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兒童發展理論自考真題及答案
兒童發展理論自考真題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10-12 10:25:53

兒童發展理論自考真題及答案(自考兒童發展理論複習資料)1

第一章 緒論

1、心理學的基本問題

(1)心理學兩個基本問題:第一,心理學是什麼?第二,怎樣研究心理現象?

(2)心理學誕生的标志:1878年,德國心理學家馮德在萊比錫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标志着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3)心理學面臨的是一個高度複雜的對象——人。無論把心理學當做自然科學來看待還是當做社會科學來看待,任何一個學派運用任何一種方法,都隻能在有限的範圍内揭示有限的規律和作出有限的貢獻,“心理學有必須承認的一個事實,即沒有哪一種理論或範式能包容人類行為的廣闊範圍和全部複雜性”。

2、什麼是發展

(1)發展是由一種新結構的獲得或從一種就結構向一種新結構的轉化組成的過程。

(2)發展是一種變化,是一種連續的、穩定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在個體内部進行的,發生在個體之外的變化不能稱之為發展。也不是所有的内部變化都可以成為發展。空間變化、非空間變化雖然具有可逆性,但不具備連續性和穩定性的特性。發展還可以說成“是由決定要素之間聯系的基本規制的獲得或變化組成的”。

3、指導研究

(1)理論還能啟發思考。指導觀察和産生新信息。

(2)理論不僅能促進研究者新的觀察,而且還能促進我們重新考察那些早已脍炙人口而反遭忽略的變量。

(3)事實上,每一個研究者總是在理論的指導下從事兒童發展研究的,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從假設起步的,而假設必定來自于一定的理論。

4、發展理論的主題

(1)心理的實質:從心理學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質,就是心理的實質的真實内涵。在機械輪的觀點中,整個世界好像是一台在時間和空間中運轉的機器,它的理論基礎是牛頓力學。與機械論相反的是機體論,該思想起源于萊布尼茨。

(2)量變與質變:機械論強調外部環境、刺激對人的心理行為的決定性作用,其邏輯的結果是認為心理的我發展隻是對刺激作出反應的量的多少,而無法涉及質的變化。

(3)遺傳與環境(或成成熟與學習):關于遺傳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觀點在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中得到了詳盡的闡述。他在分析發展的因素時指出了成熟、經驗、社會環境和平衡化的各自作用,成為相互作用論的代表。

5、發展理論與學前教育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兒童心理發展理論,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理論支柱之一。一切科學研究的目标是為了構建理論。

高頻考題

1、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每一項科學研究的結果都具有( )

A:模糊性 B:不确定性

C:真實性 D:可逆性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發展理論與學前教育,由于客觀的和主觀的因素,每一項科學研究的結果都具有不确定性。故選B。

2、機械發展論強調,發展的決定因素是( )

A:内部變化 B:外部環境

C:内在機制 D:遺傳基因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量變與質變這一知識點,機械論強調外部環境刺激對人的心理行為的決定性作用。故選B。

第二章 成熟勢力學說的發展理論

1、格塞爾成熟勢力學說的基本觀點

在心理學界對于兒童心理發展的動力因素有兩種對立的觀點:

(1)一種觀點認為兒童所具有的生理基礎和遺傳物質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遺傳決定論);

(2)另一種觀點認為兒童所處的環境、教育、社會條件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環境決定論)。

2、遺傳基因決定着兒童發展的順序

在遺傳與環境作用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物學結構,而這個生物學結構的成熟取決于遺傳的時間表。

3、發展的性質

格塞爾認為,兒童的生理熟表現為通過從一種發展水平向另一種發展水平突然轉變而實現的,不同水平之間的行為是不連續的,這種不連續性表現為波峰和波谷周期性的變化。

格塞爾認為,發展的本質就是結構性的變化,結構性的變化是行為發展變化的基礎。

4、發展的原則

(1)發展方向的原則。這一原則告訴我們,兒童的發展具有特定的方向性。表現為:1)由上而下,例如:新生兒的頭部發展較腳部發展要早。2) 由中心向邊緣,3) 由粗大動作向精細動作發展。

(2)相互交織的原則。 人體的結構和動作是相互對稱的,對稱的兩邊需要均衡發展。

在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有一個方面占優勢,過一階段又會以另一方面占優勢,如左右手的交替使用,使兩隻手達到均衡互補。通過相互交織,達到相互平衡,最終把發展引向整合并達到趨于成熟的高一級水平。

(3)機能不對稱的原則。盡管發展平衡,但最終會有一邊占優勢。

(4)個體成熟的原則。這是格塞爾理論的核心原則,即認為個體的發展取決于成熟,而成熟則取決于基因所決定的時間表。在兒童尚未成熟之前,有一個準備的狀态。這個準備狀态實際上就是生理機制由不成熟向成熟過渡的階段。在格塞爾理論中,準備,是一個解釋學習的關鍵概念。

(5)自我調節的原則。兒童的發展不是直線型的。它是波浪起伏的,有自身發展的節奏,如發展的步伐有時較快,有時較慢;有時是前進,有時表現為倒退。

5、行為模式與個别差異

(1)所謂的行為模式,是指神經運動系統對于特定的情境的特定反應。每一個特定的行為模式都标志着一定的成熟階段。

(2)格塞爾把診斷的範圍确定在動作能、應物能、語言能和應人能四個方面。

(3)在格塞爾和他的同仁們看來,個别差異主要是量上的差異而不是質上的差異,因為決定質的關鍵因素是成熟,而成熟對于所有兒童來說是一個受基因控制的普遍的自然法則。

6、格塞爾發展量表

格塞爾發展量表是當時規模最大、内容最豐富、資料最翔實、影響最深遠的測量工具。它的問世,帶動了一大批嬰兒測驗的編制,也極大的推動了早期兒童的研究工作。

7、全面理解成熟理論,積極進行文化傳遞

(1)第一,它有适應作用;(2)第二,它有準備作用;(3)第三,它有可塑作用。

高頻考題

1、“不成熟”在兒童發展中的價值不包括( )

A:适應作用 B:準備作用

C:加速作用 D:可塑作用

答案:C

2、根據格塞爾的觀點,每一個特定的行為模式都标志着一定的成熟階段。

A:√ B:×

答案:選項:A論述:格賽爾認為發展本身就是一個行為模式不斷演變的過程。

第三章 行為主義發展理論

1、什麼是行為主義

(1)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是美國心理學家華生,該理論後來被斯金納和班杜拉發展成新行為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重大的發展。

華生把有機體應付環境的一切活動稱之為行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适應環境的反應系統。

(2)刺激與反應:華生認為外部環境或身體内部組織中的任何變化都是刺激;刺激必然屬于物理的或化學的變化。

(3)人的反應分為:1)明顯的遺傳反應,如抓握、吸吮;2)潛在的遺傳反應,如内分泌腺的分泌;3)明顯的習慣反應,如打球、遊戲;4)潛在的習慣反應,如思維。

2、行為主義的思維

華生按不同的言語形式思維劃分為三類:(1)習慣的思維。(2)無聲的思維。(3)計劃性的思維。

3、行為主義的情緒

華生強調情緒是一種“模式反應”。兒童具有三種情緒的基本模式:(1)懼。(2)怒。(3)愛。

兒童所具有的三種非習得情緒是以後在環境中發展為習得情緒的基礎,而導緻情緒發展的機制便是條件反射。

4、行為的分類

斯金納認為行為分為兩類:

(1)第一類是應答性行為,或應答性學習,這是經典行為主義和條件反射中由刺激引起的反應行為。

(2)第二類是操作性行為,或操作性學習。操作性行為不是由刺激激發,而隻是有機體自身時不時地發出的行為。

5、兒童行為的強化控制原理

(1)強化:使有機體在學習過程中增強行為發生頻率的刺激。可以通過強化來塑造兒童的行為。

(2)強化的分類:

1)強化可以分為連續強化和間歇強化。

①連續強化指強化物連續多次地反複出現,對每一個合乎要求的正确反應都給予強化;

②間歇強化,又稱部分強化,指僅對一部分正确的反應予以強化。

2)強化可以分為固定強化與偶然強化。

①固定強化指當被試出現所期望的反應時,主試按固定時距予以強化。時距由主試随意決定。

②偶然強化指反應與強化物之間的結合是偶然形成的。

3)強化分為積極強化和消極強化

①所謂積極強化,是由于一個刺激的加入而增強了某一個操作性行為發生的概率。

②所謂消極強化,是由于一個刺激的排除而加強了某一個操作行為發生的概率。

6、操作行為主義在兒童教育中的應用

程序教學法體現了斯金納的三個原則:(1)第一是小步子前進原則。(2)第二是主動參加原則。(3)第三是及時反饋原則。

7、觀察學習及其過程

(1)所謂觀察學習,亦稱為替代學習,班杜拉把它定義為“即經由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

(2)觀察學習是一個從他人身上獲取信息的普遍過程。包括:1)注意過程;2)保持過程;3)運動複現過程;4)強化和動機過程。

8、社會學習的研究(1)觀察學習是通過觀察他人所表現出的行為及其結果而習得新行為。觀察學習理論對攻擊性的形成具有良好的解釋性。班杜拉認為,攻擊性的社會化是一種操作性反應。如果攻擊性是采用社會允許的方式來表達,如打球、射擊等運動,就會得到成年人的鼓勵。如果攻擊性是采用社會不允許的方式來表達,如打人、罵人、破壞财産等,就會受到制止、批評,甚至懲罰。所以兒童在觀察攻擊的模式時,會注意什麼樣的攻擊行為會被強化。凡是得到強化的模式他會增強模仿。(2)對于攻擊性行為的起因,班杜拉提出了三個觀點:第一,當個體有攻擊傾向時,任何一種情緒狀态的喚醒都可能觸發攻擊性行力。第二,情緒狀态的喚醒具有誘發攻擊性行為的可能,但情緒喚醒狀态的減弱也有助于降低攻擊性行為發生的可能。第三,接觸或觀察到的攻擊性行為能增加觀察者的攻擊傾向。另外,攻擊性行力的觀察學習還受家庭、社區文化氛圍和信息傳播工具的影響。

(3)家庭成員的攻擊性行為是影響兒童攻擊性行為的最主要的來源。

9、積極運用強化原理,塑造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1)斯金納認為,人的行為大部分是可操作性的,任何習得行為,都與及時強化有關。基于此原理,良好行為的建立也就應該運用強化的原理,激勵兒童逐步學習社會所認同的行為方式。

(2)獎勵是教給兒童在特定的環境中什麼是适宜行為的最快捷和最有效的方法。

(3)強化物有以下幾種:消費性強化物、活動性強化物、操作性強化物、擁有性強化物和社會性強化物。

10、利用消退方法,矯正幼兒的不良行為

(1)消退的概念:所謂消退,與強化的作用正好相反,指的是撤銷促使某行為發生的強化因素,從而減少該行為的發生。

(2)強化與消退的區别與強化與消退都是基于操作條件反射原理的,但前者是試圖增加某行為出現的概率,而後者則是試圖減少某行為出現的概率,不論強化還是消退,都以改變行為出現概率為主旨。

(3)消退法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找到操作性行為的強化物事件,然後逐漸減少或取消強化物事件,以減少該操作行為的出現概率。

高頻考題

1、班杜拉認為,兒童攻擊性行為的最主要來源是( )

A:社區文化 B:信息傳播工具

C:家庭成員攻擊性 D:學校教育

答案:C

2、以下不屬于斯金納程序教學原則的是( )

A:小步前進 B:難度遞減

C:主動參加 D:及時反饋

答案:B

第四章 精神分析學說的發展理論

1、本能與力比多

(1)力比多和饑餓相同,是一種力量,本能(性本能和營養本能)就是借這個力量以達到其目的的。力比多是遊離不定和不可摧毀的。

(2)所謂性生活的倒錯,實質上是性生活的幼稚病。力比多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它與人格的發展是一緻的。

本能與力比多,有機體生命中固有的一種恢複事物早先狀态的沖動是本能。

在力比多的發展過程中存在着停滞和退化兩個危機。

2、人格的結構

(1)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心理結構分為意識、潛意識已經處于兩者之間的前意識。

(2)本我、自我和超我構成新的人格結構:1)本我是最原始的系統,它處于思維的初級過程,是無意識的、理性的、難以接近的部分。2)自我是本我得以與外界接觸的唯一心靈之路。自我是意識的結構部分,它處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間,一面産生于本我,一面連接着現實。3)超我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叫良心;另一部分叫自我理想。

3、兒童心理發展階段

在兒童心理性欲的發展中相繼成為興奮中心,也就産生了相應的口唇期、肛門期和生殖期的發展階段:1)口唇期(0—1歲);2)肛門期(1—3歲);3)前生殖器期(3—6歲);4)潛伏期(6—11歲);5)青春期(11—13歲)

4、兒童的焦慮

焦慮的分類:弗洛伊德提到了3種焦慮:真實性焦慮、神經病焦慮和道德的焦慮

兒童焦慮的來源:1)兒童焦慮傾向來自遺傳。 2)兒童焦慮的根源是由于力比多得不到發洩。

5、弗洛伊德的方法論

精神分析法的三個要點:自由聯想、精神分析暗示和移情。

6、霍妮的基本焦慮理論

霍妮認為早期經驗的影響方式有兩種。(1)早期經驗留下了可被直接追溯的痕迹。早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經曆與後期感到受虐待的傾向有某種直接聯系。(2)童年的整個經曆帶來的某種性格結構,或更确切地說是開始了某種性格結構的發展。一個人的性格結構越不穩定,就呈現出焦慮、消沉或其他病症。

7、基本焦慮與防禦機制

(1)霍妮指出,人的自我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真實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和現實的自我。

(2)霍妮,将無意識的方法歸類于:盲點作用、分隔作用、合理化作用、過分自控、自以為是、捉摸不定和犬儒主義。

8、自我與同一性(1)埃裡克森認為,真正的同一性是對自己的本質、信仰和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後一緻的較為完善的意識,也就是個人的内部狀态與外部環境的整合和協調一緻。

(2)相對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存在着個人同一性與集體同一性;從意識與無意識的角度看,可分為自身同一性與自我同一性。

9、同一性漸成的發展階段

(1)嬰兒期(0-1.5歲):此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體驗着希望的實現。(2)兒童早期(1.5-3歲):此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慮感,體驗着意志的實現。(3)學前期(或稱遊戲期)(3-6歲):此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取主動感,克服罪疚感,體驗目的的實現。(4)學齡期(6-12歲):主要是獲得勤奮感而克服自卑感,體驗着能力的實現。(5)青年期(12-18歲): 該階段發展任務是建立自我同一性(或稱同感)和防止同一性混亂,體驗着忠誠的實現(6)成人早期(18-25歲): 此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克服孤獨感,體驗愛情的實現。(7)成人期(25-50歲): 該階段的發展任主務要是獲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體驗關懷的實現。(8)成人後期(50歲以後直至死亡): 這是人生的最後階段。該階段主要為獲得完美感和避免失望、厭惡感,體驗着智慧的實現。

10、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開拓了心理學新的研究範圍

(1)精神分析學說最突出的貢獻是發現了童年經驗對個體人格發展和情緒健康的重要性。埃裡克森認為遊戲是兒童自我的重要機能,具有自我治療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因此幼兒園教學強調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方式,遵循快樂原則,自由選擇、自願參與,重過程而不重結果,兒童在遊戲中能感受不同内容、規則,體驗遊戲的自然結果,從而幫助兒童控制情緒、疏導壓力,積累互動經驗,不斷平衡内心欲望和外部規則。(2)精神分析學說認為不能忽視兒童的生理需要,并強調在不同階段采取适當的教育方式。(3)精神分析學說重視經驗和體驗,生動快樂,快樂充實而有安全感的童年對人以後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高頻考題

1、簡述弗洛伊德對精神分析學說的貢獻。

答案:(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開拓了心理學新的研究範圍,強調潛意識在心理學中的重要地位。(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推動了對兒童早期經驗的研究和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的建立,認為生命的最初幾年是形成人格的最重要的階段:個體的發展包含在性欲心理的階段之中。(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的研究方法極大的豐富了心理學研究方法論,如自由聯想、精神分析的暗示法和移情法。

2、由良心和自我理想構成的人格結構部分是( )

A:自我 B:超我

C:本能 D:本我

答案:B

解析:

本題主要考察的是人格的結構,(3)超我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叫良心;另一部分叫自我理想。

第五章 日内瓦學派的發生認識論

1、認知結構及其機能

(1)智慧的同化與順化:1)把當前的動作。經驗資料或知識接納到已有的整體結構之中,叫作智慧的同化。2)改變原有的結構以便接納新的動作、經驗資料或知識,叫作智慧的順化。

2、兒童認知中的自我中心

所謂自我中心是指兒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觀點和自己的動作上的現象。

3、從動作到運算——兒童思維發展的過程

皮亞傑理論認為,思維起源于動作,動作是思維的起點。兒童最初具有的動作是反射性動作,本身并不具有智慧性質從反射動作到智慧動作,再内化為具有可逆性的動作——運算,需要一個發展過程。(1)從反射動作到智慧動作兒童的出生帶來了先天的反射能力。皮亞傑隻對随年齡增長而變化的反射,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感興趣。感知運動階段的發展使兒童獲得動作邏輯——一種實踐的智慧。形成感知運動智慧的行動是可以重複的,而且是可以概括的。(2)動作的内化經曆了感知運動智慧的發展,兒童的動作越來越内化,逐漸産生了智力活動的内部形式。這時兒童有了借助表象進行思維的可能,我們稱之為表象性思維。表象的形成,使兒童的動作可以離開對具體客體的直接操作,而移到頭腦内部來進行,因而表象性思維比感知運動智慧祥沒大的靈活性,因此,表象性思維使兒童的思維開始離開實物,擺脫對當前情境的依賴性,因而變得較靈活、較廣闊、較豐富。表象性思維的工具是表象。(3)内化的可逆的動作一一運算簡而言之,運算就是内化的可逆的動作。運算不是孤立的時一個單獨的内化動作,隻能算作直覺表象,不能算作運,運算總是随着同類運算總體的變化而形成的

4、階段論與平衡化

(1)特征:1)階段的獲得次序是連續的、恒定的。2)階段的整合性。3)階段的雙重性。

(2)皮亞傑認為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有四方面,即成熟、物理環境的經驗、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平衡化,前三者是發展的經典性因素,而第四個條件才是真正的原因。

5、學習與發展(1)皮亞傑十分重視早期教育,認為早期教育的任務是促進認知的發展。而促進認知發展的必由之路是讓兒童主動活動。(2)皮亞傑指出教育包含着兩個因素,一是成長中的個人,二是傳遞社會的、理智的和道德的價值。(3)教育的目的在于為兒童提供發現和創造的可能性。現代教育要求教育者不要脫離兒童心理發展的自然規律, 為兒童提供實物和環境,讓兒童自己動手操作,幫助兒童提高提問的技能和了解兒童認知發展中的困難。(4)童年期的創造力集中地反映在兒童的遊戲之中。兒童一方面在遊戲中把現實同化到活動本身之中,另一方面努力在遊戲與實際工作中自發地交換,以達到同化與順化之間的平衡。

6、充分認識幼兒思維的自我中心特點

皮亞傑在分析嬰幼兒思維發展的過程中認為:嬰兒出生後一段時間内還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他們會将自己的腳當作玩具、會吸吮自己的手指。随着孩子逐漸長大,不斷與周圍的客體世界接觸,他先感覺到自已身體的存在,形成以自己身體為軸心的自我中心。到了滿2歲時,他不僅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是屬于自己的,而且還意識到自己的衣服與用品是自己的,進一步還意識到周圍他所喜歡的玩具與物品也是自己的。自我中心思維是孩子在成長發展過程中,由于不能區分主體和客體、自我與他人,而表現出的正常行為。

7、正确看待語言與思維發展的關系

(1)從發生的起源上看,思維是從個人對事物所采取的行動中抽繹出來的,而語言産生于經驗。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語言是為思維服務的。

(2)就個體發展來說,不是語言決定思維,而是思維水平決定着語言的發展水平。

(3)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過多看重語言的作用,而忽略了思維的發展。

高頻考題

1、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後回答問題。在一次科學活動中,教師提供了松緊帶、彈簧、乒乓球等材料,讓幼兒探索彈性的特征。在幼兒操作的基礎上,教師總結了彈性的概念,接着引導幼兒區分彈性材料。幼兒甲說:“乒乓球也有彈性。”幼兒乙立刻反駁道:“乒乓球沒有彈性。”乒乓球到底有沒有彈性呢?教師愣住了。過了一會兒,教師解釋道,因為乒乓球彈起來時并未改變形狀,所以乒乓球沒有彈性,可幼兒甲堅持說乒乓球能彈那麼高,肯定有彈性。

請運用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分析案例中教師的教育行為,并提出建議。

答案:(1)案例中呈現的幼兒園科學活動,目标是讓幼兒探索彈性的特征,據此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讓兒童體驗,以期望兒童能在探索過程中了解彈性的特征,在活動中幼兒對“兵乓球是否有彈性”展開了激烈的讨論,表現出幼兒對彈性概念的不理解,這表明該概念已超越了幼兒的認識水平,因此效果不佳。(2)皮亞傑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呈現出階段性,處于不同認知發展階段的兒童在其認識和解釋事物的方式上與成人有差異,因此學習應适應兒童的發展水平。(3)教師應在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和水平的基礎上,根據兒童的認知方式設計教學,才能取得預想的效果。(4)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标是培養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兒童通過“做中學”來實現這一目标,因此科學活動應以探究有趣的現象和尋找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作為目标和内容,兒童掌握的是前科學概念,而該案例中的“彈性特征”需要兒童了解球的材質、硬度、重量和擊球時的用力程度、不同的擊球點、空氣濕度等,然而這對于幼兒而言顯得過于複雜,遠遠超越了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這可能挫傷孩子的自信和影響其後繼性學習。

2、把當前的動作、經驗資料或知識納入到已有的整體結構之中的心理過程是( )

A:同化 B:順化

C:适應 D:平衡

答案:A

第六章 社會文化曆史學派的心理發展理論

1、心理發展觀

(1)心理機能分為兩類:1)一類是低級心理機能:所謂低級心理機能是指感覺、知覺、不随意注意、形象記憶、情緒、沖動性意志、直觀的動作思維等。

2)另一類是高級心理機能:所謂高級心理機能,就是指觀察(有目的的知覺過程)、随意注意、詞的邏輯記憶、抽象思維、高級情感、預見性意志等。

(2)高級心理機能的特性:1)這些機能是随意的、主動的,是由主體按照預定的目的而自覺引起的。2)就它們的反映水平而言是概括的、抽象的。在所有這些高級心理機能中,都有思維的參與。3)就其實現過程的結構而言是間接的,必須經由符号或詞作為中介的工具。4)就其起源而言,它們是社會曆史發展的産物,受社會規律制約。5)從個體發展來看,高級心理機能是在人際交往活動的過程中産生和發展的。

2、概念形成的過程

(1)概念含混時期:兒童依據知覺或動作與表象相互連結成的一個混合形象對一堆物體進行分類,結果是這一堆物體的關系表面上有聯系而實際上缺乏内在基礎。

(2)複合思維時期:這時期的思維包括各種各樣的類型,它們之間形成一定的聯系,導緻兒童的全部經驗的調整和系統化。

(3)概念思維時期:當兒童能沖破情境、特征的具體聯系而将—些個别特征抽象化并在新的基礎上将這些特征重新連結起來後,便形成了真正的概念。兒童的思維便進入了第三階段:概念思維時期。形成真正概念的決定性作用是詞語。兒童借助于詞語将抽象的特征符号化。

(4)日常概念和科學概念:兒童的日常概念的發展起始于具體性和經驗的範圍,并進一步向概念的高級特性——認識性和随意性發展,而科學概念則是在認識性和随意性的範圍裡開始并繼續向上延伸到個人經驗和具體性範圍。

3、教學與發展的關系

(1)維果茨基認為,兒童的教學可以定義為人為的發展,“學校教學是發展的源泉。”

(2)維果獲基的這一基本觀點,是針對當時流行的三種發展觀而提出的:1)第一種發展現認為兒童的發展不依賴于教學過程。2)第二種發展觀認為教學就是發展。3)第三種發展觀是二元論的觀點,認為發展以二種不同但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過程為基礎的。一方面,成熟直接依賴于神經系統的發展,而不依賴于教學過程。另一方面,兒童在教學過程中獲得一系列的行為方式,這種教學本身同樣也被理解為是一種發展過程。

這類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德國格式塔學派的考夫卡。

(3)為了解決教學與發展的關系問題,維果茨基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概念。

(4)維果茨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1)第一種就是兒童現實發展水平。2)第二種就是最近發展區。

(5)學校各學科的教育對心理過程的引發表現在以下3個事實上:1)各學科教學的心理基礎具有相當大的共同性;2)教學對高級心理機能的形成具有促進作用;3)學科教學可加強各項心理功能的相互依存和聯系,高級心理機能的發展是學齡期的一個主要的發展成果。

(6)維果茨基對于教學與發展的關系所作的結論是:“對于最大限度地依靠認識機能和随意機能的學科,學齡期是教學的最佳時期,或者是敏感期。這些科目的教學也保證了處于最近發展區的高級心理機能發展的最優條件。”

(7)幼兒教育的根本任務就在于如何幫助兒童從“按照自己的大綱學習”,轉變為“按教師的大綱學習”,通過學前教育,實現學習的轉變,發展兒童的心理:這是一個衆所周知的難題。為了尋找解決這一難題的切入口,維果茨基又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即學習的最佳期限。

4、會文化曆史學派的發展理論與學前教育

(1)教育就是要促進高級心理機能的發展;(2)好的教學要走在兒童發展的前面;(3)重視内化,就是重視發展。

高頻考題

1、簡述最近發展區理論對教師工作的啟示。

答案:(1)教學的可能性決定于兒童的最近發展區。(2)教師應該清楚了解學生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他們所面對的各類問題,才能使他們的教學超前于學生發展并引導發展。(3)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該理論作為兒童發展的指導,知道運用中介的幫助便能使兒童達到最高的發展水平。

2、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是指( )

A:兒童現實發展水平 B:兒童獨立達到的水平

C:兒童發展的可能性 D:兒童現實發展水平與可能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

答案:D

第七章 生态學和習性學的發展理論

1、生态學研究的重要性

知度的意思是知覺行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知覺行為與環境特性之間的關系。

2、兒童知覺發展的趨勢(1)兒童注意的信息與他所面臨的任務之間的一緻性越來越高,兒童學會更準确地确定信息與任務之間的關系。(2)兒童的注意變得越來越靈活。兒童學會在兩種不同的知覺方式中确定一個更有效的方式。(3)兒童的知覺準備狀态越來越明顯。随着兒童經驗的增加,他們對事件發生具有初步的

(4)兒童的注意變得更加經濟、有效。

3、關鍵期

(1)關鍵期,是著名習性學家洛倫茲1935年提出的一個著名概念。

(2)印刻現象是不可拟的,它隻發生于關鍵期内。

(3)弗洛伊德及許多早期發展心理學家都認為,早期經驗對于常人的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一說發育關鍵期是相互支持的。所有的主張發展階段理論的學者,也都認為在這一特定階段中兒童對某一經驗特别敏感。

(4)對關鍵期的理解,與其說是個體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說是對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學習水平更為妥當。人類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适應性,具有靈活的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靈巧的動作功能,具有抽象的符号系統,具有交流信息和情感的語言系統,具有覆蓋全部生活的社會系統,因此,人類具有适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的高度靈活性和變通性。關于關鍵期,尤其是人類的關鍵期,是一個值得大力研究并且慎重使用的概念。

(4)聯結:指嬰兒與穩定的養育者(通常是母親)之間很早就建立起一種情感上的聯結,這種情感上聯結的質量對兒童今後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4、習性學的依戀理論

(1)依戀行為:依戀是親子之間形成的一種親密的,持久的情感關系。依戀一旦形成,嬰兒會以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行為系統保持與依戀對象之間的聯系。

(2)依戀發展的階段:1)“不分依戀對象導向和信息”階段(無分化階段)。2)“指向一個對象已分化的導向和信息”階段(低分化階段)。3)“運用運動和信号同已識别的對象保持親近”的階段(依戀形成階段)。4)修正目标的合作階段。

(3)影響依戀的因素:1)嬰兒的氣質特點和智力水平 ;2)母親的照看方式 ;3)照看環境。

(4)回避型依戀兒童的母親具有的特點是拒絕。

5、對習性學的發展理論的評析

為認識社會文化層次的适應和比較提供全程的新視角,适應是習性學理論的核心。

6、創設活動環境,讓幼兒發揮知覺主動性

吉布森的知覺學習理論,對我們幼兒教育最大的啟示就是要求我們在幼兒教育中,努力創設活動環境,讓幼兒發揮知覺主動性。

7、利用依戀理論,幫助幼兒克服分離焦慮

3歲前是兒童建立親子依戀的關鍵時期,親子依戀影響到以後的師生依戀、同伴依戀。

高頻考題

1、習性學的核心是( )

A:敏感期 B:關鍵期

C:依戀 D:适應

答案:D

2、愛因斯沃斯認為,抗拒型依戀兒童的母親具有的特點是( )

A:拒絕 B:敏感

C:合作 D:冷漠

答案:D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皮衣怎麼保養 怎麼防止皮衣發黴
皮衣怎麼保養 怎麼防止皮衣發黴
皮衣和普通的衣服不一樣,進入冬季之後,人們穿着皮衣不僅可以禦寒保暖,還能美化生活,但是皮衣是一種季節性的衣服,天氣熱了的話,穿皮衣就不是很适合了,但是,我們此時穿皮衣怎麼保養才好呢,在放置的時間内,做好皮衣的保養措施也是很重要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大意才是。在平時皮衣怎麼保養,我們一定要記住,對于我們平...
2024-10-12
卧室怎麼收拾好?告别卧室淩亂5絕招
卧室怎麼收拾好?告别卧室淩亂5絕招
在淩亂的卧室能夠找到你想要的東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下5絕招将助你告别卧室淩亂,好了快來試試吧。【1】垂直中的水平利用你有沒有為放置自己各種各樣的皮帶和好久不用的小飾品苦惱過?那就試試這種衣櫥裡的“魔術抽屜”吧。又大又淺的抽屜内被分隔出許多小空間,正好可以容納卷起來的皮帶和...
2024-10-12
家居清潔妙招:白蘿蔔擦料理台
家居清潔妙招:白蘿蔔擦料理台
家居清潔妙招:白蘿蔔擦料理台家居清潔妙招1、過期牛奶擦家具因為牛奶中含油脂,用一塊幹淨的抹布放到牛奶裡浸一下,然後用此抹布擦桌、椅、電視櫃等,家具會很有光澤。等牛奶滲透一會兒後,一定要記得再用清水擦一遍,不然會有牛奶殘留的奶臭味。2、冰塊去除口香糖有些孩子喜歡吃口香糖,不小心會弄到地毯上。粘在地毯上...
2024-10-12
炭雕的搭配知識與保養方法
炭雕的搭配知識與保養方法
炭雕的搭配知識與保養方法炭雕的搭配知識1、可以持續吸附空氣中各種有毒氣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甲醛、苯及其同系物、氨、氡、二氧化硫等)、煙霧、異味等,能有效淨化空氣,消除空氣污染,維護人體健康。2、能有效遏制黴菌及微生物繁衍,抑菌抑螨,調濕防黴。3、能阻隔電磁波,有效防止家用電器如電視、電腦、移動電...
2024-10-12
此妙招能幫你解決廁所堵塞!
此妙招能幫你解決廁所堵塞!
此妙招能幫你解決廁所堵塞!此妙招能幫你解決廁所堵塞!日常家中馬桶堵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紙屑類易分解物體堵塞;第二種,就是牙簽、骨頭等不宜沖散的物體堵塞。我們先來看看遇見這兩種問題,怎麼解決:第一種,紙屑類易分解物體堵塞。遇到這種情況,大家完全不用着急。這時我們可以選擇向馬桶中倒熱水,最好是滾燙...
2024-10-12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