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鲸不屬于魚類,而是屬于哺乳動物,包括一些海豚和淡水豚也是這樣,它們是從陸地上回到海洋中生活的,那麼鲸的祖先到底是什麼樣子?又是怎麼從陸地上返回到海洋中生活的呢?
世界上現存的鲸類有12科77種,都屬于哺乳綱鲸目動物,它們當中最大的藍鲸體長可達33米,重達150噸以上,最小的豚類僅有1米左右,體重不足100公斤,可以說個頭大小差異巨大。那麼生物學家們是從哪裡知道鲸是哺乳動物,并且是從陸生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呢,除了其胎生哺乳的繁殖方式之外,現代鲸有頸而不明顯,有前肢卻呈鳍狀,有後肢但完全退化。因此,古生物學家猜測鲸的祖先曾在陸地上活動過,并且在世界各地都發掘出了其從陸生哺乳動物一直到如今海洋中生活的各個階段的化石,對其進化狀态的設想是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證明的。
鲸從陸生哺乳動物的進化開始于5000萬年前,起初他們是一種和羊形狀、大小與體重都差不多的偶蹄類哺乳動物,被叫做印多霍斯獸或巴基鲸,但其可能是雜食或者肉食動物,其和現在的鲸魚以及海豚沒有什麼相似之處,由于一種未知的原因,它們開始傾向于在水中生活,先是進化成了類似水獺的動物,被稱為陸行鲸、遊走鲸,接着又成了和如今的海豹,海獅,海象,海牛差不多的樣子,被叫做硬齒鲸,其從陸生動物進化為水生動物花費了至少1500萬年的時間,有足夠的化石可以證明它們的這一演變。
比如曾有來自巴基斯坦的四組早期鲸魚化石可以解釋鲸魚在适應水下生活的同時其耳朵的進化過程,而4300-4600年前的鲸魚還有短腿、長尾和長嘴,有的還有強壯的後肢,這個階段的鲸魚被稱為羅德侯鲸,它們被認為是分散到世界熱帶海洋的第一批鲸魚,其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已經進化出一套可以适應水下生活的聽覺系統,為其後來進化出的超聲波發送和接收裝置打下基礎。
接着,它們的前腿逐漸退化為鳍狀肢,後腿和臀部消失,不過尾巴卻越來越大,并且長成了類似魚類的橫向生長的樣子,不過現代鲸後部骨架仍然都還保留着骨盆的痕迹,而且經常發生返祖現象,比如一些新生鲸有的竟然長有後肢。
從上面的鲸進化就能發現,最早的基因就是一種偶蹄類哺乳動物,其進化順序是印多霍斯獸→鲸→遊走鲸→羅德侯鲸→硬齒鲸→現代齒鲸和現代須鲸,其進化和演變體現了進化論中适應環境和自然選擇的作用,這些演變體現到了它們的基因改變上,造就了現在多種多樣的鲸豚類動物。其體型和陸生哺乳動物完全不同,開始變成和魚類很相似的流線型軀體,而且分化出了捕食方式和大小很不相同的鲸類和豚類,再比如鲸類中個頭很大的藍鲸、須鲸、虎鲸等,由于抑制生長的基因缺失,所以它們一生中都會不停的生長,通常年齡越大個頭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