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鄉,把辦喪事看得特别重要。認為生與死都特别重要!一個老人去世到下葬有一整套的程序。即便到現在,雖有簡化,但還是尊崇原來的風俗行事!家裡老人病逝如山倒,一個老人病逝,先要去重要親戚家去報喪,也就是到病逝的娘家人那兒給予報喪,娘家人商量後就會派人去料理逝者的事務。現在大部分人都自己做主,再習慣性的征求一下娘家人意見,比如在家停靈幾日,都要主家決定,原來大部分都看黃道吉日下葬。現在條件便利啦!一般隔三天就出殡。最要緊的請陰陽先生選地、破土,這是逝者以後最重要的一件事!請來陰陽先生好煙好酒好吃好喝招待,然後主家就和陰陽先生去地裡看地。主家說了大概意思後,陰陽先生,最後拍闆在那兒成穴,也就是死者的墳地啦!這是一件鄭重的事情,有些生前就看好了!然後就請打墳的開始破土動工。
家裡派得力的人去集市買各種需要的東西,購置各種物品招待客人!一般死者的穿戴是預先就準備好的,在病重期間就置辦好的。衣服定制主要還是老一代流傳下來的,人病逝以後,家人都要給死者梳洗、打扮、穿新衣服,男的擡出棺材打掃搓洗,準備妥當後,就會進行入殓。下坑前,要燒什麼下坑紙,全家人跪拜,男的女的大聲哭啼哀悼!然後就會給死者的棺木裡放穿戴或冥币,這中間也有一些禁忌,什麼能放,什麼不放,都有嚴格的講究!放好以後,進行燒紙祭奠!
然後搭建靈堂,做紙紮及擺放各種祭品,有金山銀山,童男童女等。我們那兒還做八杆紙。現在一般老人去世後,都大動鼓樂祭奠。我們那兒是埋人的前一天開始請鼓樂,這其中還要請禮賓先生。等這些人都到齊以後,就去祖墳去祭老墳,所有的親人(重要親人)都披麻戴孝,端着祭品,禮賓先生緻唱詞,恭讀祭文,樂鼓手等集聚老墳進行祭奠!祭完老墳,就去新墳祭之。然後回來,等待一些親人來燒紙!每來一撥客人,鼓樂就開始吹打起來,一般喪事用的都是哀調!凄凄切切的調子,引得人直落淚,等親人來得差不多啦!就開始吃晚飯!吃完飯後把親戚安排到别家臨時休息,我們那兒是黑夜(埋人前一夜)祭拜,重要的親戚都要進行祭拜!現在都有所簡化,為了節省時間!幾個同類型的合并為一祭進行!一般的最少都祭五六祭吧!禮賓喊着禮數,輪到鼓樂的時候,他們就會吹打起來,一般開始的時候比較長,後來也就愈來愈短,原來埋人的時候,大部分祭完也就天明啦!祭完以後要吃飯以示謝意!吃完飯才去休息!
出殡日當天早上八九點開飯,一般吃飯後還有兩祭,一祭是孫子輩祭祀,也叫“示靈”,每一祭都有祭文,自己會寫的自己動手親自寫,不會寫讓禮賓先生代勞!一般都是歌功頌德,述說死者的功勞與德望!示靈完後,村裡人就會擡出棺木,向村莊中心位置擡去,所有的鄉親們都會參加,做最後一次告别儀式。期間在村中心位置還有一祭,叫“路祭”!這也是最長的一祭,路數基本上是一緻的。這一祭由侄兒們祭拜!兒孫們放聲大哭,吹鼓手用盡心力的吹打,也是給他們自己做廣告!因這時候人最多,祭完這一祭,除女人以外,所有人都向墓地出發,我們那兒大部分都是用人來擡棺木,路上多人進行互換。也有特别遠的用車拉!到達墓地以後,要把棺木掉入墓穴,這時要響炮,我想也是圖個吉利吧!陰陽先生,下去照看擺弄一番,該擱的東西要完完整整、恭恭敬敬的放進墓穴,最後由孝子及内侄下去看棺木擺放的位置是否對着哩!然後進行封窯口!用事先裝好土的塑料袋子把窯口壘結實,再放一遍谷杆。這些都弄好以後,就開始向墓穴填土,當把墳墓攢起來以後,還要把水路弄好,以防雨水侵襲。還有一祭叫“謝土神”,也叫“祭土”。一般由孝子進行!做完這一切,人也就入土為安,樂鼓手吹打着回家,廚房準備好酒菜以後,等照應事的把人安排好,也就開始了上午的酒席!第二天重要親戚還要去墳墓進行祭奠!叫“複二”,至此埋人才告一段落!以後還要進行供七,為老人燒紙,比如,頭七,五七,百日,頭周年,二周年,三周年,都要去墳地進行祭拜!
回想那埋人的一次次悲壯場面,不禁潸然淚下!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