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陽市區八一路車站路口和工業路上,看到了兩個火車票代售處,腦海中又閃現除了一些零零碎碎的畫面。
一下子,記憶就被拽回到了十幾年以前。
八一路車站路口
猶記得那些年(06年~10年左右),從老家鄧州南下深圳打工,為了避開節後人流高峰,需要提前幾天早早的去鄧州火車站或縣城裡的火車票代售點買車票。
不湊巧的時候,需要排個大長隊,跟現在的排長隊做核酸沒啥區别。買票時的長隊和進站時的長隊,成了青春時代最長久的記憶。
有一次實在買不到硬座票了,又急着回廠上班,就買了兩張無座的票。兄弟兩人一起,在火車廂交接的地方,硬是站站蹲蹲,坐坐半躺了26個多小時。
去時不舍歸時切!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色彩,點綴青春的粉墨。
在深圳寶安區的石岩鎮和觀瀾鎮的大水坑村,先後待了五年。有一年,在大水坑買車票回鄧州的春節前,應該是09年吧,連續排了三個早上的長隊,最早三點多就去售票點等了。去得晚了要麼徹底沒戲,要麼等輪到你的時候,票就售賣完了。那時一個26小時左右的硬座或無座,比現在坐一次飛機都香。
那個時候,還是知道想家的,戀、念、盼!
基本上兩三年回一次,還都是春節前,每次在家也就待半月左右,路上的時間也包含在内。
工業路發改委斜對面
那時的互聯網,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手機也沒有現在這麼智能。但總覺得,那時真自在,除了結婚(恐婚吧好像是),似乎沒感到有什麼壓力和無奈。親朋之間為了一次相見,跨越千裡、乘車幾十個小時,都不感覺累,也許是因為年輕,那就是年輕。
智能通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似乎并沒有因此而拉近人們之間的關系。書信時代的一句問好,勝過而今無數表情包。
南陽焦枝鐵路橋
那個時候,對于農村的大多數孩子來說,初中高中畢業去南方打工,似乎是一件不需要考慮的事。我也許算是幸運的,初中畢業後在南陽上了兩年中專(技校),那是04年秋天。過渡而已,踏入社會前又多熬了兩年。
如果說06年去南方打工是一種必然,那五六年後回到南陽就是一種偶然,再多年以後進入目前的黃酒事業,就是一種偶然中的偶然。到目前為止,同齡人在南方工作的還比比皆是。有時羨慕,有時又覺得可惜,個中心境,無法表述。
各有各的人生,各畫各的圖譜。選擇決定命運,是一代代人的生存史。
慶幸的是,偶然的回來,帶來了一個必然的結果。自我感覺,進過工廠打過工的人,如果有機會回爐再造,但凡有點想法又務實的人,未來的路應該都不會太差。這個過程中的種種經曆、機遇和面對生存壓力時的倒逼,立足當下回頭看,全都是财富。
成敗在個人,環境卻又很重要。
處在時代邊緣上的火車票代售點,何嘗不像極了你我的人生?在一味的安逸和止步不前面前,再鐵的飯碗也會碎,再好的機遇也如同粉塵。
睹物思人生,一本正經的胡言亂語。
渡者自渡,渡好當下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