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曾經被視為非主流的90後已經成長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作為家庭發面也逐漸成為了一個家庭的支柱。
想要經營好一個家庭,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人們常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如何理好一個家庭的财,是一個家庭是否幸福穩固的重要基石。
那麼,關于家庭理财,有些小建議跟大家分享
1. 理财的基本觀念
就是“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也就是不要将所有或者絕大部分的财産放到同一種理财賬戶當中,這樣要麼整體收益少得可憐,要麼扛不住風險,血本無歸。所有,将資金的不同用途可以用不同的銀行賬号來分配使用,至于占比的多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分配。
比如,可以把手上資金按照:還貸、儲蓄、應急、日常、保險、投資幾大部分,放入不同的賬戶當中,這樣既可以明确的看到每一部分資金的多少和流動情況。
另外就是對于消費的理念。很多人在拿到工資之後,第一反應就是又有錢可以花了,然後省吃儉用,剩下來的錢,或多或少存入儲蓄賬号。其實這樣的思維方式剛好搞反了。而正确的理念應該是:收入—儲蓄=支出。也就是先從收入中扣除每月固定要存的錢數和要還的貸款數,剩下的就是你可以消費的數量。
2. 理财分配方案
市面上已經流傳了很久的4321分配原則,固然是好的,但現實中的情況要遠比這四類要複雜的多。所以,我們可以對它進行更加細緻的劃分;
還貸
這部分錢是雷打不動的每月支出,所以,在貸款的時候一定要想好月供,一般比例為月收入的10%,最多不要超過20%。不要為自己設置過大的負擔。這一部分錢最好專門有個還款賬戶,把錢存進去,選擇一個合适的活期理财,方便每月扣除還貸部分,同時又能享受一定的收益。
儲蓄
這一部分錢是一個家庭的基石,為自己和家庭的未來做準備。所以,如非必要,不要把這一部分錢用來消費。
這一部分,需要每月收入的30%存入賬戶較為合理。選在安全保本、流動性低、固定收益類型的理财産品。不要隻認準銀行定期,現在的大趨勢就是在降息,銀行定期的利息遠遠跑不赢通貨膨脹,所以,可以選擇買一些風險較低的理财産品或者一些保險等等。
日常消費
這一部分的錢隻要用于平時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費,以及不定期的自我投資,比如化妝品,護膚品和提升内在能力等消費。這部分需要對自己的消費習慣有一個大緻的了解,做出預算,才能确定每月這一部分需要多少。
當然就算消費,也不要盲目浪費,所以這一部分錢大約在工資的30%左右為最佳。單獨設置一個賬戶,如有剩餘可以轉到下個月繼續使用。适合的理财工具,則是類似于零錢通、支付寶之類的随時用随時取比較好。
保險
保險是一種長期投資,為家庭的未來投資。但市場當中的保險産品太多了,避免被坑,最簡單,也是最懶的方法就是預算少一點。大緻在收入的10%左右。
要記住,買保險是用現在的一部分錢為自己的未來保障的,但是不要讓它成為現在的負擔。比如重疾險現在很火,但是,收入比較低的人群就不适合購買。因為保費就是每年一萬多,對于相當一部分人來說,有些困難。所以,不要設置太多的預算用在保險的購買上。
投資
這一部分主要是追求高風險,創造高收益的錢。這一部分,一定是閑錢。或者所占家庭資産的一小部分。大緻在收入的10%左右。
一定要是閑錢,這樣,賺了,則是為家庭創收,就算賠了,也不影響家庭的正常生活,是比較合理的。
當然,投資也是需要一定的理論基礎作為積累的。不可盲目,否則,早晚都會為自己的無知買單。而且,投資同樣适用于“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理念,知道什麼是分散投資,什麼是風險對沖,合理分配。
以上就是嘉玲理财的小建議,理财沒有一個可以完全複刻的模式,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但是多多吸取他人經驗,總是沒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