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講白鹿原的故事?在作家陳忠實一生的文學創作中,永遠關注的都是人世間的那些最普通的人,他們的生活日常、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生老病死、他們的愛恨情仇……這些普通人,正是關中熱土的生活主角,陳忠實将他們小日子寫成故事,便形成了一篇篇精彩有物的短小說,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陳忠實講白鹿原的故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陳忠實講白鹿原的故事
在作家陳忠實一生的文學創作中,永遠關注的都是人世間的那些最普通的人,他們的生活日常、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生老病死、他們的愛恨情仇……這些普通人,正是關中熱土的生活主角,陳忠實将他們小日子寫成故事,便形成了一篇篇精彩有物的短小說。
時值陳忠實誕辰80周年之際,這些故事被精選整理為《陳忠實的短小說》出版,書中收錄十二段故事,十二段平凡人的生活,寫了世俗的惡,也說了人間的善,講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卻能引發共鳴。如文學評論家王春林評論所說:“陳忠實的名字,當然是與那部堪稱經典的《白鹿原》聯系在一起的。但除了《白鹿原》之外,陳忠實也還創作發表了不少中短篇小說。其中一些篇什同樣非常精彩。隻有把《白鹿原》和這些中短篇疊加在一起,才是一個真實而更加完整的陳忠實!”
鄉土 出逃與回歸
西安市灞橋區的白鹿原,曾是《鴻門宴》中記載漢高祖劉邦“軍霸上”的地方,也是北宋将軍狄青西征時安營紮寨的地方。而人們知道白鹿原,更多是因為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這裡,相傳是周平王遷都洛陽途中,因見原上有白鹿遊弋而得名,因陳忠實的小說被賦予了又一次新生。
白鹿原北坡下的西蔣村,便是陳忠實出生的地方。這是一片并不富饒的土地,生活的艱苦讓陳忠實自小就感受到人生的浮沉。由于家裡窮,上學隻能徒步,初中考的學校離家遠,陳忠實便每周背上母親為他準備的粗糧馍馍,走50裡路到學校去。那時,他想走出這個地方,因為他看到過遠方那些乘着火車的人,是不用走路的。然而,成績的優異并不能緩解經濟的困難,初中剛上了一學期,家裡賣了能賣的所有東西,還是交不起學費,隻得休學一年。休學的這一年恰讓他趕上後來1962年的高考,那年,高考招生人數大幅縮減,造成了空前的競争壓力,結果,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的陳忠實落榜了,他隻得告别學校,回到故鄉白鹿原。
面對終日郁郁寡歡的兒子,父親愧疚卻無奈,安慰說:當個農民又如何,天底下多少農民不都活着嘛!陳忠實忽而就豁然了,去村小當了一名老師,但沒有放棄自己的作家夢想。從散文寫起,對文字的敬畏讓他認真打磨自己的表達,終于在23歲,他發表了第一篇散文《夜過流沙河》。這篇文章他寫了4年,一次重寫,兩次修改,五次投寄,最終得以發表,也堅定了他從事文學創作的信心。此後,寫作成了陳忠實的癡迷,一篇篇短小說的創作與獲獎,成為他創作《白鹿原》的積澱。這片他曾經想要出逃的鄉土,成為他寫作的不竭滋養,也成為他遠避塵嚣的清靜處所。
鄉人 日子與故事
這片關中熱土上,日常生活的主角,是白鹿原上一個一個的普通人:農民、工人、教師、基層公務員……在時間的消磨中,他們努力生活,書寫生命的答案。而陳忠實也是他們其中的奮鬥者,隻不過,他承擔起更多的角色,他觀察、體驗、記錄着鄉人們的生活,将他們寫成故事,點滴的日子便累積成留駐在曆史長河中的民族命運與時代精神。
這些故事裡,有成長與和解,比如小說《日子》,講述一對農民工夫妻在河灘挑石頭的簡單生活,單調重複卻有平淡的幸福。男人的心情是在女兒考砸分班考試而陷入失落的。當年,男人因差一點點分數沒能考上大學,吃過教育淺的虧,擔心孩子要重蹈覆轍,自己的心情低迷了好幾天。故事以男人在河灘上直起腰來平靜地說:“大不了給女子在這沙灘上再撐一架羅網喀!”結尾,這也極容易讓人想到陳忠實自己的生活,有堅持,有倔強,有無奈,有和解,正如世上的很多事,你不經它,就摸不準,就悟不出。故事裡,還有熱愛與堅持,比如小說《李十三推磨》。故事主人公李十三,取材于嘉慶年間一個真實人物,秦腔名劇《火焰駒》的劇作者。他早早開始科考,可惜到52歲才中了舉人,但朝廷沒給他什麼實際官職,于是李十三轉向民間,為百姓寫戲。陳忠實說:“李十三一生給後人留下了十全本戲,八部大戲、兩部小戲。當年,僅一部《火焰駒》就紅遍三秦,後來又被全國各地移植改編成地方戲,在全國廣泛傳播,影響力很大,還成為第一個被搬上銀幕的秦腔戲。可如此偉大的劇作家,卻一生困苦。”到了62歲時,隻有唱他戲劇的皮影戲班頭給他送麥子,還得和夫人自己推磨……陳忠實覺得,不為李十三寫點什麼,自己的心情永遠無法平靜:“我們這代人很少有人知道他,再過些年,他的名字怕是要被曆史湮沒了”,于是他将李十三的故事複原出來,是緻敬也是自照,熱愛自己所熱愛的,無論境遇,不斷堅持,說的是李十三的戲劇創作,也是陳忠實的文學追求。
《陳忠實的短小說》裡,還有奇怪的離婚案,有殺熟的朋友;有初戀,有發小,有愛情,有親情,也有違心和背叛,通過這一系列故事,塑造了處于該環境下的一整個群體。人往往就是這樣,一個人的時候是一種樣子,好多人聚到一起就變成了另外一種樣子。很多事也是這樣,盡管你看得清清楚楚,但就是不能說出口。
鄉情 經世與寄情
陳忠實的文章需要慢讀和細品,草草浏覽會錯失其中韻味。他的創作,凝聚着自己多年對西北農村生活積累的情感,比故事更精彩的是每個人物的情緒,是非深入其中不能享受的。濃郁的生活氣息,帶着泥土的芳香,帶着方言的表達方式,或者幽默,或者冷峻,對中國社會的角角落落和各色各樣的人進行了深刻描繪。
他說,寫作就是對過去生活的不斷回嚼,是對進行着的生活發生着不斷的新的感受。他的文字在平淡中夾着樂趣,很容易讓人沉浸其中,雖無大江大河般波瀾起伏之感,卻時而有小浪花激起,帶來很多驚喜。這樣的短篇小說,寫起來并不比《白鹿原》容易。面對身邊的人,發生在身邊的事,他需要用一種批判的眼光來面對。人的一生,經曆種種,有興高采烈,也有撕心裂肺,有心滿意足,也有痛不欲生……生活無法治愈一切,卻能給予你所有答案。世事,你不經曆它,你就摸不準它。這就是陳忠實在這本書中要告訴我們的。(陳翔)
來源:北京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