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卵匠”其實最早是古代一種職業。
北魏《齊民要術》雲:拟供廚者,宜剩之,剩法:生十餘日不裹,齒脈,碎之。
剩:動詞,閹割 ;剩法:閹割的方法;閹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圈養和育肥。
這是古代閹割的一種技法,閹割的人用布裹住畜生的睾丸,然後用牙齒将其咬碎即可,所以後來民間形象的稱他們為“咬卵匠”。
北魏《齊民要術》
不過到了現在“咬卵匠”的意思完全完變了。在川渝方言中“咬卵匠”是指腦殼一條筋的人,不讓為之,偏要為之,一條道走到黑,是對倔強最極端的形容。
至于古代的“咬卵匠”是怎麼演變成現在“咬卵匠”,無從考究,我們就逐字來解釋“咬卵匠”,從中去尋找答案吧。
咬“咬”,方言念作“ngao(上聲)”,動詞,口吻部以至整個面部,所能做出的動作中,咬是最有力量的。
“咬卵匠”的“咬”有多種來源,也相應地具有不同的方法和作用。我們來看看幾種咬法。
咬定青山不放松
出處: 清代·鄭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裡的“咬”把岩竹拟人化,傳達出它的神韻,表現出了竹子那種不畏艱辛,與大自然抗争,頑強生存的精神。
這種“咬”是一種堅持,一種堅韌,一種堅強,一種信守,一種執着,也可以說是一種犟。
清代·鄭燮《竹石》
咬文嚼字
出處:元·喬吉《小桃紅·贈劉牙兒》曲:“含宮泛微,咬文嚼字,誰敢嗑牙兒。”
這裡的“咬”是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死摳字眼,亦稱鑽牛角尖。雖說這個“咬”本意貶義,但許多絕世佳文都是“咬”出來的。
古今中外許多名人,無不對文字心懷敬畏深下功夫。有的"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有的"二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有的“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須”;有的"語不驚人死不休"。
這種“咬”是一種謹嚴,一種追求完美,是一種對自己對他人負責的态度。
咬文嚼字
咬住不松口
蜜獾,人送外号平頭哥,惹誰都别惹平頭哥,一旦被它咬上了,海枯石爛都不松口!
某些剛愎自用的人、某些吹毛求疵的人、某些有逆反心理的人、某些憤世嫉俗的人,就是這樣,如同平頭哥一樣,認準了,不管你說什麼、怎麼說,他都反對;不管你做什麼、怎麼做,他都貶低;不管你要求他什麼、怎麼要求他,他就是要和你對起幹。
這種“咬”就是用來氣人,膈應人的。
蜜獾,人送外号平頭哥
卵卵,特指動物的,如蛋雞蛋鴨蛋鵝蛋,這裡的卵是指男性睾丸。
川渝人罵人時,喜歡把生殖器挂嘴上,如卵人,關你卵事、有卵用等。這個“卵”等同于“屁”。
這裡的卵也可指要害,當你不得不得不和咬卵匠糾纏時,一定要小心地守護好自己的要害。一旦你說漏嘴,他們會直中要害,說得你啞口無言,毛焦火辣。
直中要害
匠匠和犟同音。
犟:不服勸,聽不進人言,脾氣倔得和頭驢一樣。
為了更加突出“咬卵匠”的倔強,後來的人就寫做了“咬卵犟”。
脾氣倔得和頭驢一樣犟
“咬卵犟”的用法綜上所訴“咬卵犟”這詞,字字透露出倔強,并且可褒可貶。
貶:
“咬卵匠”一定是撞南牆不回頭,不見棺材不掉淚,一根竹竿殺登底。一條道走到天黑……讓他去東,他一定去西,反正就是要和你對着幹。屬于無中生有、無理取鬧、不可理喻的一類人。
你不要妄想去規勸他,把他拉回正軌,你隻是徒勞。隻要他認準了一個方向,十匹馬也拉他不回,十足的頑固分子。
“咬卵匠”犟到什麼程度?犟到要将别人的卵咬住,要其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為了犟赢了,打诨撒潑在所不惜,可見這樣的犟需要多大的潑皮精神。遇到這類人,奉勸大家遠離之。
在這次疫情當中,就湧現出一大批的“咬卵匠”,他們的表現為喊他戴口罩他偏不不戴口罩,喊他出示出入證他偏不出示,喊他莫去打堆他偏不要去打堆……
對于這樣的“咬卵匠”,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制裁。
“咬卵匠”
褒:
對于刻苦鑽研、持之以恒的科學家、藝術家和文人學者等,我們可以稱他們為“咬卵匠”,他們可以為了一個學術問題,鑽研得不眠不休;可以為了一個字一句話,争論得面紅口赤。對于這樣的“咬卵匠”,我們要為其加油鼓勁。
各行各業需要更多這樣的“咬卵匠”。這樣的“咬卵匠”是國之棟梁,國之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