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潘立超
北京時間8月1日上午,在東京奧運會女子鉛球決賽中,中國選手鞏立姣為中國田徑隊拿下本屆奧運會第一枚金牌備受關注。加上中國舉重隊在奧運會上頻繁奪金,也讓舉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半島全媒體記者在近期,在青島市體育運動學校實地探訪相關項目發現,像如鉛球等投擲項目并非人們想象中那種“胖子的遊戲”,僅僅力量大是遠遠不夠的,如果用好技巧的話,同樣可以以弱勝強;而舉重也是因為選材原因,讓人變矮也是一個觀念誤區。青島相關項目的從業者也表示,這次奧運會提高了人們對于這些冷門體育項目的關注度,也改善了對于這些項目的傳統印象。
鉛球扔的遠并非隻靠蠻力長期以來,在國際綜合性的體育賽事中,作為金牌大戶的田徑項目整體上一直是我國的弱勢項目。然而,回顧中國運動員在世界性田徑項目上的比賽曆程不難發現,投擲項目是中國田徑項目中為數不多的優勢項目之一,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人們對于投擲項目有不少印象當中的誤區。
鉛球訓練
近日,半島全媒體記者來到了青島市體育運動學校的訓練場上,看到青島市田徑隊的鉛球隊員們在這裡進行訓練,而這些訓練的隊員當中,并非都是人們想象中的那種“胖子”,有的隊員身材也很“苗條”,但是相對瘦弱的身體中同樣蘊藏着巨大的能量,把鉛球扔得很遠。
據了解,青島市體校的投擲項目在1976年春學校初建之時才起步,且一直處于業餘訓練的萌芽狀态,周玉進教練在青島市體校執教三十多年來,已向上一級運動隊輸送了運動員三十多人,輸送大學生60多人。周玉進在上高中期間參加了青島市中學生運動會均獲前二名;并開始對旋轉推鉛球技術産生濃厚的興趣。旋轉推鉛球技術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成績最好的推鉛球技術,目前世界賽事中90%的少年選手和男子選手在使用這一高難度的技術。而在少年周玉進認真鑽研旋轉推鉛球技術的那個年代,世界上僅有寥寥可數的人在使用該技術,電視轉播還未普及,各國的技術交流也并未像現在這麼頻繁,能夠自己研究出來這種技術已是相當不易,如今,在世界最高水平的鉛球比賽當中,幾乎所有鉛球運動員都是使用這一技術。
據青島市體校田徑項目有關負責人孫茂林介紹,因為多年以來的誤區,人們對于鉛球的印象往往都是“胖子”才能玩的運動,導緻近年來基層選材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家長往往都不願意讓孩子去練鉛球,其實鉛球想要扔得好,并非隻是力量大就夠了:“選手的身高,協調性,速度都要兼顧,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靠蠻力取勝,現在訓練都越來越科學,如果技術運用到位,以弱勝強的戰例是經常出現的。通過投擲項目的訓練,孩子不僅可以收獲一個健康的身體,還可以塑造自信的心态,提高适應能力,在生活中更能産生戰勝困難的信心,而且女子鉛球一直是我們國家的優勢項目,在國内外比賽當中相對來說能取得好成績,對将來升學等都有幫助。”
舉重盡顯“撸鐵”的力與美今年東京奧運會截止到目前,中國舉重隊已經斬獲五金一銀,賽場上舉重隊員們一身健碩的肌肉讓很多健身愛好者十分羨慕,而斬獲金牌的中國舉重隊員們也并非是人們傳統印象中的“大胖子”,勻稱的身材和強大的精神力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同樣由于種種原因,人們對于舉重也存在印象中的誤區。
舉重杠鈴訓練
在距離體校田徑場不遠的舉重館,就能看到一群體型勻稱的少年,他們或在隊友的幫助下做着訓練前的熱身動作——壓腿、拉韌帶、壓肩膀,或在教練的注視下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着爛熟于心的舉重動作——屈腿預蹲,深吸一口氣,伸腿伸臂将杠鈴舉過頭頂,再将兩腿收回平行保持靜止,随後将杠鈴放下。一舉一放的力量積聚與運行經常讓泛着稚氣的小臉憋得通紅。年齡更小的隊員則是沒有盲目上重量,而是進行一些基礎動作的訓練。炎炎夏日當中,訓練結束往往都是汗流浃背,脫下訓練服之後,一身健碩的肌肉同樣讓人驚歎“撸鐵”的力與美。
舉重隊員的一身肌肉
今年16歲的朱昊志經過長年訓練,已經擁有了一身比同齡人更加強壯的身體,每每被問到是否辛苦時,朱昊志帶着羞澀的笑回應:“不累,一點都不累!最近一段時間通過關注奧運會舉重比賽,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到舉重項目的魅力和為國争光的榮譽感,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後能夠站在奧運賽場為國争光。”
舉重隊員的一身肌肉
據青島市體校舉重隊教練員鄧阿鵬介紹,因為多年以來的誤區,不少人認為舉重會把人壓矮、使人受傷,舉重比賽也缺乏觀賞性,導緻很多家長不願讓孩子練舉重:“其實并不是舉重讓人變得矮,而是因為項目的特點,隻能選擇個頭不高的人,個頭小點,需要對抗重力做的功能少很多。就像籃球一樣,并不是打籃球讓人變高,而是選了更高的人去打籃球一樣。 事實上,舉重是一項融合技術和力量的很有價值的運動,它對軀幹穩定性、爆發性和身體協調性都有着極高的要求,即使孩子不走舉重的專業路線,也可以通過舉重的一些訓練技巧,讓孩子擁有一個更強壯的身體和更自信的品格,這次奧運會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舉重這個項目,逐漸改善對這個項目的誤區,這也是個好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