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些都有各自傳承體系。
舉例來說,提到木匠,大家都會想到魯班。因其對後世的典範作用,魯班被視為木匠行業的祖師爺、先驅人物。與之類似,我國古代的各行各業也都有自家的祖師爺。而且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所謂的“祖師爺”不一定是真的開創或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如黃帝、諸葛亮、哪吒也莫名其妙地成為了行業的“開山鼻祖”。
黃帝是華夏文明的人文始祖,而與此同時,他也是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内經》名義上的著者。晉代的皇甫谧被後世譽為針灸鼻祖,他認為《黃帝内經》内容玄妙,必然是黃帝這樣傳說中的聖賢才能寫就的,但司馬光、朱熹等大師級的學者則認為黃帝要治理天下,不可能花費大量精力完成《黃帝内經》這樣的巨著。
另外,《淮南子》也提供了一種看法,那便是“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于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也就是說,之所以《黃帝内經》的真實作者、編撰者要托名于黃帝,一來是為了表達對先賢的崇敬,二來也是為了迎合世人尊古賤今的口味,好讓自己的作品能夠長久流傳。
《黃帝内經》作為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用黃帝和岐伯、雷公等精通醫術的大臣對話的形式講述了許多病理、療法,建立了陰陽五行、脈象、經絡、養生、運氣等我國傳統醫學當中重要的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學發展的基礎。不過,曆史上真正撰寫和編輯這本巨著的人卻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因此,作為名義上的作者,黃帝就被尊為了“中醫始祖”。
另外,傳說黃帝在與蚩尤交戰時曾經斬殺過一種“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名叫“夔”的野獸,并把它的皮剝下來制成鼓,憑借鼓聲讓蚩尤的士兵紛紛神魂颠倒。正因如此,一些制鼓的匠人、擊鼓的藝人也就把黃帝視為是我國古代最早制鼓、奏鼓的人,是鼓界的祖師爺。在另一個神話當中,黃帝教導上古時期的人們用獸皮、樹葉制成蔽體的衣物,所以縫紉業也尊黃帝為祖師。
接下來說說諸葛亮,作為蜀漢政權的丞相,諸葛亮稱得上是“多才多藝”,他既精通政治、軍事,還很有發明天賦。傳說,在諸葛亮的衆多發明中,就有一樣如今非常常見的東西,那便是饅頭。
相傳諸葛亮平定南蠻後準備班師回朝,但死去的南蠻士兵冤魂攔在江面之上,讓大軍沒法行動。見此情況,諸葛亮隻得想辦法祭祀河神,但他又不願用活人祭,便用面粉大緻做成人頭模樣投入江中,這才得以平安返回。最初,這種面團被叫做“蠻頭”,取蠻人頭之意,後來才變成了饅頭。
當然,這類民間傳說的版本有許許多多,有的說法是諸葛亮為征讨南蠻而尋得了借陰兵之法,但又不願殺人祭祀來祈禱神明庇佑,于是便借用了饅頭。總之,民間普遍流行的說法都認為諸葛亮就是饅頭的發明者,因此制作包子饅頭的人都奉大名鼎鼎的諸葛亮為祖師爺。
除此之外,諸葛亮最出名的事迹之一便是“隆中對”,他在草廬當中給劉備謀劃了未來的方向,闡述了計劃和目标,從而得到了劉備的誠摯邀請。現在一些專業做項目策劃的人便也奉諸葛亮為祖師爺,認為他在草廬提出三分天下之策,就是一次闡述策劃案的完美典範。
如果說奉黃帝、諸葛亮為祖師爺的各行各業還多少有些依據,那奉哪吒為祖師爺的行業就有些诙諧了。作為我國神話中著名的人物,哪吒的形象一直是腳踩風火輪、手持乾坤圈,後人牽強附會,便将哪吒尊為了自行車業、輪滑業,甚至藝術體操業的祖師爺。當然,這些說法都比較荒誕,所以并沒有得到多少認可。
總的來說,正如上文《淮南子》中那句話說的那樣,人們都尊奉古代聖賢而輕視如今的人,所以尊古代名人為始祖是一種提高曝光度,換取認同的絕佳方案。正如各種小吃都會編造一個乾隆皇帝下江南曾經嘗過的故事一樣,追認曆史名人為祖師爺,更多的其實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附加價值,從而提升自己的行業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