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早,老人下世後,一般要待五七客,現在待五七客的卻少了,老農告訴你一個原因,早先老人下世後,燒頭七紙,過二七、三七、四七逢七都祭奠一下,然後隆重的儀式就是五七了。農村人傳說死去的人,這個時候頭腦才清醒起來,知道自己身體已經腐爛,已經不在人世,五七那天從睡着的棺材裡出來,看看家人,然後投奔到另一個世界去了。在五七期間,他們還不知道自己離去,有些時候晚上回到家中,還呼喚親人的名字。一般舉行五七客以後,很多親戚朋友在祭拜一下,送最後一個送程。
宋朝大文豪歐陽修曾經說:祭之豐不如養之薄,意思是說,活着時候好好孝敬老人,死了以後都要簡化手續,不能活着時間對親人不好,死了以後隆重祭祀。随着改革開放人們生活日漸提高,壽命也從解放前的40多歲,提高到現在的八九十歲,養老尊老的觀念深入人心,平常老人吃好的穿好的,有病了子女也沒有嫌棄,盡心照顧和醫治他們,所以老人死後也沒有得什麼過度的哀傷。盡心盡力,不覺得對不起老人什麼,在有些地方,還稱之為喜喪。
第二,随着商品經濟的沖擊,農村田園牧歌式的生活逐漸被打破,人們的謀食範圍已經從方圓幾十裡,幾百裡延伸到千裡之外,來回很不方便。十年前,筆者從桐柏回南陽,給老嶽父過五七,時至大暑,來回400裡,濕熱過重,一趟下來,落下了痔瘡痼疾,時時發作,每每想起就痛處難以言表。
前天房東趙大嫂父親下世,姊妹幾個剛剛到外地工作,還沒有落好腳,這邊打來電話,便匆忙趕回來,外加表親,姻親等其他老親舊眷,都是從天南地北趕回來,喪事辦了,當即商量五七之時,約定不在回來,随後清明或十來一相見。
那麼五七客怎麼待?就在下葬的當天,就待了,俗稱回靈席,五七那天客人們就不在待了,老農告訴我們,一般自己的嫡親子女祭拜一下燒個紙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