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天龍”,又稱為天龍八部、龍神八部、八部衆,這些名詞出于佛經。許多大乘佛經叙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八部天龍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衆”及“龍衆”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
八部者,一天衆,二龍衆、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天,梵語deva,又稱提婆族,包括三界的諸天,著名的有大梵天(原為婆羅門教的創世神),天帝帝釋天(又叫因陀羅)。
龍,Naga(那伽)衆,雖然被翻譯為龍,不過實際上并非中國古代的龍,而是一種蛇神。
夜叉:勇健、輕捷,如守護佛寺山門的執金剛夜叉,毗沙門天王麾下的夜叉八大将軍。
乾闼婆:意為“尋香”,吸香氣為食,從屬于帝釋天,能淩空作樂。是香神或樂神。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征。
阿修羅:意譯為“非天”,身大好鬥。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他與人一樣有七情六欲,卻不是人。
迦樓羅:居住在四大洲大樹上的金翅鳥神,雙翅展開有三百多萬公裡。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大神毗濕奴的坐騎。
緊那羅:歌神,帝釋屬下,似人而有頭角。據《羅摩衍那》所述,為人軀馬首,或馬軀人首,又說為人首鳥軀。
摩睺羅伽:莫呼洛迦,譯作大腹行、大智行、大智腹行、大蟒、大蟒蛇、大蟒神。
天衆的代表,是蕭峰。蕭峰在整部書裡給人的感覺就是“如天神一般”,無論是身材、相貌、氣質,還是武功、人品、性格。另外,蕭峰其實是書中第一主角,與天神的首領地位一緻。
龍衆的代表,是段譽。八部以天衆、龍衆最為重要,段譽是第二主角,可當這一位置。段譽是大理皇帝,在中國人眼裡,皇帝就是龍;古印度對龍的尊敬,也與段譽王子身份受人尊崇一緻;龍王自幼向佛,這和段譽也一緻。
夜叉的代表,是四大惡人。經常以集體名義出現,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詞。金庸提到:“現在我們說到‘夜叉’都是指惡鬼。四大惡人是金庸精心打造的一個組合,他們面目猙獰,兇惡殘暴,與我們常說的“夜叉”一樣。
乾達婆的代表,是阿朱。“乾達婆”在梵語中又是“變 幻莫測”的意思。香氣和音樂都是缥缈隐約,難以捉摸。從這段釋名中我們很容易想到,乾達婆就是阿朱。與“帝釋天”蕭峰關系最親密的兩個女性就是阿朱和阿紫,阿朱自然是服侍帝釋天的樂神之一。
阿修羅的代表毫無疑問是慕容複。阿修羅有以下特點:他經常率部和帝釋天戰鬥;他性子暴躁、執拗而善妒;他權力很大、能力很大卻唯恐天下不亂;他疑心病很重,疑心佛祖偏袒帝釋。阿修羅的這些特點幾乎與慕容複完全一緻。
迦樓羅的代表,是鸠摩智。“迦樓羅”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個大瘤,是如意珠,此鳥鳴聲悲苦,以龍為食。鸠摩智寶象莊嚴;他與大理天龍寺為敵,整個書中都在跟“龍神”段譽過不去;最終走火入魔,其痛苦如同自焚。
緊那羅的代表,是阿紫。善于歌舞,也是帝釋的樂神之一。聯系到前面的乾達婆,很容易判斷緊那羅是阿紫。緊那羅在梵語中是“人非人”的意思,其實她是個樣子和人相似,但頭上長有一角的善于歌舞的女神。
摩呼迦羅代表就是虛竹!虛竹本是普通的少林和尚,是“腹行類”,但由于“聾呆無知”,反而得福,脫胎換骨,修慈修慧,最終挽回前因(本是玄慈與葉二娘之子),成為身兼靈鹫宮主與西夏驸馬的蟒神——亦即與“天龍”段譽相對應的“地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