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懷孕生子路上要經曆“九九八十一難”,尤其是不孕症患者,好不容易懷上了,還沒來得及高興太久,孕媽媽們又開始擔心腹中胎寶的發育,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心神不甯。
不過這也不能怪孕媽媽們反應過大,據了解臨床自然流産率在15%左右,曆盡艱辛才懷上的孩子,可不得小心謹慎、如履薄冰嘛。
因此不少孕媽在懷孕後立刻将保胎提上了日程,但在龐大的“保胎”人群中流傳着太多荒誕離奇的說法和無循證醫學根據的做法,反而成為了早孕保胎的絆腳石。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早孕保胎的4大誤區,幫助孕媽們有效避坑、平安産子!
誤區1 卧床休息保胎
在大家印象中,身體有不舒服就要卧床休息,不少孕媽媽都是驗孕棒剛出現兩道杠,就立馬辭職閉門不出,開始卧床休息來「保胎」,生怕走着路孩子就掉了。
實際上這樣對保胎無益,因為活動量減少以後,會引起食欲下降、精神萎靡、腹脹便秘、失眠煩躁等身體各方面的機能下降。
因此,孕媽們可以繼續保持一定的身體運動,比如散步、做孕婦體操等,但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和體力勞動。
“ 美國婦産科醫師學會聲明:“對于有先兆流産征兆的病人,雖然曾建議卧床休息及補充液體,但是這些措施并未證明對預防早産有效,不應常規推薦。此外潛在的危害,包括靜脈血栓栓塞、骨骼脫鈣、體能降低和失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應該被低估。” ”
誤區2 反複抽血查孕酮
很多孕媽懷孕後就反複抽血查孕酮,然後因為“孕酮低”開啟了卧床休息和口服黃體酮、陰道塞黃體酮、屁股上打黃體酮的保胎路,這樣真的是正确的嗎?
通常孕酮水平在20-30ng/mL已經足夠維持懷孕了,人體内的化驗指标波動大,而孕酮的釋放呈脈沖式,抽血化驗是瞬時的濃度而非平均濃度。
孕酮偏低是流産造成的結果而非起因,一般會在有陰道流血指征的情況下結合HCG和超聲進行檢測。
反複抽血查孕酮隻會增加孕媽的内心焦慮,影響胎兒發育,因此,如果沒有腹痛、陰道流血,在孕早期,乃至整個孕期都不需要反複抽血查孕酮。
康健Tips:什麼是孕酮?孕酮是卵巢分泌的一種利于懷孕的激素,孕酮主要作用是:排卵後孕酮值升高,子宮内膜發生變化,有利于着床。孕10周前孕酮以卵巢黃體産生為主,孕7周前完全依賴黃體分泌孕酮,10周後主要以胎盤分泌為主,12周黃體退化,完全由胎盤取代。
誤區3 不停地做超聲檢查
大家都知道判斷胚胎發育情況最可靠的醫學手段就是B超,能夠直觀的檢查胚胎的發育情況。
不過孕媽們更需要了解胚胎的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早孕保胎期間反複去做B超,除了讓自身更加焦慮、增加費用和煩惱之外,沒有任何臨床意義。
通常情況下,如果驗血表明HCG升高良好,孕媽沒有腹痛和陰道出血症狀,孕早期的第一次B超應該在停經後6-7周左右,了解胚胎着床位置、是否有胎心及判斷預産期等情況。
沒有必要反複檢查反而增加心理負擔,原則上是4周複查一次B超,但需要孕媽注意不适随診。
誤區4 盲目補充營養
懷孕之後孕媽就成為了“國寶級”重點保護對象,補品就像貢品一樣嘩啦啦的上。
用參湯、魚翅、燕窩和保健品來補充營養出發點是好的,但凡事過猶不及,孕媽如果自身營養充足,進補的多餘營養反而會對胎兒和孕媽造成傷害。
例如年齡偏大及血糖偏高的孕婦如果攝入過多的食物或營養品很容易導緻血糖升高,不利于保胎,甚至有可能降低保胎成功率,因此保胎也需要根據實際需要補充營養。
問妊娠期什麼情況需要保胎治療?1.先兆流産:妊娠不足28周,現有腹痛或者陰道流血症狀者;2.宮頸機能不全:孕前确診的宮頸機能不全或孕期檢査可疑宮頸機能不全;3.不良孕産史:既往有生化、異位妊娠、胚胎停育、自然流産等妊娠丢失病史;4.複發性流産:既往3次或3次以上妊娠28周前的妊娠丢失;5.免疫功能異常:無妊娠丢失,但有臨床确診的免疫功能異常,有胎兒丢失隐患;6.子宮動脈阻力升高;7.易栓症:D-二聚體升高或其他凝血檢查異常等;8.無症狀的宮腔積液;9.合并多發子宮肌痛或子宮腺肌病者;10.合并内分泌疾病:如甲減、胰島素抵抗、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11.擔心胎兒丢失而情緒焦慮者。
,