘤等,淋巴瘤還可以分為T淋巴瘤和B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淋巴瘤),其治療方法有很大差别。
癌細胞的分化程度:代表了癌細胞的生物學特征,高分化癌容易局部複發,低分化癌,容易遠處轉移。(可對其預後及生存期做出預判定)
癌症的生長形式:膨脹性生長、浸潤性生長、外生性生長。(可對其日後可能出現不良後果進行預評估)
轉移情況:局部淋巴結轉移和遠處器官轉移,可以更好地決定腫瘤分期。
基因突變情況:檢測腫瘤基因突變狀态,是否存在基因突變,是否可以應用靶向藥物及免疫治療藥物;檢測化療藥物敏感性,指導更精準的化療用藥方案,以保證患者達到最佳治療療效。
趙志民介紹,穿刺活檢就是要确定“是不是癌”“是哪一種癌”“用哪種藥物治療敏感”“治療效果好不好”,沒有精準地診斷,何談精準地治療,可以明确地說穿刺活檢是治療成敗前提和最為關鍵的一步。“如果你的家人和朋友需要進行穿刺活檢,請多跟醫生溝通,放下對穿刺活檢的誤解,不要過多地擔心和猶豫,以免延誤最佳診治時機,影響治療療效。”(榮昌區中醫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