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2021年度個稅彙算正式開始,個稅再度迎來多退少補,不少人領到了國家發出的“禮包”。
在個人所得稅APP中,除了外界熟知的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外,不少人發現有三種保險也可以抵扣個稅,分别是:年金險、商業健康險和稅延養老保險。
這是否意味着,我們平時購買的商業保險也可以扣稅?其實并非如此!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可抵稅的年金險既不是平時繳納的“五險一金”中的養老金,也非保險公司日常售賣的年金險,而是指個人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繳付的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個人繳費部分。在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的4%标準内的部分,暫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企業年金的稅費扣除不需要個人主動申請,如果納稅人所在企業有企業年金計劃,并且參與了,是會自動顯示抵扣金額的。但是企業年金并非強制繳納,個人在市面上也買不到,因此并非人人都有。
第二類可抵扣稅費的保險是商業健康險,此處特指稅優健康險。居民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産品的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額時予以稅前扣除,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200元/月)。
稅優健康險的基本架構是一款“醫療險 萬能險”的一年期消費型健康保險,保費在扣除醫療險費用後,剩餘部分存入萬能險賬戶,用于日後繳費或購買其他商業保險,但不能取現,目前收益率約2-2.5%。
北美精算師張巍向界面新聞介紹,稅優健康險除了可扣稅外,還有兩大優點:可以帶病投保以及保證續保。不過他同時指出,稅優健康險的保額并不高,對于健康人群,年保額在20-30萬,終身保額在80-120萬。如果是已經生病的既往症人群,行業普遍做法都是每年保額就隻有4萬,終身保額15萬。
因為稅優健康帶有政策性與普惠性,具有保證續保、帶病投保、不設免賠額等特點,因此保險公司承擔的風險較高。為了避免逆向選擇風險,保險公司一般僅接受公司團體投保,極少險企開放個人購買。
第三類可抵稅的保險是稅延養老保險,是指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特定行業除外)的個人,應按稅延養老保險扣除憑證記載的當月金額扣除當月的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的辦法确定。
簡單來說是指,現在納稅人通過購買稅延養老保險來提高個稅起征點,等退休領取養老金時再補交稅款。稅延養老保險目前僅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可購買。
有保險經紀人透露,因為稅延養老保險的利率和市場上的年金險相比并沒有優勢,再加上可抵稅額度較小,因此一直不溫不火。如果納稅人購買了上述三類保單,可以獲得獨一無二的“稅優識别碼”,在個人所得稅APP中自行申報。以稅優健康險為例,能享受每年2400元(每月200元)的稅前扣除政策。但2400元不是實際減免的金額,按月薪1萬來測算,每年大概能少交240元的稅。
稅優識别碼示意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