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明朝的各種科舉制度
明朝的各種科舉制度
更新时间:2024-10-20 23:16:58

明朝的各種科舉制度(明朝科舉考試制度)1

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在明朝發展到頂峰,是這一制度發展最快,最為完善的時期。科舉考試大緻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相當于現在的省)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分别在考生所處的南、北京府、各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舉行,又叫鄉闱。考試時間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闱。考試分三場,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中舉意味着一隻腳已經踏入仕途,日後即使會試不中也有作學官、當知縣的機會。範進中舉就是一個最鮮明的例子,中舉了,從此可以為官、吃皇糧。

明朝的各種科舉制度(明朝科舉考試制度)2

遭遇會試舞弊案後落魄的唐伯虎故居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的三月初一舉行,明憲宗成化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隻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隻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殿試會試後,考生通稱進士,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正史記載的隻有正統年間的商辂一人,由此可見連中三元難度之大。洪武年間的黃觀在“靖難之役”中明确反對朱棣等原因,史料中明确記載他中三元中的會元、狀元,是否曾中過解元存在争議。

明朝的各種科舉制度(明朝科舉考試制度)3

金榜題名時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讨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閣的局面。明代著名文學家,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楊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二十四歲時,殿試第一,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三國演義》開篇《臨江仙》就是引用楊慎的作品: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成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明朝的各種科舉制度(明朝科舉考試制度)4

楊慎

朱元璋創建大明之初,開國功臣大多學識不高,他們是通過在戰争中出謀劃策或奮勇殺敵而成為朝廷要員。大明江山穩定後,普通民衆隻能通過科舉考試實現自己做官的願望。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