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間隔有規定
在我國,單次全血獻血量通常為200-400ml,香港特區為300-450ml,台灣省為250-500ml。
除獻血量的規定外,大部分地區還規定兩次全血獻血時間間隔不得低于6個月(香港特區、深圳市、台灣省都為3個月)。此外,機采血小闆獻血間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醫生批準,最短間隔時間不少于1周。機采血小闆後與全血獻血間隔不少于4周。全血獻血後與機采血小闆獻血間隔不少于3個月。
之所以這麼規定,是因為短時間内頻繁獻血可能造成獻血者鐵缺乏。
實驗表明,獻血間隔短有鐵缺乏的風險
獻血者每次獻出500ml血液,就會丢失約200-250mg的鐵。如果完全不使用鐵補充劑,獻血者平均需要約6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恢複體内的鐵含量,如果獻血者每天使用标準的鐵補充劑,這個時間會縮短到約90天。在美國,建議的獻血時間間隔為8周,但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對有些人來說,每8周獻一次血并不是一個健康的選擇。
該研究是一項涉及超過45000名獻血者的大型臨床試驗,用來明确頻繁(男性每8周一次,女性每12周一次)獻血是否不利于健康。研究人員為超過45,000名英國獻血者分配了不同的時間間隔:男性獻血者分為每12、10或8周獻一次血,女性獻血者分為每16、14或12周一次。按照分配的時間間隔獻血2年後,獻血者接受了記憶、注意力和其他心裡技能的标準檢查,還填寫了有關其身體活動習慣和生活質量的問卷調查。
研究結果于2017年9月20日發表在《柳葉刀》雜志上。它指出,沒有證據表明頻繁獻血會造成“重大的不利影響”,頻繁獻血的人和其他獻血者的身體檢查情況沒有顯著差異,如耗盡捐獻者體力、減低精神敏感度或影響其生活質量。但1/4的頻繁獻血者在2年内會出現鐵缺乏相關症狀。有些獻血者提出會出現疲勞、眩暈、“不甯腿”(腿部不适和不可抗拒的腿部活動)和呼吸困難等。
有愛心的您應該怎麼做?
專家建議頻繁的獻血者可以與受血機構談談鐵缺乏的風險,并決定是否應該接受檢查或減少獻血頻率。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補充鐵元素,可減少鐵缺乏的風險。
現在,美國的一些血庫已經開始考慮獻血者的鐵水平,延長了鐵含量不足的獻血者的獻血時間間隔,或者向獻血者提供鐵補充劑。通常建議為普通的獻血者每年提供2-3次,但對于頻繁獻血的人,則需要提供6-7次。
審核時間:2017.9.26
編譯來源: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HealthDay News
關于驗血,醫生不會告訴你的9件事,點擊這裡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