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賈探春興利除宿弊,動了誰的蛋糕?
文:子凡shine
探春理家,興利除宿弊,一直被傳為佳話。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時候說道,“如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将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内囊卻也盡上來了。”這是甯榮二府面臨的經濟窘況。
賈探春,作為賈家最為出色,有見識的女孩,也早已意識到今非昔比的經濟狀況,在代王熙鳳管家期間,采取了一些開源節流的措施。開源就是增加收入,節流就是節約支出。雙管齊下,方能能改善經濟困境。
本文就來說說賈探春的兩項節流措施,其一是蠲了少爺公子們上學的點心紙筆錢;其二是革了姑娘小姐們的日常頭油脂粉錢。
探春一面說,一面叫進方才那媳婦來問:“環爺和蘭哥兒家學裡這一年的銀子,是做那一項用的?”那媳婦便回說:“一年學裡吃點心或者買紙筆,每位有八兩銀子的使用。”
上學的少爺們每人每年有八兩銀子的費用,是用于買點心或者買紙筆的,賈探春沒有提到賈寶玉,說明賈寶玉沒有這項費用,因為賈寶玉自從挨打以後,就在家養病,賈母怕賈政又管寶玉,特意傳話給賈政:“以後倘有會人待客諸樣的事,你老爺要叫寶玉,你不用上來傳話,就回他說我說了:一則打重了,得着實将養幾個月才走得;二則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見外人,過了八月才許出二門。”而過了八月賈政就點學差放外任去了,更管不到寶玉了。這說明賈寶玉這一年來都不曾上學,自然就沒有這項費用。由此可見賈府的規定執行的還是很嚴格的,隻有上學才有這八兩銀子。
另外這八兩銀子并不是發到每個人的手上的現錢,而是由買辦統一領取,統一采購點心、紙筆發到學裡。其實,賈府上下的每個人吃穿住用都是由公家負責的,可以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發的月錢相當于零花錢,如果他們有一些其他的需要購買的東西,手中有錢可以更方便一些。
賈府的家塾學堂是有人出資的,第九回寫道“原來這賈家義學離此也不甚遠,不過一裡之遙,原系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貧窮不能請師者,即入此中肄業。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給銀兩,按俸之多寡幫助,為學中之費。特共舉年高有德之人為塾掌,專為訓課子弟”。既然有供給銀兩,自然也就包括筆墨紙硯、書籍、飲食等必要支出,如果個人想吃點好的,用點好的,就可以動用自己的月錢,因此探春覺得這八兩銀子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支出。
(探春)因說道:“我想的事不為别的,因想着我們一月有二兩月銀外,丫頭們又另有月錢。前兒又有人回,要我們一月所用的頭油脂粉,每人又是二兩。這又同才剛學裡的八兩一樣,重重疊疊,事雖小,錢有限,看起來也不妥當。你奶奶怎麼就沒想到這個?”
女孩子們也是一樣,每人一個月有二兩銀子的月錢,可是又有二兩銀子的頭油脂粉錢;同樣,這二兩銀子也并不是發到每個姑娘的手上,也是由買辦們統一領用、購買,按份發給姑娘們。
賈探春本人也是姑娘們中的一員,因此感同身受,更有發言權,她說,“如今我冷眼看着,各房裡的我們的姊妹都是現拿錢買這些東西的,竟有一半。我就疑惑,不是買辦脫了空,遲些日子,就是買的不是正經貨,弄些使不得的東西來搪塞。”
姑娘們雖然有這項費用,每個月也确實得到一些脂粉之類的東西,但是卻都是劣質貨,這些貴族小姐們自然是不屑用的,仍然要拿出自己的月錢交給身邊的奶媽或者媳婦們去買。探春道:“因此我心中不自在。錢費兩起,東西又白丢一半,通算起來,反費了兩折子,不如竟把買辦的每月蠲了為是。
無論是公子們的點心紙筆費,還是姑娘們的頭油胭脂錢,都不是直接發到個人手上的現錢,而是由買辦領錢去統一購買,按房發放的。而買辦們無一例外,買的是低價劣質品搪塞,而這些養尊處優的少爺小姐們又不願意降低生活品質,去用這些東西,所以說既浪費了銀錢,又浪費了東西,其中得利的是誰呢?顯而易見是那些買辦們,從其中獲利,領了八兩銀子,其實隻用了一兩銀子買東西,而他們報在賬上的仍然是八兩銀子,剩下的七兩進入了他們個人的腰包。而從中獲利的這些人可能從跑腿買東西的,到管家、買辦、賬房,經手的每一層都有好處。
女孩子們不甚明白其中的道道,因此疑惑,“就用這二兩銀子,另叫别人的奶媽子的或是弟兄哥哥的兒子買了來才使得。若使了官中的人,依然是那一樣的。不知他們是什麼法子,是鋪子裡壞了不要的,他們都弄了來,單預備給我們?”可是跟着鳳姐管家的平兒卻門清,笑道,“買辦買的是那樣的,他買了好的來,買辦豈肯和他善開交,又說他使壞心要奪這買辦了。所以他們也隻得如此,甯可得罪了裡頭,不肯得罪了外頭辦事的人。姑娘們隻能可使奶媽媽們,他們也就不敢閑話了。”姑娘們隻有用自己的人去買,才能買來可用的質量好的東西,如果用了官中的人,依然買來一樣的次品。可見大家早已心知肚明,達成默契了。
賈探春說務必将這兩項費用蠲了,平兒連忙說,我們奶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早就想蠲免這項支出,因為年下忙,一時就忘了。不得不佩服平兒的語言藝術,就像寶钗說的那樣,“你張開嘴,我瞧瞧你的牙齒舌頭是什麼作的。從早起來到這會子,你說這些話,一套一個樣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沒見你說奶奶才短想不到,也并沒有三姑娘說一句,你就說一句是;橫豎三姑娘一套話出,你就有一套話進去;總是三姑娘想的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隻是必有個不可辦的原故。”
其實,賈探春畢竟是個涉世不深的姑娘,并不是很清楚其中的黑幕,可鳳姐可是管家老手,雁過拔毛的道理她可是清清楚楚,在各級管家們之間,早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聯系緊密的利益鍊條,王熙鳳本人也是其中的關鍵的一環。革除了這項費用,就有人得不到這筆利益了。因此,王熙鳳不願意動這些相沿已久的成例。
王熙鳳早就看清楚了,“家裡出去的多,進來的少。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裡的規矩,卻一年進的産業又不及先時。多省儉了,外人又笑話,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若不趁早兒料理省儉之計,再幾年就都賠盡了。”賈探春興利除宿弊,王熙鳳是從心眼裡支持的,“按正理,天理良心上論,咱們有他這個人幫着,咱們也省些心,于太太的事也有些益。”王熙鳳本人已經是這個利益集團中的一份子,她沒辦法改變現狀,隻能勉強地維持運轉,可是賈探春初生牛犢不畏虎,把這些重複支出給蠲免了,這些買辦們縱然吃了虧,也不會怪到王熙鳳的頭上。
賈探春興利除宿弊,實際上并沒有觸碰少爺、小姐們的利益,而是影響到了那些買辦、賬房的利益。大觀園承包也同樣是這樣的道理,給公家省了錢,失去既得利益的仍然是那些管家,以及外面的賬房。就像我們現在掃黑除惡、懲治貪腐一樣的道理。隻不過探春是一個小女孩,她耳目所及都是極小的地方,這三項舉措(蠲除兩項支出,大觀園承包到個人)一年下來,涉及的金額不過五六百兩銀子,和賈府巨大的收支數額相比,不過九牛一毛。
賈府就像一棵百年老樹,看着枝繁葉茂,其内裡早已腐朽,所有的人都在攫取其中的營養,其實離“樹倒猢狲散”的時刻不遠了。
往期回顧:
那些年,賈探春抛出的橄榄枝
賈探春和王夫人的微妙關系!
賈探春的大觀窯大盤竟然是“假古董”!
萬裡寒雲雁陣遲——賈探春的菊花詩解析
迎春的悲劇令人唏噓,如果元春、探春、惜春所嫁非人會怎麼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