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故事,說的是公元前606年,鄭國受楚國的命令派兵攻打宋國。宋國任命華元先生為大将,準備迎戰鄭國,一個叫羊斟的人是華元先生的司機(車夫)。戰前,華元先生殺羊犒勞将士,每個将士都分得一份羊肉湯。可是,做為将軍司機的羊斟先生卻分不到羊肉湯,感覺很沒面子,心裡窩着一肚子氣。于是,在打仗的時候,羊斟先生一怒之下,将華元先生坐的車駛入敵陣,緻使華元先生兵敗被俘。後來他還得意洋洋地說:你華元不是很牛嗎?分羊肉湯時你可以做主不分給我,但打仗時還得由我,完全不把華元先生放在眼裡,把華元先生氣得要死。這就是成語“羊斟慚羹”的來曆,一個國家因此毀在一碗羊肉湯中。不能不說讓人感到悲哀。這兩個活寶,到底誰對誰錯?有待我們論證。
另一個故事則是來源于西方,大概1671年的一天,有一個叫泰勒的家夥,他宴請法國路易十四國王,因烤肉和魚沒有令國王滿意,竟拔劍自刎了,這家夥實在太偏激了,又太愛鑽牛角尖,行為真讓人大跌眼鏡。以上這兩件事是因吃而發生并帶有悲戲色彩的曆史故事。當然,希望這種事以後不要再發生。
做人難,做吃亦難,做一個能夠與上面兩位一樣,擁有很高地位并運籌帷幄的人更難。做吃也一樣,一個成功的廚師,他的人生肯定是豐富多彩的,也是成功的。因為他嘗過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世态炎涼。所以他做事和做菜一樣,認真、嚴謹,他考慮到的事會涉及方方面面,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但會做,還會寫、會算,并且還要會管,會用人。同時也不失活潑、開朗、并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的知識。要知道,作為一個廚師,開發一道新菜,遠比發現一個星球和寫出一首詩歌更讓人心情愉悅,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廚師,同時,前途也是一片光明的。(有同感的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