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
更新时间:2024-11-10 00:35:42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1

頂針記憶

小時候,每當自己的衣服破了,就脫了扔到奶奶家,因為奶奶總會拿出自己的手工盒,不一會就給我補好了。奶奶的手工盒裡面什麼都有,有剪刀,有針線,還有鞋墊子,還有頂針。以前我不知道這是什麼,總以為是戒指呢,有金黃色的,有銀白色的,非常好看。

以至于後來有一天,我偷偷把戒指戴在手上出去給小夥伴炫耀了好久,回家後被奶奶一頓臭罵,那可是奶奶縫衣服做針線活必須戴的東西。尤其是給我做鞋的時候,鞋底非常厚,單單靠着手指很難把針引過去。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2

這也是我在後來才知道,原來頂針有這麼大的作用,在穿針引線的時候,可以輕松把針推出去,也是避免奶奶的手指受傷的東西,怪不得我被奶奶責怪,後來奶奶把頂針傳給了我的母親,随着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母親也很少再做針線活了。

這頂針也就永遠被封存在了手工盒裡,在以前,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有這樣的小東西,因為那是女人們做針線活的必備工具,我們小時候穿的鞋子衣服,沒有它還真的辦不好呢!雖然這種東西已經不常見了,但是依然記憶猶新。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3

頂針釋義

頂針又被稱為“頂真”,是我國民間常用的一種縫紉用品,在大多舊時農村較為常見。頂針一般用鐵或者銅制成,上面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小坑,坑的大小正好可以放下一個針頭大小。

在老一輩的印象中,頂針常常還被叫做“推針”等,之所以用推字,和其作用有關。頂針的作用顧名思義就是把針往出頂,比如針插在較為厚的鞋底内,單單用手很難把針頂出去,這時候頂針就有了大作用。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4

用頂針頂住針的尾部,可以輕松把針推出去,而且不會對手造成傷害,在以前的婦女縫衣服的時候,頂針是不可缺少的。還有人叫做“指套”,其實都是根據其作用命名的。

頂針曆史

在我國近代,頂針就已經出現,上世紀作家歐陽山在《高幹大》中有描寫:這個問高幹大要襪子,那個問高幹大要頂針。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5

世界上最早關于頂針的記錄是在西方,羅馬龐貝城中就出土了頂針,其材質是青銅,現在被存放在英國的博物館,我們可以推測,我國頂針的出現已經是在冶金技術以後。

做成這種較為完善的頂針是需要一定的冶金技術,而且在最早的頂針應用于縫紉中,是被當作戒指來戴的。直到人們發現,手上戴着一個戒指可以起到“推針”的作用,這種“戒指”便流傳在了縫紉中。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6

後來慢慢改進,戒指專門打上小凹槽,固定針的底端,這樣一來,專業的“頂針”才出現。

在我們很多車間修車的時候,有大号的頂針,其實和縫紉中的頂針作用大同小異,都是用來“頂針”。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7

納鞋“三寶”

在我國舊時的農村,人們所穿的鞋往往都是用布做的,鞋底也是用布一層層堆起來的,直到後來出現了膠底。

在這之前,做鞋被稱為“納鞋”,除了頂針,還有兩件物件,被稱為了“納鞋三寶”。那就是麻繩和針錐。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8

麻繩自然就是用來連接鞋底和鞋幫子的繩子,以前沒有尼龍繩,主要的繩子就是麻繩,所以麻繩成為了女人們納鞋的主要工具,而且很長很長,就算是斷了,也能轉幾個圈連接上。所以麻繩的作用不容小觑。它的來源就是我們種的農作物“麻”,表皮可以在幹了以後撕下來繞成線做成麻繩。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9

關于針錐,在近代劇本《送梳子兒》中,就有描寫:使錐子兒,戴頂針兒,老太太早就花了眼,又戴上老花眼鏡子兒。這裡所說的錐就是針錐。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10

針錐在納鞋中也是重要的工具,其結構和貓舌上的倒刺一樣,用的時候先用針錐穿過鞋底,然後把麻繩挂在鈎子上,順手扯過來,在沒有其他工具之前,針錐被古代的婦女傳承了幾十年之久。後來随着膠底的出現,這種針錐依然可以使用,用針錐可以也輕松穿過膠底。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11

頂針和母愛

西遊記中,唐僧和行者遇見猛虎,行者一棒打死,随後唐僧借來針線,為行者縫制了一張虎皮,行者高興不已,師徒情誼更深一層。從影視劇中,可以看出,在古代這種針線活對于尋常人家已經是家常便飯。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12

一提到針線縫衣,人們都會想起來唐代大詩人孟郊的古詩:慈母手中線,遊戲身上衣。兒子臨行之前,母親熬夜為孩子縫制衣服。

在古代,居家的女人都會有一個專門放置針線的匣子,戴着頂針,拿着銀針,眼雖花卻還在盡力穿針,孟郊想到母親的針線匣子,不由得吟出了這首千古名句,表達了現實生活中,平凡而偉大的母愛。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13

這首詩對後代的詩人也産生了較大影響,史骐生曾寫道:父書空滿筐,母線萦我襦。彭桂也有詩: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可見,母親給孩子縫制的衣服,無論何時何地都是溫暖的。

頂針傳承

如今随着社會的進步,各種各樣的衣服出現在人們生活中,并且大多數都是批量生産的,手工衣服也越來越少了,這縫紉機和頂針更是消失在了大家視野中。以前的衣服破了,家裡都會用針線縫補,現在很多人直接扔掉買新的。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14

或者現在有很多布貼,貼一下就把補丁補好了,而且還是那樣有新意,所以社會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讓頂針這種古老的縫制工具消失,也是必然的結果。

元寶針打法大全圖解(頂針慈母手中線)15

不管社會如何發展,每一個頂針都包含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在夜晚昏黃的燈下,母親聚精會神地穿針引線,給孩子縫補衣裳,當孩子遠去他鄉,母親又那麼的戀戀不舍,可能這就是“慈母手中線”那般言不盡的母愛吧。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