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病,叫“當面吵架失能症”
意思是,很多人都能在網上大戰杠精三百回合。
為了愛豆和黑子撕個三天三夜。
現實裡卻毫無和别人當面硬剛的膽量
開口就要抖三抖!甚至還沒張嘴氣勢上就輸了。
往往越是在夜深人靜之時,回想起自己的慫樣
就會氣得直咬被角在床上打滾。
後悔當時怎麼沒這樣那樣地怼回去?
那麼問題來了,我國哪的人最會吵架?
▼
東北的大兄dei是出了名的“能動手就别吵吵”
然而這樣的說辭實在是太埋沒他們吵架時的英姿了
論東北人吵架時的flow流暢程度、遣詞造句的反應速度、活用比喻的精彩程度
他們從小到大的語文老師都要流下欣慰的淚水。
别人吵架5個字能說完的話,我大東北不給你一次性用20個字秒殺你,算我輸。
在chuachua往外蹦的活靈活現怼人長句面前
你瞅啥、瞅你咋地、這些老牌東北吵架用語就顯得很小兒科啦。
▼
網上流傳的許多“北京地鐵吵架”視頻
并不能反映北京人吵架的精髓。
真正的京式罵戰,在胡同巷尾。
@曹飯人:北京人太有意思了,連兩個大叔在路邊吵架都還互稱對方您
@三禾君:北京人有多愛用敬語,剛剛在十字路口遇到協管和路人吵架,互相“X您大爺”
一個是北京人罵人相較于對方的母親
更鐘愛對方的大爺
連吵架時都忍不住用敬語。
在沒那麼激烈的争吵裡,北京人表現出來的戰鬥力跟平時人們對京腔的印象差不多:慵懶,不忿兒。
開局一個“嘛呢嘿”,不時穿插以“哎喲喂”、“怎麼着”等壯勢又不失挑釁的語氣助詞三字經
并在倫理上搶占爺爺的高地将對方貶為自己的孫賊
基本就成一半了。
前幾天不是有篇熱文說北京人特懶麼,大概吵架平息也是因為懶得跟你BB吧。
吵到詞窮的北京人往往最後會歸結到一句:“我覺得你這人特沒勁” ,升華主題、占據優越感的制高點結束戰鬥。
▼
上海人的吵架,是全國聞名的傳奇:甯可動嘴倆小時,不肯幹架五分鐘。
曾有網友形容70年前生的上海人要是他們在馬路上彼此碰撞一下,沒準會停下來辱罵對方半小時不停
一般都會威脅要毆打對方,但實際很少真的動手。最後的結束方式是:兩個人各自離去,走三步回頭繼續罵上一句。
為什麼會吵這麼久呢?據觀察,可能是圍繞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也要掰扯出勝負。
話說回來,很多圍觀過上海人吵架的人都說過,他們好像最愛說的就是“你講不講道理啊”。
@YUME桑有沒有煤油:昨天坐地鐵兩個上海人在吵架,我隻聽懂了一句,“侬肛不肛道理”
作為中國最早建立起現代文明秩序的城市之一
大概也隻有習慣了事事守規矩、講道理的上海人
才有才有這耐心跟别人把吵架吵成辯論賽吧。
▼
有很多地方的人吵架都聽起來特别兇殘
但如果不把湖北人(特别是武漢人)提名上來
我怕後台被湖北人兇猛的留言抗議沖垮。
由于武漢話發音部位靠後、開口度較大,導緻武漢話說起來就很洪亮有力。
那些日常說話也像在吵架,時刻在憤怒的邊緣試探的地方,必須提名一個武漢。
武漢人吵架不僅兇,還總是披着一個讓人第一次聽時忍不住“噗嗤”一笑的外衣。
比如,你罵人就罵人,老帶着斑馬是what意思?
“個斑馬,武漢真滴是熱死個人,老子信鳥你滴邪。”
“個斑馬,這個眼子鬧得飛飛神滴!”
▼
四川盛産圓臉膚白的美女
也盛産以性格潑辣著稱的圓臉膚白的美女
因此還盛産全中國最聽老婆話的“耙耳朵”。
然而,四川話可能拖了四川人整體兇悍程度的後腿:什麼東西都要用疊詞,
每天說話離不開魚擺擺,雞腳腳,花生殼殼,肉嘎嘎,炕馍馍,數簽簽,吃莽莽
幼兒園的小朋友才愛說ABB詞語呢!
這個特點在罵人的話中一出現,再加上四川話獨特的聲調和愛拖尾音的習慣,罵人的氣勢立刻少了一大半。
吵架就吵架,你賣萌是幹嘛呀!一張嘴就賣萌,兇起來也像是撒嬌。
▼
和廣東人用普通話吵架,絕對是不公平的。
畢竟俗話說得好,單聽他們說普通話
世界上簡直沒有一個廣東人不是憨厚淳樸乖巧的。
旁人一句也聽不懂,但是由于粵語抑揚頓挫的音調很好聽
莫名覺得自己在目睹TVB律政劇的舌戰現場;
再激烈點的,怕是親臨香港黑幫片幹架前戲了。
其實,像廣東話一樣,許多吵架的戰鬥力由于方言理解的限制,是發揮不到百分百的。
比如,當山西人說“鬧他”
被人誤解成是女孩子在男票胸口撓一撓的那種以撒嬌為目的的“鬧”。
再比如,陝西人罵别人瓜慫,别人回擊:我不慫!陝西人一時就不知該如何接話了。
這麼看來,上帝創造了多種方言也是有好處滴。
管你罵我啥,我聽不懂聽不懂聽不懂,略。
一場戰争可能就拜方言隔閡所賜,就啞火了。
以上僅屬個人觀點,純屬娛樂,歡迎轉發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