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2個世界艾滋病日。在江蘇常州,有這麼一位女醫生,23年來,每天與艾滋病、麻風病患者打交道,堅守在艾滋病、麻風病防治一線,她是今年國家麻風防治行業最高獎項——“馬海德獎”獲得者,是上百位艾滋病患者的“樹洞”醫生,她說:“在我眼中,艾滋病患者隻是比正常人多了一個叫HIV的病毒。”12月1日前夕,記者專訪江蘇好醫生、常州常武太湖醫院社會防制科主治醫師丁陳麗。
12月是結交 “恐艾症”患者的季節。
記者見到丁陳麗時,她剛剛參加完一場艾滋病防治社區行活動。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傳主題是“社區動員同防艾,健康中國我行動”。活動現場,在歌舞表演中穿插着艾滋病防治的小知識,艾滋病有哪些傳播途徑、艾滋病人可不可以結婚生孩子、萬一感染了要怎麼辦? “現場很多百姓說艾滋病人不可以結婚,更不可以生孩子。其實我們艾滋病人是可以結婚生孩子的,比如說男方是陽性,女方陰性,如果想生小孩,可以到專業的機構去服用一個輔助抵抗HIV病毒的藥物;如果女方是陽性的,可以得到免費的母嬰阻斷治療的服務。”通過知識小問答的形式,丁陳麗在現場宣傳了國家對艾滋病病人的“四免一關懷”政策。
一場活動下來,百姓對于艾滋病的接受程度,丁陳麗覺得比過去有很大的改觀。來到丁陳麗的診室,這裡跟醫院普通診室一樣,十來個平方,與求詢者之間隔着一張桌子,丁陳麗一般不戴口罩手套,“一天裡,求詢者會來十幾個。我們就這樣交談,沒有什麼隔離措施。” 通過與求詢者的交流,丁陳麗會初步判定是否需要艾滋病檢測。“身邊的‘恐艾症’越來越多,有些人明明沒有高危行為,隻是被東西劃破手了或者其他什麼接觸,根本不可能引起艾滋病傳播的,也會來咨詢,特别是12月一到,門診量就多了。”丁陳麗介紹。
艾滋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談“艾”色變才可怕。
1996年,18歲的丁陳麗從衛校畢業,來到常州唯一一家麻風病醫院——常州常武太湖醫院工作。關于麻風病,課本上的知識,丁陳麗爛熟于心,但上班第一天,看到身體殘缺的病人,聞到陣陣的惡臭,丁陳麗的心涼了半截。“一個叫王大爺的麻風病人悄悄把一顆糖擺在了桌上,然後用胳膊一點一點把糖推到我面前……”丁陳麗注意到,大爺不用手,是擔心嫌他手不幹淨,她的眼睛濕潤了。糖在嘴裡融化那刻,紮根在此的心堅定了些。一般人看都不敢看的潰瘍皮膚,丁陳麗每天幫他們清洗、換藥,一做就是23年。丁陳麗說,麻風病、艾滋病都可防可治不可怕,根深蒂固的歧視和談“艾”色變才可怕。2005年丁陳麗接手常州武進區的艾滋病防控工作。
“中國現在很多感染者自己是不知情的,他明明已經感染了,但是他不來做檢測,不清楚自己的感染狀況,就會傳給配偶、孩子。”向艾滋病感染者當面告知,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環。丁陳麗經常因電話通知對方來面談,被罵被拉黑,甚至被威脅。“這樣的情況是經常發生。一個公職人員,我們打電話跟他核實信息,問他是不是前陣子在某某醫院住院的,跟他講我們接到了一份關于你的艾滋病确診報告,需要你帶上身份證,到我們門診來一趟,重新抽一份血,核實一下本人是否能夠跟這份報告吻合起來。他一聽說他感染了艾滋,脫口大罵,反正很不好聽。”
多次緻電,最終被拉黑,因一直沒能聯系上病人,科室沒有出具這位病人的HIV确診報告,但在半年不到的時間,因為其他的機會性感染,這位病人再次住院查出HIV感染。“後來因為他想要抗病毒治療了,到我們這裡,他一來就跟我說,不好意思,我那時一下子不能接受自己得病,對你們态度很不好。”丁陳麗表示完全理解,并不忘給他支招。“我們就會跟他講,你一定要跟配偶講的,畢竟你有可能會傳染給你的配偶。我們還會幫他想辦法,比如說,你可以跟自己配偶講,我這邊有一個免費的檢測,是查肝功能異常的,帶她來抽個血。我們會出暫時先不讓他配偶知道病情的這種‘小招’。”丁陳麗笑稱,有時為了這些,覺得是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
艾滋病人最需要什麼?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艾滋病分感染者和病人,管理是家庭化治療,感染者6個月随訪一次,病人是3個月随訪一次。”随訪管理轄區内的艾滋病患者是丁陳麗日常工作。童話故事《皇帝長了驢耳朵》裡的“樹洞”是一個可以袒露心聲,絕不會洩露秘密的地方。漸漸地,丁陳麗成了百位艾滋病患者的“樹洞”醫生,手機保持24小時開通, “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呈‘兩頭翹’趨勢,即學生和老年人。傳播途徑,現在幾乎是95%以上為性傳播途徑。我們去年發現的一個感染者,他是一個學生案例,剛剛大一,是在高二的時候,有過無保護男男性行為。半個月來,他幾乎每天都給我打電話,有輕生的念頭,一打一個小時,吃飯的時候也隻能把飯碗放下來跟他聊。反複跟他說,現在艾滋病可以免費治療,隻要堅持按時服藥,把病毒控制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的話,跟正常人是一樣的。”
為此,丁陳麗有個特殊的朋友圈,隻加艾滋病病友,為了保護個人隐私,貼心的她沒有建群。在這個朋友圈裡,她給病友的日常點贊,随時聆聽他們的困惑,并督促上百位艾滋病病友按時服藥,檢查,甚至還當了一回媒婆。“他們會來找我,說丁醫生你這邊可不可以介紹(對象)?正好我這裡有一個女孩子。她是因為找了一個外籍的男朋友,感染了艾滋。因為雙方都有這種想法和需求,我就把兩個人約到了一起,然後這兩個人還真結婚了,結婚還請我去吃喝喜酒。”
從醫23年,艾滋病防治工作14年,今年丁陳麗獲評“江蘇好醫生”。什麼是好醫生?醫術之外,有讓人感動的人文色彩。采訪中,丁陳麗不止一次,這樣描述着她的艾滋病病友們。“他們在我眼裡,跟正常人一樣,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别,我們一起吃飯,聊天,處得很好。我跟很多人說,艾滋病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你隻要正規的治療,每天按時服藥,把病毒控制在很低的狀态下,就跟正常人一樣。在我眼中,他們不是病人,隻不過他們血液中多了一個叫HIV的病毒。”
(來源:江蘇廣電常州中心站/湯琤 江蘇健康廣播/沈穎 劉凱 編輯/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